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2 / 2)

“哪怪了?”

“不怪么?老实忠厚的,你们不爱,净喜欢那些泛情滥爱的男人!”友乾笑道,“你知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情伤伤得越重,越能刻骨铭心。庸庸碌碌柴米油盐,那还不如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对不?”友乾刮了刮清婉的小鼻子,感叹道,“有道是,情深似海,必然朝为潮涨,夕为潮衰。动静相生者随天地流转而时光变换,为使爱能永恒,而不停地相爱;为保证持久地推力而不断更换推动者,方能使那份爱于世间恒然不灭。

这就是才子。

于是,此时浪及滔天,唯卷此岸;彼时奔腾向前,冲击彼岸。如此说来,深情与滥情之间从来就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正相关。人间难留者,随风而逝,古语誓言也不过历史滩涂上的遗贝残骸,听之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之感。”

【三】《赠刘采春》元稹.诗

新妆巧样画双蛾,

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

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

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

选词能唱望夫歌。

友乾的高谈阔论,清婉好像根本听不懂,她只关心那个戏子,便问:“那戏子,最后的命运如何?”

友乾说:“她呀,最后自杀了。”

“你给我讲讲,她是怎么死的。”

“天都快亮了,你不睡?”

“和生人在一起,我睡不着~”

“我是生人么!”

清婉只是一个劲地催促:“你快讲!”

友乾只好乖乖地讲:

当时,元稹在绍兴那地方做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是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刚好刘采春的戏班作全国巡演来到了绍兴。

她的小《曲》一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谓是感动了全场,让人为之倾倒,这其中就包括风流倜傥的父母官元稹。

正所谓,男人好才永远不如好色。

刘采春当时只有二十五岁,还是一个很懂风情的妩媚熟女,虽然比不上薛涛有才华,但比薛涛有味道,惹得元稹是口水直流,心跳加速地挥笔给刘采春写一首情诗,这首《赠刘采春》写的可谓赞誉有加,心旌摇荡。

当初,刘采春只是想搞点绯闻,用以抬高自己在演艺界的身价,谁知后来搞着搞着就搞大发了。

面对既有才又多情的元大官人,说不心动那是假话。刘采春甚至连半推半就都给免了,而是一拍即合地直接投入元稹的怀抱。

有一次,元稹和朋友喝酒,由于喝的有些多,说了胡话:“因循未归得,不是恋鲈鱼。”

某位知根知底的朋友立马调侃道:“刺史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

好一个镜湖春色!看来,元稹和刘采春的风流韵事,早已传得人人皆知,到了一揽无余的境地了。

这段如火如荼的“公然走私的爱情”,作为刘采春的丈夫周季崇岂能不知。看到自己心爱的妻子赖在绍兴不走,而且还背着自己继续和元稹玩情感,周季崇自然是心急如焚,但又无计可施。

听说此事后,财大气粗的元稹便派人给周季崇送去了一笔银子,算是买断了刘采春这几年的青春。

七年后,元稹另有高就离开了浙东,而且在讲究士族门户的大唐王朝,这“门当户对[1]”也是婚姻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标配,出身低微的戏子玩一玩可以,却绝对不能成为后来贵为人臣的宰相元稹的家属。这段露水的情缘,也只能取无疾而终,而别无选择。

正所谓: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刘采春被抛弃后,意识到30多岁的自己再无出头之日;再说,“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她,再也找不到比元稹更好的人了;当然,自己也没脸去寻找前夫和女儿周德华了。

刘采春没有采取薛涛选择出家的方式,而是悲愤之中跳了河,那年她才32岁。

————————————

注释

[1]门当户对

古代家庭对房屋的大门尤其重视,什么样的家庭建什么样的门楼。

朝廷还对官员府第大门的间架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二品正门三间五架,三至五品正门三间三架,六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

“门当”是放置在门口的一对相对的、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其中还包括抱鼓石和一般的门枕石(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而推崇)。

门当与门簪、门槛、门扇、门框一起产生古朴典雅的整体艺术美感,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征。并与建筑物相互辉映,和谐统一,让门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门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鸟兽花饰,又叫抱鼓石。抱鼓石有方、圆两种造型。门当的雕刻颇为讲究,圆鼓的两侧图案以转角莲最为常见,讲究的可以做成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等。

皇族或官府的门前多用狮子形的抱鼓石:

高级武官用抱鼓形“狮子抱鼓石”,低级武官用抱鼓形“兽头抱鼓石”;高级文官用箱形“狮子抱鼓石”,低级文官用箱形“雕饰抱鼓石”;大富豪用箱形“无雕饰抱鼓石”;富豪则用“石制抱鼓石”;而对于普通民宅,则只能用木质方门墩或门枕石来代替了。

“户对”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和木雕。木质“户对”一般为短圆柱形,每根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而用青砖雕刻而成的户对则位于门楣两侧,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纯圆柱形的“户对”为文官,六边形方柱“户对”为武官。

家有喜庆时,“户对”可悬挂灯笼之用。户对取双数,有的两个一对,有的四个两对。“户对”的多少与官品大小成正比:一到五品可以为六个,六到七品可以为四个,以下只能为两个,普通大户人家也可以有两个“户对”。

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因此“门当”与“户对”常常被同呼并称。

“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后来,“门当户对”逐渐演变成社会观念中衡量男婚女嫁条件的一个成语。门当就是门道相当,家境相当才能交往相处或落户成亲。

古人说的“门当户对”有其合理性。

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是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沿袭或演化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在当时情况下,确实符合当时社会所处的现实情况。但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也把真正的爱情永远地天地相隔开来。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