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丹阳郭里别知己(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镇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的交汇枢纽,古称京口、润州、宜邑、朱方、丹徒和南徐州。唐天宝年间以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

到了元代,人们还是习惯把镇江路统称为丹阳。

【一】《丹阳送韦参军》严维.诗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傍晚时分,纪绪把张锦主仆二人送到了丹阳码头。

旅客排成了两行长长的队伍,陆陆续续地上船。张锦却拉着纪绪,来到了岸边的一个凉亭,一副不愿上船的模样。

程欣进亭放下了担子,又过去牵马喂草,嘴上还不停地嘱咐小棕马:“多吃一些草料,到了船上,就要节食了。”

初秋的黄昏,来得也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匆匆地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落之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地和夜色混为一体,转瞬间,又被月亮烛成了银灰色。

船小二在船帮的围栏上高喊:“有去云贵川的旅客吗?快快上船啰,客船马上就要起航了……”

听着这一声声的催赶,张锦的心一次又一次地收紧,他瞬时坐立不安起来。

纪绪进亭也催促道:“九弟,该上船了。”

张锦点了点头,牵过了马儿,向客船走去。程欣挑着担子紧随其后。

上得船甲,张锦头也没回,直接进了船舱。

船帆升了起来,随着一声声船工的号子,客船慢慢地驶离了水岸。

纪绪一直站在高处观望,也不见张锦出来与他挥别,心里不免疑惑起来:“这个张锦……怎么一上船就把哥哥忘了……难不成又生我气了?”他喘了口粗气,“可我又错在哪儿……”

只听背后有人说话:“你嘟囔个啥?”

纪绪猛一转身,被吓了一大跳,只见张锦好端端地站在他的身后,他揉了揉眼睛,问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

“神奇吧!”

“神……你先让我缓缓……”纪绪坐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说道,“你落下什么了吗?干嘛又回来了?马呢?程欣呢?”

张锦用手指了指在亭子边上吃草的马。

纪绪又问:“那,程欣呢?”

“我让他买吃的去了。”

“哎呀呀,船上不是有吃的嘛,白白的错过了一趟船。”纪绪遗憾地说, “你说你,究竟回来干什么?”

“落下了一句话。”纪绪起身,和张锦边说边向凉亭走去。

“你说了那么多,还有什么没交代?”

“是你。”

“我,我就更没有可交代的了。”

“我不是让你交代什么,我的意思是说,在我上船的时候,你得说句什么话。”

“你上船,我还要说话吗?”

“是呀,比方说‘再见’、‘珍重’之类的祝福语……你是不是真的不想再见我?”

“哪能呢!”

“那干嘛人家走了,你一句话也没有?”

“我正要说,不是见你正在落泪嘛,我想我就不要再‘加料’了……你呀你,是真能折腾。”纪绪来到小棕马的身边,抚摸着它的鬃毛,说道:“马兄啊,你是不是好不容易上了船,又糊里糊涂地被牵了下来,你是从哪里下来的?我怎么就没看见呢?”

小棕马边吃边草边用后蹄踢踏着草坪,也不知是嫌草儿不肥,还是嫌弃他俩啰嗦。

张锦指着停泊在码头的另一条船说:“我们是从那条船上下来的,就是想给你个惊喜。”

“这哪是惊喜,分明就是惊吓嘛!”

“再说了,小河你都迈不过去,两条大船,相隔甚远,你又是如何走过去的?”

“这两艘船,一艘是今晚发的,另一艘是明早才走。两船相隔也不算远,而且两船间有很宽的桥板。我想,正好想和八哥再待一晚,便从两船之间的桥板上了另一艘船,从这艘船下来了。”

纪绪逗他道:“好像后天还有船发,要不后天再走……”

“行啊!只要八哥能陪我,后天走,也不是不行。”

“谁稀罕陪你,我后天就开学了,你自己在这码头上玩吧!”纪绪转身离开。

“怎么,你真想撇下我?”

“这么晚了,我走得了么?走,先去吃饭!”

“我想吃野餐。”

“就在这岸边。”

“对呀,我行李里有炊具,我让程欣去买可以烤食的东西去了。我们在这运河岸边野炊,岂不很美!”

这时,程欣买回了一大包吃食。

大家就分头行动起来,有的搭灶安锅,有的淘米做饭,有的洗菜切菜,有的拾柴生火,忙得不亦乐乎。

【二】《新月》曹希蕴.诗

禁鼓初闻第一敲,

乍看新月出林梢;

谁家宝鉴新磨出,

匣小参差盖不交。

初秋的夜晚,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却越发灿烂起来。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亮。使田野仿佛笼起一片轻烟,如同坠入梦境。云飘过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夜。

程欣把做好的酒菜放到石桌上。

纪绪说:“九弟,昨晚不让你喝,因为今天要赶路;今晚你就多喝一些吧!喝多了也不打紧,明天可以去船上睡觉。”

“是啊。”张锦和纪绪碰了碰酒杯,干了酒,问道,“八哥,我走了,你难不难过?”

“怎能不难过!”

“小弟有个法子,可以和八哥永远在一起。”

“什么法子?”

“八哥反正是独身一人,不如到我家居住,成为我家的一员。”

纪绪笑道:“你家的兄弟如此之多,恐怕伯父伯母不缺儿子吧!”

“儿子当然是不缺,不过,还缺半个儿子。”张锦见纪绪正注视自己,对视了一眼,慌忙低下了头。

“缺什么?”

张锦正色道:“小弟有一八姐,愿结丝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