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娇靥双涡梅花弄(2 / 2)

绯儿起了床,洗漱完毕,赶紧来到了厨房。

“洗手作羹汤”,标志着新媳妇从此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自己的生活了。

每一个新媳妇都想把这第一顿饭,做得洁净爽利,博得婆婆的欢心。梅绯儿更不例外——但是,婆婆喜爱什么样的饭菜,对绯儿来说尚未可知。

粗心的新媳妇也许会凭自己的口味,自以为做了一手的好菜,而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

但梅绯儿是谁!她是一个细心、聪慧的姑娘。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甚至带着点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让自家的小姑子先尝尝。

【二】《梅花弄弄弄》言亭.词 马博.曲 文儿/马博.歌

吃完早饭,大舅哥刘基也进了韩沃家。

刘基受茶点三道后,退至妹妹梅绯儿的新房歇息。

中午,韩家摆上了隆重的宴席,并请刘基坐首席,这称之“会亲酒”。

宴后,刘基用便轿接新郎、新娘回娘家,这就是俗称的“回门”。

走在回娘家的路上,梅绯儿的心情是那么地顺畅……

[女声]“山野间蓝的天亦空空如也,满山的红梅花,开得多娇艳。”

[男声]“牵着你的小手一起看蓝天,云朵变成你的笑脸。”

[女声]“梅花它虽不及玫瑰的美艳,它却是山野中,最强的花仙。”[男声]“你的冷傲像孤梅,那样的干脆,想把你保护把你陪。”

[合声]“梅花弄弄弄、弄弄弄弄弄,我们相识在寒冷的冬天,就算到海角,就算到天边,我们一起谱写这诗篇。梅花弄弄弄、弄弄弄弄弄,我们相遇在梅海的山间,问情是何物,叫人心相连,我们一起牵手到永远。”

未时,刘基带着韩沃绯儿回到了娘家。

这时,韩沃拜见袁震和落落时,要改舅舅、舅母为岳父、岳母。

申时,袁震家就准备好了晚饭。为何如此之早?根据风俗,今天必须在日落前返回婆家,因为”新婚不能空新房”。

吃好了娘家饭,绯儿又急匆匆地跟着韩沃返回了婆家。

到了大门口,梅绯儿一出轿门,宾客中爱闹者预先以二三十条长凳从轿前铺接至新房门,称曰“架仙桥”。

小伙子们要韩沃搀扶绯儿从“桥上”过。

客人欢笑催促着,快到新房门前时,又在“桥头”的凳子上,再叠上长凳一条,并递上一只油包,要绯儿口咬油包走过,美其名曰“鲤鱼跳龙门”。

过了“龙门”,梅绯儿才被簇拥着进了新房,局促不安地坐在床边。

有一些没有结婚的大小伙子们躲在新房当中,看到韩沃要过来,便傍着门不让他进去,满口索要钱财,讨个喜钱图个吉利。

韩沃给他们每人一个红包,他们才蹦跳着走了,把新房留给这对新人……

————————————

注释

[1]婚礼流程

第三阶段: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扮演的角色。

(1)三朝回门

婚礼后的第三天,新娘在丈夫的陪同下,带着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

在古代,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了,由此娘家便十分重视回门这一婚礼习俗。

(2)回门时,需带的礼品

烧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其他礼品,根据情况可以省略。但这“一对雄鸡”却是必须品,它寓意大吉大利,是吉祥的象征。特别是雄鸡,羽毛艳丽色彩斑斓。而且,古代公鸡有辟邪的作用,那时人们通常会认为,女子新婚回娘家,会给娘家带来不好的运气。所以,带一对公鸡回娘家,正好可以为娘家辟邪驱恶,也预示着吉祥富贵的含义。

(3)回门的程序

回门成亲三日起床,须由新郎开房门。

是日,男方备轿请阿舅[大舅哥],阿舅受茶点三道后,退至阿妹新房歇息。

午宴,请阿舅坐首席,称“会亲酒”,忌用毛蟹(娘舅谑称毛蟹)。宴后,用便轿接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称“回门”。随轿送“望娘盘”一担。

岳父母家宴请“生头女婿”,忌用冰糖甲鱼。

(4)满月盘

新婚弥月,岳父母家遣人送礼品一担,谓“满月盘”。又送礼券若干,金额不等,供婿家酬谢襄办婚事人员,俗谓“花笑票”。

旧时贫富悬殊,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贴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了。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