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春愁一段来无影(2 / 2)

炕儿是个聪明伶俐的书童,今年十五六岁,长得眉清目秀的,是李甲的心腹,就如同如意是杜十娘的心腹一样。

见到杜十娘,炕儿连忙行礼,说道:“我家大少爷问候小姐。”

“你家大少爷好吗?”杜十娘关切地问。

“好是好,只是……”炕儿欲言又止。

“怎么了?”杜十娘追问着,“你只管直说,没什么好隐瞒的,是他身子不舒服呢?还是……怪不得这么多天没来了。”

“不是的,是……”炕儿又咽住了。

“你说吧!炕儿,不管是怎么回事,都可以告诉我。”杜十娘有些急了,炕儿吞吞吐吐的态度使她更加疑虑。

“是这样,”炕儿终于说了,“这两天,我们府里不大平静。”

“这话怎讲?”

“我们大少爷和大少奶奶闹得好凶,天天吵得天翻地覆……”

“为什么?”杜十娘蹙起了眉头。

“奴才不敢讲。”炕儿垂下了头。

“你说吧,炕儿,”杜十娘哀求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为了我吗?”

“是的,小姐。”炕儿的头更低了。

“你们家少奶奶是怎么知道的呢?不是每回来这儿都很秘密的吗?”

“少奶奶早就知道了,”炕儿说,“这回吵起来并不是为了大少爷来这儿。少奶奶说,大少爷偶然来这里一两次也不算大过。这次是因为大少爷说,要把您娶进门去,少奶奶就……”

“不许,是吗?”杜十娘看他又停了,就代他说下去。

“是的,少奶奶说……”

“她还说什么?”杜十娘更急了。

“她说……她说,我们大少爷要纳妾,宁愿在丫头里挑,也不能收……”

“我懂了。”杜十娘苍凉地说,“你们大少爷怎么说?”

“大少爷说,您虽然是这儿的姑娘,但是知书识礼,比大家子的小姐还好呢!”

杜十娘轻咬嘴唇,低声叹息。

“少奶奶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些识字闲文的,反而乱性,说…说…说会败坏门风的!”

杜十娘轻声说道:“意料之中。”俯首思虑了片刻,又问,“你们少奶奶还说了些什么?”

“她说,她父亲是翰林,她是大家的小姐。如果我们少爷非要把青楼女子……”炕儿猛地住了口,感到说溜了嘴,注视着杜十娘,不敢往下说了。

“说吧,不要紧。”

“她说……她说……您如果进了这李家的门,她就出了这李家的门!”

————————————

注释

[1]瘦西湖

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

“瘦西湖”之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为清初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乾隆元年(1736),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