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万古晨昏常对待(2 / 2)

友乾告诉甄姨娘,“妹子,别忙活了,我们这就回去。”

“晌天了,吃了饭再走。”

“等你做好了饭,得等到什么时候,俩孩子早饭还没吃呢!”

“这不找李三去了么,我这就安排他做。”

“算了,我们出去吃点儿就行,”友乾边说边领着清婉他俩往外走,“再说,我们有好多东西还没买上呢……”

甄姨娘没有再做太多的挽留,把他们送出了大门,又看着他们上了车。

马车出了于家胡同,回到了文明街。马车并没有往斜街方向走,而是左拐去了文明门[接近现在的崇文门位置]。

【二】《出文明门》薛瑄.诗

文明门外柳枝新,

百啭黄鹂送好音;

行过御沟回望处,

凤凰楼阁五云深。

文明门是京城东南部进城的唯一通道。

由于人员往来频繁,于是有许多乡下人在城门外设摊叫卖,其中以经营大蒜的居多,于是被称为蒜市。

这个蒜市,其实就是一片空场地。在这块长条形的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场地不断地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

这几溜长条的类似路的街道上,可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还有驻足观赏通惠河景色的。

在明朝嘉靖年间修建北京外城以后,蒜市一带就成了城里。在形成南北走向的真正街道后,人们就把这条街称做“蒜市口街”。可是后来,在街道的北口有“景德轩”和“精品阁”两家瓷器店先后开张,且买卖兴隆,到了清朝宣统年间便改称“瓷器口”。

出了文明门,清婉掀开窗帘往后张望,见城墙两边的柳树已经泛绿,就惊奇说:“有才,你看,柳树发芽了……”

有才看也没看,不相信地道:“怎么可能!”

“怎不可能?今年闰的是正月,来年的春天当然会早一些来……”友乾跳下马车,扯着马绳在蒜市上往前溜达,看见中意的大蒜,就买上几辫。

清婉笑话他说:“都说这土地主抠门,还真是的,你说你,为了这么几头大蒜,跑这么远的路够买饲料的钱么?”

友乾“嘿嘿”一笑,“这儿的大蒜好,再说了,这日子就得过,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

“你攥那么多钱干什么?”

“干什么,还不是给你们买新衣服。”

“你省这点儿钱呀,能买啥?穷裤?”

走到一个小吃摊,友乾便驻了马车,又从车后拿来了马凳,对车上说:“下车,吃点儿早餐吧!”

清婉掀开车帘问:“还是早饭!?”抬手指了指天空,“有太阳在头顶的早饭么?”

友乾笑着看着清婉说:“我刚来京城的时候,就和我妹子经常来这儿喝这豆汁[1]。这儿的豆汁很有特色,是很浓很稠的那种,那酸涩浓重的口感呀,直叫是‘爱的人爱死,恨的人恨死’!如果你觉得难以入口的话,就来份焦圈蘸着,吃一口油油脆脆,吸溜一口滑滑稠稠,在嘴里面粉的甜味足可以消减豆汁的酸楚,搭配起来好吃极了!”

看到饭摊上吃得兴高采烈的人们,清婉就找了张没人的小桌坐了下来,有才坐在了她的身边,友乾就坐在了他俩的对面。

看着清婉皱着眉头喝豆汁的样子,友乾说:“怎么,我让小二给你做一碗蛋汤?”

清婉又试着喝了一小口豆汁,咬了一大口糖火烧,笑着说:“算了吧,嫁到你们甄家,就得习惯你们的生活方式……”

————————————

注释

[1]豆汁

京豆汁历史悠久,据说早在辽、宋时期就是民间的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就成了宫廷的御膳。

由于北京老字号的豆汁店不少,所以老北京人喜欢这口的也比较多。老磁器口豆汁店是多年前锦馨豆汁店改制后,部分人员另起炉灶开了这家店,并且迅速发展了多家分店,每家分店平均每天卖出近千碗豆汁,店内除了豆汁外,还有螺丝转、墩饽饽、焦圈、糖火烧等各种老北京的传统小吃。

(1)特色小吃

豆汁,具有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的冬、春季的传统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的偏爱。过去卖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两种。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车,同麻豆腐一起卖;售熟者多以肩挑一头是豆汁锅,另一头摆着焦圈、麻花、辣咸菜。

喝豆汁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篮,讲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风味独到。

(2)关于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北京人爱喝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豆汁是什么?

实际上是制作绿豆淀粉或粉丝的下脚料。它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再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3)健康食品

豆汁属于天然发酵的豆制品,有科学家从东直门豆汁店、隆福寺豆汁店、老磁器口豆汁店分别采集样本,通过dna测序的方式鉴定了其中的微生物构成。结果发现,主要发酵微生物其实是乳酸乳球菌,此外还有乳酸杆菌、链球菌、醋酸杆菌等多种微生物都参与了豆汁的发酵过程。

尽管豆汁的发酵和酸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杂菌的存在,其风味远比超市的那些酸奶复杂。经过现代科学仪器的检测,豆汁中的风味物质至少有40种左右,其中主要是各种醇类物质,其次是有机酸、醛、醚类物质。

有些老北京特别喜欢喝豆汁,而且还喜欢去特定的豆汁店喝,这其中也有科学道理。不同门店的发酵工艺、发酵环境不同,导致其中的发酵微生物不同,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也有差异。比如护国寺的豆汁醇类物质比较多,而老磁器口豆汁中的醛类物质比较丰富。(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