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锦鳞散尽银盆在(2 / 2)

到底是什么事呢?

噢,明白了,男女成婚之日,新娘是后出场的,也许师妹正在闺房内梳妆打扮哩。

哲笃的心里是一个劲地往好处想,哪知好事即将泡汤。

【二】《花下自劝酒》白居易.诗

酒盏酌来须满满,

花枝看即落纷纷;

莫言三十是年少,

百岁三分已一分。

虞夫人这时也在盘算,你既然不会喝酒,就让我再灌你一杯,让你喝得糊里糊涂,就好办事了。于是道:“盛儿,小女盼儿,承蒙你舍命搭救,老身十分感激。请再饮一杯,略表谢忱。”说罢,对如烟说道,“如烟,替先生斟酒!”

如烟奉命,又替哲笃斟满一杯,但故意不给哲笃倒满。

虞夫人说:“如烟,又道是‘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你为何不给完相公倒满啊?”

哲笃道:“学生年幼,不善饮酒。”

虞夫人说:“‘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盛儿,你也不小了,是大人了,没事,喝吧!”

哲笃端起了酒杯,说道:“多谢师母抬爱,学生拜领了!”说罢,又一饮而尽。

其实,完哲笃是蒙古人,颇能饮酒,其所以说“不善饮酒”:一来是今天要和师妹成亲,如果喝得醉醺醺的,和师妹同床共枕,师妹必定不悦;二来是要给丈母娘留下一个好印象,不要把女婿看成个酒鬼。

哲笃两杯酒下肚,虞夫人心想,酒已劝了两大杯,估计哲笃的脑袋,已经天旋地转了。便吩咐如烟,“如烟,去把小姐叫出来,和盛儿行礼!”

虞夫人用“行礼”这两个字眼,是经过斟酌的:如果要她说“行婚礼”,她是死也不肯出口的;而只有“行礼”最妥切,你说行常礼也行,说行大礼也可,说行婚礼也对。

小如烟是个千伶百俐的人,这次却也被这老太婆骗了。

听到虞夫人命她叫小姐出来行礼,心里那个高兴哟,哪里还有余暇去品味“行礼”这两个字的奥妙,一心以为“行礼”还不就是举行婚礼的意思。

所以,立即答应道:“是!如烟就去!”说罢,先是文文雅雅地走出内堂,一到虞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飞也似地往妆楼上奔去。

————————————

注释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但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礼记.曲礼》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