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医门户分于元章(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一】《大学》儒教

有一次,世祖皇帝忽必烈问政赵孟頫。

间歇时,赵孟頫小心问道:“陛下,能否恢复科举制?”

皇帝看了赵孟頫一眼,说了句,“恢复科举制,有什么好处么?”

“现在有很多学子、儒士成天无所事事,流落入勾栏瓦舍,凭写个曲、填个词混口饭吃;有的干脆就弃儒从商,做起了买卖……”赵孟頫洞察皇帝的脸色,继续说道,“若是能恢复科举,让那些英才进入霄宸,效命于朝廷,岂不是……”

皇帝打断了赵孟頫的话说:“把享乐与金钱看得很重的人,不适合进入朝廷。这种人一旦进入朝堂,便会大肆敛财,尽情地享受他追求的那种纸醉金迷的腐化生活。”

“可现在的孺子,都不上学了,长此下去,如何是好啊?”

“孩童不上学,这当然不行!你们集贤院想个辙,在每个社区[指1270年在各地成立的农村社和城市社]设立‘社学’,让孩童都必须上学。”

“关键是,百姓不愿意花这份冤枉钱。”

“哦,”皇帝又问,“若是办成义学,百姓是否会踊跃参加?”

“免费的,自然上学的人就多。只是我们的财政,能否承担的得起呀?”

“这我想办法,只是,你必须让孩童们明白,上学不是为了考科举。”

赵孟頫无言以对,心想:不科举,上学还有什么用?

看到赵孟頫一脸的茫然,皇帝说:“你们儒家有一句经典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对吧!”

“是,这话源于《大学》。”

“原话是怎么说的唻?”

赵孟頫背了一遍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皇帝又说:“你把这段话的下半部分,为朕说一说。”

赵孟頫解释道:“要想‘修身养性,齐家治国’,首先要使自己获得足够的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万事,研究万物。有了知识,就可以帮助大宗把采邑经营好。家是诸侯国的缩影,把家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治理好的人,那么他也一定能协助天子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所以嘛,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让那些孩童先学好知识,有了知识干什么呢?把自己家的日子先过好了,怎样过好家的日子呢?那就是先解决温饱,怎样解决温饱问题呢?‘之乎者也’能解决吃饭问题吗?”

“不能!”赵孟頫迎合了一句。

“你是集贤院直学士,主管我朝教育,脑子能不能活泛一些,让孩童们学一些有用的东西?不要光学那些《四书五经》什么的……”看到赵孟頫更是糊涂,皇帝便举例说道,“你可以把《周易》调出来,改成‘农桑’、‘中医’这类学业,岂不更好?”

“可《周易》是万经之源呀!”

“正因为它是万经之源,深奥的很呢!你让那些孺子、学子如何能理解的了啊?还不如留给专业的人士去研究。你再想想,我们大元朝地大物博,为何还吃不饱饭?不就是耕种上出现了问题么,你让学子们学一些‘农桑’,学会多打粮、多产桑蚕,这不失是一种解决温饱的好办法。”

“都学农桑?”

“医学久废,后进无所师友。朕所怕的是,以后朝廷取人,都是学非其传啊!如此以往,其为害甚大,你可曾想过?”

赵孟頫随声附和。

“你的祖先大宋王朝只看重文化,只重视科举。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们宋朝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出了欧阳修、苏轼等几个文化巨匠外,可曾出现扁鹊、华佗、张仲景和张仲景这样的医学巨公?没有吧!”皇帝面带忧虑地说,“你是不知道啊,现在的西域[指西欧地区],瘟疫频发,却又久久得不到抑制,这难道不应该引起中原人的警觉吗?现在东西方之通商频繁,若真有一天商贾把疫情带入了中原,是‘之乎者也’能制止,还是中医藏药能治之?”

“当然,还得靠中医啦!”

“你看,如果把有些社学做成‘医学社’,从小培养孩童这方面的兴趣,若能出个一两个医学大才,岂不也是你大功一件?”

赵孟頫高兴道:“不过,‘农桑’和‘医学’在‘农社’适用,在‘城社’就有些不适用了。”

“城社可以修一些‘阴阳学’,做一下城市规划,解决市民的居住环境,让百姓住的舒心些,岂不也是一件善事?有的也可以设‘蒙古字学’么,让蒙汉之间的交流能够顺畅起来。即便学业有成,举荐到朝廷里来,最起码交谈也方便些,不似你我,中间还总得夹着个‘通事’[指翻译],多别扭呀!”说完,皇帝哈哈大笑。

忽必烈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的思路确实不同寻常。

赵孟頫赶紧起身说道:“那么,臣先退去,拟出个章程来,然后呈送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