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蒌蒿满地芦芽短(2 / 2)

满秋顺手从清婉怀里领走了艾艾:“走,带你去看小鸭子。”

清婉说:“等上了河豚,你就带她回来。”

满秋道:“知道了,知道了。”

香草和梅香端上了第一道热菜,凝秀和王亮就在小溪的上游斟酒,置盛满酒的杯子于水面之上,并使其顺流而下,游戏便开始了。

酒杯首先流到清婉的跟前,她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吟了一首陆游的《赠猫》诗:

“裹盐迎得小狸奴,

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

寒无毡坐食无鱼。”

第二杯,第三杯也流了下来。蕙兰也端起了一杯,用衣袖遮住,慢慢饮了杯中的酒,随后,她同样吟诵了陆游的另一首《赠猫》诗:

“执鼠无功元不劾,

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

何事纷纷去又回?”

眼看着酒杯转到了自己的面前,杏儿着急起来,只听她不停地问:“什么,小班班?”

王冕说:“大慈悲种小斑斑。”

“打死杯中的小班班。”杏子复述了一遍。

王冕又说:“没有‘的’。”

杏儿问:“没有爹?”

王冕说:“不是,是没有的。”

“没有的,”杏儿紧接着催促,“下一句,下一句。”

王冕说:“软血功能也是闲。”

杏儿捶打着王冕的大腿道:“你慢点儿说,谁的功能也闲着?”

“不是,不是,”王冕也显然有些急躁,“软血,软血功能,没闲着……”

揭傒斯和于湉相视一笑。

其实,王冕教杏儿的吟诵的,是大宋高僧释普济《送猫儿》诗,全诗是:

大慈悲种小斑斑,

软血功能也是闲;

首尾直兮眸子正,

不知走却屋头山。

杏儿说:“呀~呀~你教我首字数少些的,那么多字,我哪能记得住……”

王冕又教了她一首南宋文学家、江湖诗派诗人叶绍翁的《猫图》诗。

杏儿见酒杯已经停在了自己面前,端起酒杯,一口就喝了个底朝天,急促地说道:

“醉薄荷,扑蝉蛾;

主人家,奈鼠何。”

王冕也端起了一杯酒喝了,酒后,他吟了一首打油诗:

“猫虽身小,却是猎户;

不吃萝卜,专吃硕鼠。”

美酒,顺着弯弯曲曲的小溪一杯一杯地往下游漂流……

————————————

注释

【1】曲水流觞

刚刚经历过本轮疫情的我们,就更能理解古代“上巳节”的意义。

在这一天中,古人们要举行消灾祈福的祓禊(fuxi)仪式:人们相约亲朋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去除上一年遗留的风邪与灾祸。

这样正式的祈祀活动,在两晋时期却因美酒的催化,逐渐形成了文人雅士的曲水流觞。

“曲水”是指弯曲的水渠,而“觞”就是盛酒或食物的耳杯。选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吟或援翰,作出诗来。

曲水流觞的传统据说是始于周朝,被魏晋时期王羲之一行人的兰亭逸事所发扬光大,并供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相守并续。而后世延续和向往的不仅是文人的风雅情趣,更是一种如流水一般,自然顺势流动,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跳出尘俗,用豁达的态度去看待一切的世间苦难和浪漫的魏晋风骨。而曲水流觞则承载着这般诗意人生的态度,变换着样貌和版本,却从未真正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过。

(1)山野原版

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王羲之称病去官,因喜欢华堂村附近的山水之境,于是携妻带子来到剡县金庭(今天的嵊州市金庭镇)归隐。

按照东晋的占田法,王羲之的世族庄园可占田四十公顷,包括华堂村在内的金庭,全部是王羲之的庄园。向往周朝所流传下来的曲水流觞聚会,来到华堂村之后,王羲之修建了“九曲圳”——一条总长达800多米,穿村而过的水渠。并邀请宗族的人来,举行曲水流觞的聚会。

永和九年的兰亭会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聚会,参加的除了王羲之还有谢安等一干名人。那一天,水流花开,酒酣诗成,四十二位得诗三十七首,编为一卷,是为《兰亭集》。文章通过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生命本体无常的感叹,不禁引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身处魏晋南北朝这个中国文化史第二次大转型期,连年战乱、外族交侵皆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摇摇欲坠。然而,与这种混乱并行的,却是另一派思想文化的伊甸园:百家争鸣中的思想复兴,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结合,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一种清新的仙风道骨之韵。也就是这种浪漫洒脱的生活理念引得后世文人百般艳羡,而曲水流觞则是承载着这种思想的仪式而已。

到了唐朝,流觞仪式继续。每当新科进士及第,皇帝总要在首都长安曲江赐宴。新科进士在这里乘兴作乐,放杯至盘上,放盘于曲流上,盘随水转,轻漂漫泛,转至谁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曲江流饮”由此得名。刘驾就曾有《上巳日》留存,记载唐人上巳节修禊流觞的诗句,称其“万花明曲水,车马动秦川”,可谓是一场优雅的文化盛会。

(2)园林亭榭抄袭版

上巳日的祓禊仪式,逐渐失传,三月三到水滨洗浴,也被春游所取代。唯有曲水流觞、临流赋诗的风雅之举,被文人骚客们保留下来,不再到野外去找溪流了,而是在专门打造的流杯亭里举行。亭内凿有弯曲回绕的水槽,客人们依次围坐,任酒杯在水槽内流动,饮酒赋诗,以此为乐。

在流杯亭里饮酒吟诗,那是有皇帝的年代里王公贵族们附庸风雅的游戏。据统计,北京地区有过至少七座流杯亭。

(3)桌面创意版

明代万历年间的版画《环翠堂园景图》中描绘了园林桌面流觞席场景:方桌上挖了水渠,文人雅士就围桌子而坐。书童斟水,使得水在槽里面流,进而带动酒杯在槽里醉晕晕的漂浮至客人席前。品一口美酒,放松身体的每个毛孔去感受当下这人间仙境,诗意便呼之欲出。

电视连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也重现了置于桌面的曲水流觞,不过这回是以宴席的形式呈现的。

古代的流水宴是高端宴会,吃的时候规矩也很多。

首先是流水宴的桌子,一般是木制的,并用好看的石头点缀,中间凿空蓄水变成水渠,尾端留有排水口。吃席的时候,主人是坐在头部的位置,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奴婢,一个负责上菜,另一个负责加水,保证槽内水充足并流动,这样菜便能顺流往下飘,确保每个客人都能吃到菜。尾端也有奴婢,负责收走漂流到尾没人吃的菜。

菜放在木制的条盘上,漂在水渠上让香客就餐。主人并不会吃水渠里菜,而是有自己的菜品。除了这些之外,流水宴还要配有丝竹曲艺,宾客可以一边吃美食饮酒,一边欣赏戏曲。曲水流觞,觥筹交错,这是达官贵族才能享受的高端宴席。(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