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东风官柳舞雕墙(2 / 2)

一颦一笑千金重,

肯似成都夜失身。

乍听丝声似竹声,

又疑丹穴九雏惊;

金波露洗净于昼,

寂寞不堪深夜情。

琥珀尊开月映帘,

调弦理曲指纤纤;

含羞敛态劝君住,

更奏新声刮骨盐。

中秋的夜晚,微风习习,皓月临窗。

柳好好给母亲用精美的酒杯盛满一杯酒,便开始给母亲做文艺表演了。

她身着纱衣,款款而来,倚帘而坐。她拿起了胡琴,柔嫩的娇手试调着琴弦,调好音阶后,把胡琴先放到了一边,又把双手放到了古筝的琴弦上。

只见她纤纤细手轻拨慢拢,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和着那溪水声一首美妙的《汉宫秋月》[5]便随之飘出窗外。柔和的月光投进窗棂,照在琴弦上,它也仿佛沉浸在那悠扬的乐曲中。

她又拿起身边的胡琴,左手在琴杆上上下移动,手指仿佛在跳琴弦上的芭蕾;右手有力的运弓,仿佛要把心中的情感全都抖动出来……

————————————

注释

[1]《送崔珏往西川》

这首七言律诗是由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所写。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没有恋恋不舍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畅想了一路壮阔景观和内心澎湃的情绪。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浣花笺纸***,好好题诗咏玉钩。

[2]古代尺寸:古时候每个朝代一丈、一尺、一寸的长度都不一样,分别是:

(1)战国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2)三国/西晋 1丈 = 242cm, 1尺 = 24.2cm,1寸 = 2.42cm

关羽9尺=217.8cm,张飞8尺=193.6cm,刘备7尺=169.4cm

(3)唐朝 小尺:1丈 = 300cm, 1尺 = 30cm,1寸 = 3cm

大尺:1丈 = 360cm,1尺 = 36cm,1寸 = 3.6cm

(4)元代 1丈 = 307cm, 1尺 = 30.7cm,1寸 = 3.07cm

(5)清朝 裁衣尺:1丈 = 355cm, 1尺 = 35.5cm, 1寸 = 3.55cm

量地尺:1丈 = 345cm,1尺 = 34.5cm, 1寸 = 3.45cm

营造尺:1丈 = 320cm, 1尺 = 32cm, 1寸 = 3.2cm

(6)现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3]罥:juàn挂;缠绕。

[4]《杂兴五首》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乍听丝声似竹声,又疑丹穴九雏惊;金波露洗净于昼,寂寞不堪深夜情。

琥珀尊开月映帘,调弦理曲指纤纤;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

乳燕双飞莺乱啼,百花如绣照深闺;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惆怅妆成君不见,含情起立问傍人。

这首唐诗是权德舆的作品。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5]《汉宫秋月》

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

《汉宫秋》是一出元末杂剧,作者是马致远。《汉宫秋》讲的是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

汉初时开国元勋多为布衣出身,而后妃、宫女也多出身微贱。基于这一传统,汉朝的宫女与嫔妃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每一位宫女都心存梦想,即有朝一日能获得被皇帝宠幸的机会。然而王昭君在宫中深居数年,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过。

由此可见,此曲是表达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