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东风官柳舞雕墙(2 / 2)

他拉开窗帘,推开窗户。

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他洗漱完毕,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儿剑术,便提剑走出了会馆的大门。

出了石头胡同,柳遇春来到了东华路大街上。

街道两旁的店铺紧密排列着,一般多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横衍、镂窗,各种工艺齐全,造型别致,古朴华丽。建筑风格带有明显的徽派特色,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街道全用青石和胭脂石铺墁,两侧用青灰色石灰岩条石纵向铺砌,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

多年来,老街仍保持着昔日的模样,依旧飘逸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东华路周围极其的繁华,而“江浙镇海会馆”却处于一片嘈杂中,尽显其宁静幽雅,使整条街道也透出神秘的气氛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天,大亮了。

街道两旁的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夹在柳树中间的几株梅花早已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

一股暖流迎来了柳遇春的美好心情,他顺街而行。几串大红灯笼挂在树上,给大树戴上了“首饰”。

“铃铃铃”,一阵风吹过。几家商店的风铃,伴随着风的舞蹈,响了起来。

“咚咚咚”,锣鼓声从四面八方涌进了街道。

瞬时,街上车水马龙了,人们说说笑笑。原本熟睡的街道,瞬间像苏醒过来一样。

柳遇春急忙返回了会馆,喊着纪绪和刘基一起去踏春。

纪绪说:“我就不去了,我的朋友,托我在京城寻一幅上好的字画给人送去。”

“噢~”柳遇春转头问刘基,“伯温兄,你是初来京都,怎样,今天我带你转转?”

“好啊~”刘基兴奋异常。

纪绪却道:“等伯温兄考取了头名状元,你不就成了京都人了嘛,那还不有的时间玩?”

柳遇春笑道:“你是想让伯温陪你去书店,你就明说嘛,干嘛拐弯抹角的?!”

“知我者,正时兄也。小弟,正是此意!”纪绪说,“听说,伯温兄对字画有颇多的研究,怎样,老兄去给小弟上上眼?”

“行啊,只要你不怕我看走了眼,我就陪你去!”刘基说笑着跟着纪绪出了门。

————————————

注释

[1]王宝钏

传说戏曲故事中的古代人物。

戏传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三女儿,不顾父母之言,下嫁贫困的薛平贵为妻。被父母赶出家门,薛平贵入伍后,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18年。后来薛平贵成为朝廷功臣,将王宝钏接入府中,夫妻团聚。

我国戏曲中有许多关于她的戏目,如京剧《红鬃烈马》、秦腔《五典坡》、越调《王宝钏》等。

据史料考证,历史上并无薛平贵。但他和王宝钏因何现身于舞台?并且自古以来,多个戏剧剧种都出现了“两薛并演”的现象呢?

一种说法是,山西一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该戏反映的是薛仁贵和柳银环的事。最后一当地名医探问后得知根由,悬赏征求薛仁贵团原剧本,某文人为不违反历史,杜撰了一位“薛平贵”,该戏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自此,戏曲舞台上便出现了“两薛并存”的局面。

另一种说法是,薛仁贵后来被封为平辽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部分薛家人也都随薛仁贵从龙门(河津)迁到京城(今西安市)。后来,山西人以当地出了一个薛仁贵为荣,又是唱戏,又是修建寒窑。陕西人历来爱与山西争个高低,认为薛仁贵家人后来一直生活在陕西,却让山西人出尽了风头。他们便也编了一出戏,由于不敢违背历史,于是将薛仁贵变成了薛平贵,柳银环变成王宝钏,一个虚构杜撰之戏便出炉了。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