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唯有春风最相惜(2 / 2)

小雅浑身哆嗦地点了点头,“我冷,想喝点,暖暖身。”

“我抱你如此之紧,还不够暖和?”叶琦拿掉了小雅手中的酒壶,用双臂更加用力地揽住她的窄腰,真实地体味到小雅透过衣服传给她的微弱的体温——仅仅这一丝的温度,便让叶琦感到了“拥有”的感觉,他舒服极了……

忽然,苏小雅冷不丁地问了一句:“这次进京,你能带走我吗?”

叶琦默然。

小雅又道:“既然你不能带走我,干嘛要伤害于我?你我今天,若是一时糊涂而有了夫妻之实,你还让我如何嫁人?”

叶琦根本不理会小雅的问话……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夜风习习,船上越来越冷。苏小雅感觉心跳渐渐慢了下来,脸上的热度也被寒风吹散了不少。便试探地问叶琦:“大人,我们回去吧!”

谁知,叶琦很爽快地答应了。

小雅和婉儿都上了叶琦的大马车,一起往浣花溪赶去。小雅因为喝了不少的酒,很快便睡着了。婉儿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小雅披在了身上。

看到一个小孩,倒反过来关心一个大人,叶琦深为感动:人们常说,‘女儿好,女儿娇,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可怜我叶琦,天命之年,只有一群儿子,没有一个女儿……

他身不由己地敞开自己的大袍子,把抱膝取暖的小婉儿,拉进自己的怀里。

叶琦抱着婉儿问道:“你多大啦?”

“七岁。”

看着皮肤黝黑,个子有四尺[元朝尺寸:122.8cm]有余的婉儿说:“那你长得一点不矮。”

婉儿说:“穷人家的孩子,长得粗壮一些。”

叶琦笑了,说道:“你的皮肤,可一点儿不像个女孩子。”

“我们彝人[1],皮肤都黑。”

“你的名字也不像是彝人之名啊!”

“那是小姐家买我时,我正端着碗在街上要饭呢,所以便给我起了‘婉儿’这个名字……”

马车一阵颠簸,苏小雅醒了。

婉儿看到小姐疑惑的眼光,便道:“哦,大人,我家夫人让我问一下,小少爷的生父袁震大人,进京近一年,但至今毫无消息。希望您这次进京后,帮忙给打听一下,来信告知我家夫人。”

叶琦点头应诺。

看到跑到叶琦怀里取暖,只露出一只小黑脑袋的婉儿,苏小雅感到滑稽,也感到不解:这些官老爷,真是让人不可理喻——狠起来,像饿狼;暖起来,像绵羊。

到了浣花溪,苏小雅下了车。但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婉儿下车。

小雅便在外边喊:“婉儿,你在车上干嘛?”

叶琦掀开车帘,给了小雅一百两银子说:“你自己回去吧,这婉儿,我买下了,我要带她去京城。”

小雅惊奇地接过了银子,心想:花一百两银子,买一个像小牦牛似的黑丫头,这个叶琦是不是老糊涂了?

看着渐渐远去的马车,苏小雅摇了摇头。

【二】《早梅》张谓.诗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马车到了临村路傍的溪桥边,一阵清香飘进窗帘。叶琦立刻喊停了马车,便和婉儿下了车。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群,临近溪水桥边独自开放。

婉儿天真地说道:“我还以为是白雪呢,原来是梅花呀!”

叶琦捋着胡须,笑道:“天快要亮了,我们索性在此欣赏一番,白天看它会更好看些!”他转身对随从和车夫说,“留下一匹马,你们先行回去。回家后,赶紧整理要带走的行李,我们辰时坐船进京。”

随从和车夫领命走了,只留下一匹大黑马站在雪地里是格外扎眼……

————————————

注释

[1]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

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

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