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树阴满地日当午(2 / 2)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正在此时,悟尘小和尚奔得上气不接下气,从外面直闯进来,喘着大气说道:“禀报师父,不好了!强盗说,再不把虞小姐献出,马上就要放火烧寺院了!师父,快些想办法吧!”

明长老听报,更加着急,现在火已经快烧到眉毛上了,再不想办法,将要不可收拾。于是转向汪寿昌道:“汪院使,快想妙计,救救寺院吧!”

汪寿昌道:“长老,老朽愚昧,已经没有主意了。”

柳好好说:“明长老,先不要着急!汪大人这里有十名护卫,个个骁勇善战。不知寺院里有多少僧侣,再加上避难的百姓,两千人总有了吧,是否可以拼他一拼?”

“庙里的和尚,倒是有三百多,但都是修佛之人,不是武僧;逃难的百姓,饿得都站不起来了,又怎能打仗?他们如果有杀贼的本领,也不会逃到普救寺来避难了。”

柳好好找了个凳子,坐下来沉思。

大家的目光都瞅向了她,希望她好歹有个办法。

这时,又传来了寺外强盗们的喊杀之声,真令人心惊肉跳。

只见在山门的门缝里了望的法空又奔了进来,说道:“禀报师父,那强盗说,再不把小姐献出,就要攻打山门,杀进来了!”

柳如烟急了,大骂道:“你这和尚,光知道进来催,你不见大家都在想办法吗?你不会先抵挡一阵子?你不会拿把弓箭,把那个乱叫的狗,一箭射进他的嘴里,看他还叫不叫唤了……”

法空委屈道:“我们这里哪有弓箭?你们侍卫带了吗?给我一把,我还真想大开杀戒呢!”

“法空,休得无礼!阿弥陀佛。”

沉默,又是一阵沉默。

只听柳好好自言自语地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大家再一次把目光瞅向了她。

————————————

注释

[1]麒麟

麒麟,是指中国传统瑞兽。

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见麒麟地位起码与龙同等,并不低于龙。

但麒麟又是应龙的孙辈,《淮南子.地形训》:“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

(1)历史起源

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2)外貌神态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但据说麒麟的身体像麝鹿,它被古人视为神灵。

麒麟是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在中国众多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的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都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3)祥兽寓意

中国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另一种麒麟形象是龙头,马身,龙鳞。尾毛似龙尾状舒展。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但名气也不算小。

麒麟,是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像,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