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冷香萦遍红桥梦(2 / 2)

法智带领着一班小师弟们,虔诚地礼佛做功德。

依照明本长老的安排,第一天念《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天念《妙法莲华经》,第三天念《地藏菩萨本愿经》。今天是第三天了,施主们都要来拈香,而且由明长老亲自主持,所以和尚们个个都不敢懈怠,早早来到功德堂,敲动法器,宣佛号,诵真经,十分用心。

完哲笃跟着悟尘小和尚来到地藏殿。

一路上,哲笃不停地打如意算盘:师妹现在一定还没有到,她的闺门绝对不能让和尚们去敲,他们也没有资格去敲,自有如烟那个厉害的小姑娘在纱窗外通报。我害相思害得把眼睛害成馋痨病,等小师妹出来时,我一定要狠狠地看她一个饱。

完哲笃一边想一边踏进了地藏殿。

明长老见完哲笃到了,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先生早!”

完哲笃拱手还礼道:“长老早!”

“先生,请先拈香。”

“小生遵命。”说罢,在案桌上拿起三支香,点燃以后,执在手中,在地藏菩萨前双膝跪下,默默告陈:“一炷香,祝愿在世的亲人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二炷香,祝愿亡化的先人早升仙界,皈依三宝。三炷香,只愿小如烟不要顽皮恶劣,老夫人不要左右挑剔,小狗儿不要乱叫乱咬!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啊!保佑小生和虞小姐早早成就了幽期密约,比翼双飞。”

祝告已毕,又叩了三个头才起身。

明长老见哲笃拈香完毕,说道:“先生,等一会儿柳校书和虞小姐出来,恐怕要问的,你就说是老衲的亲戚好了。”

“柳校书也要来?”

“是啊,昨天,如烟姑娘过来告知,老夫人今天不来了。”

“不来了?!”哲笃大喜。

“柳校书说,老夫人年纪大了,最近照顾虞大人身心疲惫,若来此跪祈,时间太长恐怕吃不消。”

“那,校书是要来啰?”

“柳校书是朝廷命官,由她替着老夫人来为虞大人祈福会更妥当些。”

“妥当,妥当!”完哲笃高兴得就差没出声了。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这一切都是柳好好在暗地里帮他。

————————————

注释

[1]地藏殿

地藏殿,主供地藏菩萨,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之一。留世谛听仅存于九华山,属国家重点文物,为九华山镇山之宝。

(1)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

(2)地狱救度法门

不堕地狱的教示

佛教业力因果律认为:作恶得恶果,为善得善果,造极重恶业则堕地狱。但造堕狱恶业,来生不一定会堕地狱,因为善恶的此消彼长和通三世的时间跨度,会影响相应阶段的结果,但业因仍客观存在。地狱最下层是无间地狱(梵语阿鼻地狱)。造极重恶业的,死后无时间间隔而立刻堕落地狱,而且受苦的时间没有间断,所以名无间地狱。若造极重恶业,除非不犯,一旦触犯,作任何功德忏悔都不得不堕,犹如身患绝症而非死不可。

地藏菩萨示现出家相,以建立清净僧团为佛法中心。依此基本精神,地藏菩萨发愿,在恶世中以方便将众生从堕落的边缘救出来。这并非一定要显神通,把要堕落地狱的众生拉出来,而是开示正理,令其了解,令其不作堕落地狱的重罪,不作破坏三宝的重罪。以《地藏十轮经》为主的法门开示,能使五浊恶世众生不入地狱。

堕落无间地狱的极重恶业,《地藏十轮经》中说到二类:十一重罪及十恶轮。两类都是地狱种子。佛教认为,其他恶业在下生不一定会堕地狱,若犯十一重罪或十恶轮中任何一条,则一定要堕落无间地狱。

临堕已堕的救度

地藏菩萨的救度,特重於如何使人不作重恶业,不堕落地狱。对已经作重恶业而必堕地狱的众生的救度,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著重说到这一法门。佛教认为人在一生中免不了会犯下过错,所以都有堕落恶道的可能。而救济方法在死前比较容易,死后则更为困难。地藏菩萨对苦难众生特别慈悲怜悯,所以发愿重在救度恶道众生。依业力因果而论,作什么业便得什么果,是自作自受。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忍祖宗亲属在地狱受苦。佛法认为,不应只图自己的利乐,不应忘弃祖先及六亲眷属恩德,所以对未堕和已堕恶道者都要以方便救拔。

【临终时的救度】

施舍作福:佛教认为,当病人最危险和最痛苦时,则很可能堕落。救度的方法是把属于他的东西,最好是他最心爱的东西,用以布施。最为心爱之物能施,其他则无不可施之物。以最爱物布施,功德也最大。众生为钱财而造罪的最多,若能以金钱或最心爱之物布施,并对病重者说明可以获大功德果报。一方面使其舍弃贪执,另一方面增其福德,这样便可以减少堕落恶道的可能,这是佛教对病人临终的根本救度法。

於三宝前修功德,诵经及称佛名号:凭仗三宝力的加被,使临命终时得大利益。《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人在临终时境界不好,罪业又重,最容易堕落。如果本人的父母兄弟姊妹等亲属,为之设福修功德,燃灯造旛,诵经或念佛菩萨名号,都能令死者离开危险的道路,走向平安的前途。更简要的方法是,在人临命终时,若能听闻地藏菩萨名号,一声圣号直达耳根,知有地藏菩萨,此人即永不历三恶道苦;若更能为其布施念经,放生作福,则不会堕落。

【命终后的拔济】

救济方法:对于作恶业的,可以在临终时仗三宝威力来救拔。如果已经死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应该在七七日内,为他修福、布施、念佛、回向,令他远离三恶道苦,生於人间或天道。七七日,指七个七日共四十九天,在七七日中作佛事,并不限于头七或二七的日期,而是四十九天内都可以作。在四十九日内,请出家人诵经礼忏,设斋供养,以此功德回向先亡。在亡者下一生的业报还未现前的过渡阶段,使亡者从恶道中转回来改变受生的目的地。

佛教的“七七日”受报原理:人死后,有的即刻受果报,有的经过一段时间才受。作无间重罪的,此一念死,后一念立刻下地狱,中间一念距离都没有,即成无间狱。生天道亦是这样,若作重善业,此一念死下一念即生天。若生人间、畜生、饿鬼等,大多经过一段时间才受果报。从死后到再受生这一阶段名“中阴身”,中阴身七天死一次,死后在第二念立即再受另一中阴身。可能在第一天或第二天受后生果报,最久经过四十九日的七生七死,即决定受生。中阴身是过渡阶段的过渡形态。《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七七日内,亡者在念念间,都希望眷属为之祈求三宝加庇且广修福德,而能在堕落的边缘得到改善机会。死者在中阴身无力做主,只有希望眷属为他拔度超荐。若过了七七日无人济拔, 只好随业受三恶道苦。

超度佛事的功德分配:家属为死人诵经念佛,功德并不完全归於亡人。《地藏菩萨本愿经》说明,若人命终后,为他布施作福诵经念佛等,所得的一切功德,活人多而死人少。作功德者得六分,死者得一分。所以《地藏经》说:“存亡两利”。同时《地藏经》强调,在七七日内为亡者做功德,需要家属和诵经者的共同虔诚,才能发生效用。如果斋主杀生食肉,或僧众作佛事不精进,死者不能获益 。所以眷属以清净心诚恳心,并参加素食,在三宝中生信心,才有效果。

(另)十斋日诵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如果在“十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十日)持斋并读诵一遍《地藏菩萨本愿经》,就能远离疾病,衣食富足。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