第35章 长恨春归无觅处(2 / 2)

柳遇春说:“纪公子可是诗词大家,他是益城名媛柳好好的专用词作家。”

谢依依忙问:“纪公子可否也为小女作词一首?”

纪绪站了起来,略一沉思,说:“那,请依依小姐给起个调子吧。”

谢依依妩媚地望了纪绪一眼,取过了琵琶,调准了音阶,清了清嗓音,弹唱了起来:

[歌曲]“身骑白马走三关,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思思念念王宝钏。有人在思念王宝钏,孤影伴阮在回旋;薛平贵为伊走三关,单身入房只剩思恋。风轻轻吹,拜托你替阮送一张批;雨直直落,你甘有好好;花慢慢开,映望你替阮讲乎伊知;叶惦惦落,你甘有看到。”

纪绪在席间踱着步子,和依依对视了一下眼色,随即吟诵道——

别梦依依到谢家,

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谢依依接着唱道:“彼咱双人,无言心已动;月娘照面红,春风来吹送。如今你在哪里?无批亦无字。千里寄相思,啊~寄相思。风轻轻吹,拜托你替阮送一张批;雨直直落,你甘有好好;花慢慢开,映望你替阮讲乎伊知;叶惦惦落,你甘有看到。”

伴着谢依依的琵琶声,纪绪吟出了他的下阙——

酷怜风月为多情,

还到春时别恨生。

倚柱寻思倍惆怅,

一场春梦不分明。

谢依依深情地看了纪绪一眼,唱罢了她的尾曲:“彼咱双人,无言心已动;月娘照面红,春风来吹送。如今你在哪里?无批亦无字。千里寄相思,啊~寄相思。”

酒宴一直举行至深夜……

【五】《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白居易.诗

正月晴和风气新,

纷纷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长斋客,

三十年来负早春。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柳遇春便起床了。

他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他洗漱完毕,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儿剑术,便提剑走出了会馆的大门。

出了石头胡同,柳遇春来到了东华路大街上。街道两旁的店铺紧密排列着,一般多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横衍、镂窗,各种工艺齐全,造型别致,古朴华丽。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徽派特色,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街道全用青石和胭脂石铺墁,两侧用青灰色石灰岩条石纵向铺砌,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

多年来,老街仍保持了昔日的风貌,依旧飘逸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东华路周围极其的繁华,而“江浙镇海会馆”却处于一片嘈杂中,尽显其宁静幽雅,使整条街道也透出神秘的气氛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天,大亮了。

街道两旁的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几株梅花早已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一股暖流迎来了柳遇春的美好心情。

几串大红灯笼挂在树上,给大树戴上了“首饰”。

“铃铃铃”,一阵风吹过。几家商店的风铃,伴随着风的舞蹈,响了起来。

“咚咚咚”,锣鼓声从四面八方涌进了街道。

瞬时,街上车水马龙了,人们说说笑笑。原本熟睡的街道,瞬间醒了过来。

柳遇春急忙返回了会馆,喊纪绪和刘基一起去踏春。

纪绪说:“我就不去了,我朋友托我在京城寻一幅上好的字画给人送去。”顿了一下,说:“你俩谁对这方面有研究,给我上上眼。”

柳遇春说:“让伯温陪你去吧,伯温兄对此行研究颇深。”

刘基笑着对纪绪说:“走吧,开端兄……”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