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凌波仙子生尘袜(2 / 2)

“可是,你妈妈说,她的脸不是磕坏了嘛。”

“可我什么也没准备啊,就算参加,也进不了决赛呀!”

“你还要准备什么?”

“我的‘才’肯定不行,‘诗词歌赋’这关就过不了。”

“你的小曲,不是已经很好了嘛!”王实甫走到了桌子前,提笔写了一首诗词送给了碧玉,“参不参加决赛,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它关系到我们整个大都的名誉……我写了一阕词,你带回去好好想想吧!”

看到自己根本说服不了大家,便只好拿着信笺出了评委的门。

她打开了王实甫的这首词,只见是一首《汉宫春》:

“向暖南枝,

最是他潇洒,先带春回。

因何事、向岁晚,搀占花魁。

天公著意,安排巧、特地教开。

知道是,仙翁诞节,

琼英[1]要泛金杯。

人学寿阳妆[2]面,

正梁州初按,羯鼓声催。

年年此花开后,宴启蓬莱。

朱颜不老,算难教、绿野徘徊。

消息好,行看父子,

和羹鼎鼐[4]盐梅[5]。”

————————————

注释

[1]琼英(qiong ying ):1.似玉的美石。2.喻美丽的花。3.喻雪花。4.比喻美女。5.比喻美妙的诗文。

[2]寿阳妆

亦作“寿阳粧”,是指古代汉族女子在额上贴一梅花形的花子妆饰,也称梅花妆,额妆,额黄之妆,花钿妆或佛妆。是女子妆饰中非常重要一部分,每个时代的额妆都有其相应的时代特点,并且妆饰的改变,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发展悉悉相关。

传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曾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妇女多效之,在额心描梅为饰。

[3]羯鼓

我国古代的一种鼓。

据说,羯鼓来源于外夷羯族的一种乐器,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细,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发出的音主要是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

[4]鼎鼐(ding nài)

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

2、比喻朝政。

[5]盐梅

1.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2.调和;和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声得盐梅,响滑榆槿。”

3.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唐.白居易《寄两银榼与裴侍郎因题两绝》之二:“惯和麴蘖堪盛否?重用盐梅试洗看。”自注:“银匠洗银,多以盐花梅浆也。”

4.白梅的异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梅》。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