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求爱宛若烹小鲜(2 / 2)

我爱你,因为你帮着我去理解,

那生活的不堪,你没有把我,

当做你路上的客栈,

而是内心深处虔诚的圣殿。

对于我的工作,

还有我琐碎的每一天,

你不是去责备,而是为我倾唱。

我爱你,因为你给予我的,

远甚于任何山盟海誓,

都是为了我好;

你给予我的,

比任何的恩惠还要多,

也都是为了我的幸福。

你给了我这么多,

没有一次接触,

没有一句话语,

没有一个暗示;

你给了我这么多,

仅仅是因为你就是你,

也许,这才是作为朋友,

最终的真谛。

正在迷迷糊糊,杰克逊手里拿着一张稿纸又闯了进来。纪绪一看全是洋码子,便道:“我看的懂么?你翻译成汉文再给我。”

“噢~”杰克逊立刻坐了下来,拿起桌子上的毛笔就忙着写。

纪绪问:“你在我这儿写?”

“是啊!”杰克逊说,“你别着急,我很快就写好。”

“我不着急,我是怕你使不惯我那毛笔。”

“凑合着用吧!”杰克逊满不在乎地说。

“死眼皮!”纪绪嘟囔了一句,又合身倒在床上。

说实在话,于太医的亲戚朋友就是多。无论来了什么人,就算是女亲戚,也让纪绪上桌陪席。这半个月下来,可把纪绪给累坏了。若不是过两天就开学了,于太医哪肯放纪绪走?

而且,于太医喝醉酒便絮叨:要把自己的二女儿“惠兰”嫁给纪绪。

纪绪总是借口:自己年纪尚小,令爱碧玉年华,可不能耽误了她。

于太医却道:若是嫌弃惠兰的年龄偏大,他还有三个女儿,让纪绪随便地挑。

纪绪想:呵,随便挑,怎么挑,他的五女儿心吟过了年才八岁……这于太医也太逗了……

正在琢磨这些糟心的事儿,杰克逊说了句,“先生,你看,我写好了。”

纪绪接过了新诗,仔细看了起来,最后说:“你的这首诗的上阙与中阙,写得还是不错的!看来你的中国文化,老师没有白教,看看你写的上阙,还真有点‘道家’思想的味道;不过,你这下阙,就太白话了,女孩子可能不喜欢。你这样改,或许会好一些……”

说着,纪绪提笔写道:

“我爱你,因为你将我的生活化腐朽为神奇;因为有你,我的生命不再是平凡的客栈,而成为了恢弘的庙宇。

我日复一日的工作里,不再充满抱怨,而是美妙的旋律。

我爱你,因为你比信念更能使我的生活变得无比美好;因为你比命运更能使我的生活变得充满欢乐。

而你做出这一切的一切,不费一丝力气,一句言辞,一个暗示;你做出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你就是你……”

写完后,纪绪告诉他说:“好了,你回去再抄一遍。”

杰克逊却道:“何不先生用毛笔给我写一遍呢?”

“为什么?”

“不是您的毛笔字写的好看么!”

纪绪笑道:“那她万一爱上我的毛笔字,可怎么办?”

“噢~是啊,我八辈子也练不会的……”杰克逊拿着纸片走了。

也就一炷香的工夫,杰克逊又回来了。

纪绪厌烦道:“又怎么了!?”

杰克逊说:“我来问问,先生这里有没有信封,裹上我的信……”

“我这儿没有,社学里有,等开了学,我给你捎一个回来。”

“先生可否今天为我去取一个?”

“就一个信封……再说了,社学里也不一定有人在……为何今天非要?”

“我,我今天给她送过去,今天是情人节嘛!见她一面也好有一个借口。”

“亚瑟啊,”纪绪道,“今天,你的那个女孩不在家。”

“你怎么知道?”

“我掐算的!”

“您什么时候会掐算了?”

“呵!”纪绪道,“你都会曲指一算,我就不能掐算掐算?”

“哎~,我那是根据日历计算的,可不是掐算,今天本就是情人节么!”

“我也是根据日子算的,没过正月十五,那女孩不会回香山。”

“我才不信呢!”杰克逊说着,就往外走,“您又不是神仙……”

纪绪喊住了他,“亚瑟,这谈恋爱吧,东西方的女孩是不一样的。”

“怎不一样?”

“在中国,谈恋爱若烹小鲜。”

“您不是说,‘治大国,是烹小鲜’么!?”

“是呀!”纪绪一本正经地道,“你想,治大国都得像烹小鲜那样费事,何况一女孩子的小心思,岂不更得小心?恋爱这东西吧,你翻弄得勤了,它就碎了;你操之过急,它就散了。”

杰克逊问:“那我怎么办?”

