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谁在秋千轻轻语(2 / 2)

“我怎没觉得?”

“要不说你傻么,骗也就骗你这种大傻子。”

“他哪儿骗我了?”

“他把你当七仙女了,你知道么~”

“当七仙女,还不好!”

“七仙女是神仙,她可以不在乎董永的‘寒窑虽破’,可你行么?”

“我为何不行?”

“好~,就算你是七仙女,可他,是董永么?”

“怎不是?”杏儿说,“董永自幼丧母,元章哥哥是幼年丧父;董永与父相依为命;元章哥哥与母亲相依为命;董永的父亲去世后,又契身葬父;元章哥哥也替地主放牛才埋葬了父亲……”

“哎,得得得,这有谁比着惨的么?真是无可救药,不管你了……”

说着,英英把杏儿撇在秋千上,自己走了,嘴上还哼唱着小曲儿,“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二】《千秋岁.数声鶗鴂》张先.词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花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杜鹃声声,告诉人们春天即将逝去。

王冕折一枝残花,想要挽留那一点点的春意。不料梅子青时,便被无情的风雨突袭。看那庭中的杨柳,在这无人的园中随风飞絮。

王冕想着英英对杏儿说的话,竟也一夜未眠,他的心里万般纠结。

此时,杏儿的绣房里传来一阵琵琶的拨弦声,那声音根本不成调子,一听便知是杏儿在胡乱拨弄,因为杏儿对乐器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看来,她也没有睡啊!

琵琶的弦子被她拨得滴嗒滴嗒响,像是铜壶滴漏【1】滴水的声音,又像是雨滴从屋檐落下的声音,更像是眼泪落在琵琶面板上的声音。

难道她,哭了?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细弦能够诉说出极致的幽怨。

天,不会老去;爱情,也永远不会断绝。情人的眼泪,一滴就醉;多情的心啊,一揉就碎,就算碎成那丝丝网,中间也有千千万万个结相连系。

随着嘀嗒的琴弦,秀楼里又飘来杏儿的歌声……

【三】《滴答》高帝.词曲 侃侃.弹唱

[歌曲]“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滴漏它不停在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小雨它拍打着水花;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是不是还会牵挂他;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有几滴眼泪已落下。”

听着杏儿的诉说,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

王冕心想:要不,明天就跟杏儿说,他俩的事儿,算了吧!

[歌曲]“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寂寞的夜和谁说话;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伤心的泪儿谁来擦;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整理好心情嫁给他;嘀嗒嘀嗒嘀嗒嘀嗒,还会有人把你牵挂。”

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悬在空中……

————————————

注释

【1】滴漏

远古时期,人们已知以年为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一周的时间,而春、夏、秋、冬四季也很分明,又知月历和日历,而时辰计算虽然已可知,却难于精算精细的时间。于是,先贤者计时心思打开,就仔细的观察起岩洞水落滴石之道理来了。

久而久之,这位计时的先贤,观察出岩洞水落滴石似有分明的节奏,便反复以一容器蓄水,下设一孔,令水滴下,寻找出其规律:以漏滴三下为一秒,以漏滴每六十秒共一百八十次为一分,又计算每六十分共一万零八百次为一时,每二时位滴漏二万一千六百次为一个时辰,暗喻日有十二辰之理。

黄帝的臣子计时,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苦苦钻研了15年,终于发明成功了滴漏器皿,这样就能非常精确的以分秒计算秒、分、时、辰并计日为钟。

从此,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才彻底打破了先民们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模糊做事的概念,从而可以精细打算到每日、每时、每分、每秒之工作了。

而这个根据水滴的规律而制造的计时装置,就被命名为“滴漏”,这也是最早的计时器。

(1)漏壶的出现

公元前1400年,出现的漏壶(沙漏或者滴漏)是第一个摆脱天文现象的计时仪器。它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滴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古代人设计的“五轮沙漏”是通过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以此来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的依次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来显示时刻,这种古老的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结构完全相同。

(2)铜壶滴漏

铜壶:指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用铜制成。漏壶里的水在有节奏的滴落,表示时光正在流逝。

唐.权德舆在《中书宿斋有寄》中的诗曰:“铜壶漏滴斗阑干,泛滟金波照露盘;遥想洞房眠正熟,不堪深夜凤池寒。”

铜壶滴漏:也是我国古代计时器的一种。

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组型滴漏是元代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铸造,全组由4个安放在阶梯上的漏壶组成,最上层称日壶,高75.5厘米,外口径74厘米,内口径68.2厘米,底径60厘米;第二层称月壶,高58.5厘米,外口径59.5厘米,内口径54.5厘米,底径53厘米;第三层称星壶,高55.4厘米,外口径51厘米,内口径44厘米,底径39厘米;最底下一层称受水壶,高75厘米,外口径38.5厘米,内口径32厘米,底径31厘米。

各壶都有铜盖,受水壶铜盖中央插一把铜尺,该铜尺长66.5厘米,尺上刻有12时辰的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插一木制浮剑,木剑下端是一块木板,叫浮舟。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剑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