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蝴蝶梦(2 / 2)

梁祝“灵魂化蝶”的传说,始见于宋末薛季宣《游祝陵善权洞》诗:“蝶舞疑山魄,花开想玉颜。”

到了明清,化蝶逐渐变成以梁祝为主体了。如冯梦龙编的《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就有梁祝合冢、化为飞舞彩蝶的情节,“忽然一声响亮,地下裂开丈余,英台从裂中跳下。众人扯其衣服,如蝉脱一般,其衣片片而飞。再看那飞的衣服碎片,变成两般花蝴蝶,传说是二人精灵所化,红者为梁山伯,黑者为祝英台。其冢到处有之,至今犹呼其名为梁山伯、祝英台也。”清代邵全彪的《祝英台小传》中也有类似记载,“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哭,地忽开裂,堕入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

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凄美传说,一方面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的同情与祝愿,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的蝴蝶。在封建专制社会暴力政治的压迫下,这些蝴蝶虽然有美好的愿望,但是却并没有力量去抗争。他们只有把希望寄托于另一个世界:梦中的世界、幻想中的世界、死后的世界。他们借助道家或佛家的理论,告诉自己死后的世界也许更美好。生活中种种的不满足,他们都在另外的世界寻求补偿。他们的心理能量不够,不足以让他们抗拒生活中的种种痛苦烦恼,于是他们借助宗教和幻想逃避现实,逃避这个丑恶的现实世界。

在中国文人中,做蝴蝶梦的应该是大有人在的。这些人没有心理力量将现实社会改变为理想社会,甚至没有勇气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他们太脆弱了。

蝴蝶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梦境,梦的内容就是“人本来应该可以有的美好灵魂”。每当我听到《梁祝》优美的旋律,我的忧伤就从心底涌出。希望我们能更勇敢些,不要让灵魂离开,要让这个世界因我们多一些真正的美丽。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