“有一句话叫‘入乡随俗’。”纪绪说,“在中国,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看,你想用西方的方式去追女孩,在我们这块土地是行不通的。就算你把女孩追到手,万一人家父母不同意呢?你还不是空欢喜一场?弄得两人悲悲切切,泪眼汪汪的。”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你还得先找清婉姐姐,让她找一媒婆上门提亲,方可成就姻缘。”

“那,这信呢?”

“只要人家父母答应你的亲事,就算洞房花烛夜给她也不晚么!”

“那您赶快去找清婉姐姐,说说这事。”

“怎么是我去说?应该你去!”

“我哪好意思。”杰克逊拉起了纪绪,把他推出了房门,“先生,您就给学生帮帮忙吧……”

纪绪来到了正屋的院子。

清婉正在院子里晾晒暮羽上学要穿的衣服,见纪绪进来,便道:“纪公子,你和暮羽的被褥,前天大日头都给你们晾晒过了……大姐对你好不?”

“姐姐对弟弟可没得说!”纪绪说,“不过,有一事我要跟姐姐商议。”

“什么事?”

“亚瑟去找我,让大姐为他去提亲。”

“他不是要自己追么?”

“说说而已,这终身大事,他自己怎能办成。”纪绪又问,“您问过二姐了吗?”

“没有,”清婉说,“让二姑的事儿给闹的,哪有心思过问其他的事儿。”

“二姑的事情,有办法了吗?”

“能有什么办法。”清婉叹息道,“大姑父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把那地和房子都给了我俩表哥;让二姑出了正月,就搬来香山和薛姨娘一起住;由我爹出钱供养。不过这样也好,我过去看望她们也方便多了……等过二月二吧,我去香山先看看情况再说。”

————————————

注释

【1】情人节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

情人节是爱与浪漫,以及花、贺卡和巧克力的节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

(1)西方节日

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

公元270年,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此日被后人定为“情人节”。是欧美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节日。此节日的来源甚多,但一般是以罗马圣教徒瓦伦丁被处死,后被定为“情人节”较为普通。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全面危机,经济凋敝,统治阶级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纷纷反抗。贵族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残暴镇压民众和基督教徒。是时有一位教徒瓦伦丁,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以坦诚之心打动了典狱长的女儿。他们相互爱慕,并得到典狱长女儿的照顾。统治阶级下令将他执行死刑。在临刑前,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表明自己是无罪的。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

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刑,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

(2)节日发展

情人节是个需要谨慎小心的日子——对于单身的人和浪漫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情人节”清早一起床你就该从钥匙孔向外窥探。据传说记载,如果你所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在独行,那么你当年就会独身;如果你看到两个或更多的人同行,那么你当年肯定会觅得情人;如果你看到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的话,那你就会在“圣诞节”以前结婚。可如今各家的庭院已绝少有公鸡母鸡出没,城区空地上也不会有鸡的踪影,所以若能看见一对鸽子或一对麻雀也有同工之妙。

从古罗马至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用两株半开的花来预测婚后状况。未婚男女栽种两株半开的花,花名的第一个字母要与各自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如果两花交相开放,则预示着夫妻终身美满;如果两花相背而开,则预示着夫妻将会分道扬镳;如果鲜花怒放,则表示未来的家庭人丁兴旺;若出现一朵花凋谢或死亡的情况,则意味着夫妻中有一方会先于另一方而早逝。

不同时代,过情人节的习俗有所不同。

在白金汉盛行在情人节之夜祈祷的风习:点燃一支蜡烛,插入两枚细针,从烛底插到烛心,默念自己的爱人的名字,祈祷相爱始终,待蜡烛燃至针尖,据说所爱之人便会及时叩扉而至。

还有个情人节的习俗:在情人节前一周内,连续7夜,将左脚上袜子脱下穿到右脚上,反复祝愿:“愿我的心爱人儿能进入今宵梦境。”据说,这时月老就会抛下一根吉利的大红丝线。还有将袜子脱下绕在颈项祈爱的。

单身汉们对“情人节”早晨所遇到的第一个人格外关注,因为如果你未婚而且正在寻觅伴侣,你注定要与2月14日所见到的第一个人结婚,至少这个人会在你的生命里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你不怕羞,你可以一大早给你的意中人打电话,要求搭乘对方的车上班。或者闭门不出,到中午再出去,也是一个不错的对策。

未婚女子相信如果把鞋摆成t字型放在床下,而且开着窗的话,就一定会梦见自己的心上人或者发现他站在床前。这在农村的成功率更高,因为她的追求者可以从窗口窥见特地摆放的鞋子。

意大利的情侣们相信,在情人节的那一天在朱丽叶爱墙上互相发送表达爱意的小纸条,会得到爱神的青睐和眷顾。

唱情歌是情人们表达爱意的一种形式,有时男性会籍著唱情歌向爱人求婚,尤其在情人节这种有意义的日子更为常见。(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