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风波再起(1 / 1)

天煞帝女 织女 1168 字 2023-01-09

后来君柔问她:“阿奴,你知道人是从哪来的吗?”阿奴抱着狗,吸着鼻子,眼泪汪汪地摇了摇头。君柔说:“是从天上来,现在,李叔要回到天上去了,他一个人太孤单了,让老黄陪他回家好不好?”阿奴就很难过,打着哭嗝问:“娘,那以后我们也会回到天上去吗?我们会一个个分开吗?在天上,我们还会成为一家人吗?”君柔搂着她:“时间到了,每个人都会回家,是一家人,终会进一家门,只要不走错路,我们就会再重聚。你就当他们在远方,等着我们好了。”阿奴这才同意葬了老黄。虽然还是舍不得,但也就没那么难过了。阿奴明白,娘亲说的,“只要不走错路”的“路”是什么意思。人们常说,这一生,要走过千千万万条路,但娘亲说,其实,所有人这一生,所要走的路,只不过三条而已。一条是脚下的路。一条是岁月的长路。一条是心路。三条路,殊途同归。如果你不知自己从哪里来,那么,走到这三条路的尽头处你就知道了。因为娘说,人生是一场归途,归处,即来处。娘亲所指这条路,是心路。但阿奴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走错这条路,还能不能找到归途。我知道你在路的尽头等我,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迷路。我还怕,我达不到你的高度,走不到那么远。......阿奴姐妹,终于又出来倒剩饭了。这几天,天气依然很冷,城中一片雪色,但雪却停了。雪一停,文武苑那些闷了好几天的,贪玩的学子们就不愿坐在暖轿里了,个个如出笼小鸟,吱吱喳喳地一起涌了出来,看到阿奴姐妹。汪保宜说:“我们很久没逗这煞星了,逗他玩玩吧。”众人马上附和着一拥而上。姐妹俩抬着竹桶,刚走到胡尚书家门前的狮子像前。子规一向胆小,性格温和柔顺,此刻却像变了个人,见人来,像护子的老母鸡般把阿奴护在身后,红着眼睛:“你们走开!”踢打推扯上前的男孩子们。失去至亲姐妹之痛,使这个十岁女孩一下子长大勇敢不少。小孩不定性,玩性重,以前也只是逗逗这两姐妹,扯一扯人,踹一踹桶,看她们着急跳脚的样子,就好玩。但今天竟像动了真格,君慈本来跟君元站一旁看热闹的,但他看见混乱中,阿奴被推倒在地上,那个汪保宜竟敢踢打她,还扯住她的后领,把她拖行。君慈感觉血轰一声就上了头,冲上去,刚想揍汪保宜。谁知刚一靠近,突然,一人从旁窜出来,把汪保宜狠狠一推,汪保宜一撞,就撞到君慈,两人一起向前一仆,就撞到门前的石狮子上。君慈感觉额头一痛,一阵晕头转向,耳朵嗡嗡响,听到痛叫声,和阿奴姐妹的尖叫起!接着就听到侍卫喝叫声,然后有人把他抱起来。他后来才知道,那天,那个乞丐突然冲出来,把他们推倒,拿着棍子一顿乱扫。被小主子们赶到一边的护卫们没反应过来,各贵家子弟们就被扫倒一片!还好,事情就发生在礼部尚书胡世康的尚书府门前,各王子公子马上被带进府。住在最近的太医都被匆匆忙忙接了过来,还有人进皇宫去找太医了。这场混乱中,伤得最重的是李君慈,汪保宜还有韦丞相的孙子韦义臣,这三人都伤在额头,流了血。其他人都没什么大碍,大多是混乱中绊倒摔到,还好侍卫们反应快,没出现踩踏现像。那个冲出来护阿奴的人就是章宇宁,鬼寺案发当晚,他没在现场。因为案发的前一晚,他本来在睡觉,却听到有马车的声音停在鬼寺前,接着听到了人声,他以为太师府的人发现他这个藏身地来抓他了,马上跳起来,抓起包袱,就急急从后门逃走。他不知道,当时是刘府的人是来踩点的。其后几天,他一直躲到荒野,待出来时,才听说姚家大姐惨死在鬼寺和阿奴受惊的事。他曾跪在暄竹的坟前哭了好久。他还发誓将来一定会为她报仇。他也不相信这个美丽善良的姐姐会自杀,她是那么的爱自己的家人,他曾经听她说过,再苦再累,也要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她怎么会舍得丢下家人!他也见到了李叔和老黄的坟,他能想像阿奴和她的家人有多么伤心。这几天,他一直偷偷跟着阿奴和子规,看见有人欺负她们,怎能不挺身而出!这件事情关系太大了,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但绝不会是一众王孙公子。至于阿奴姐妹,这大家都知道,她们是被欺负者,虽然阿奴是出名的天煞星,把她抓走不会引起民愤,但向上无法有合理交待,而且这姚家水有点深,没人愿淌。自然而然,所有的罪责就归在章宇宁身上。他被毫不犹豫地投进了城中府衙监牢。城中府衙主丞许大人是个滑头,一看案件涉及这么多权贵吓得脸都白。他马上就以此案,案涉伤害皇家血脉,关联重大,城中府衙权限不够为由,上报申请把该案移交京都府衙处理。京都府主丞高大人接报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好不容易鬼寺案告一段落,张嘴长长松了口气,却被一只苍蝇趁势飞进嘴的感觉。最窝火的是,他虽是城中府衙的直属上级,却不能理所当然地把这案踢回去,因为那厮以事关皇家血脉为由上踢,你敢说这不是什么大事,踢回去给他们处理吗?这要传到上头耳中,跟找死也没什么差别了。他详细看下案宗,这次又关系到让人头痛的姚家,更让人头痛的是,案涉太广了。这确实也怪不得那厮上踢。他想了想:你会踢,我不会踢吗?既然事关伤害皇家血脉问题,那可是大问题,我京都府权限也不够,那可是大理寺的事!案件到了大理寺那就等于到了朝堂,大理寺卿接到移交的案宗有点哭笑不得,这事你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这老狐狸就在朝堂上把这烫手山圩踢到皇帝手上,既然申请大理寺办案,那他就请圣上裁决这案件是否要三司会审?皇帝先不表态,先把这山圩踢给众臣,他问众爱卿意见。这事关联最大的一个人就是昊王,案发时,他三个儿子在场,二儿子李君慈还伤得最重。世子李君元只是旁观,四儿子李君信虽参与闹剧,但就摔了一下,没什么大事。他自然要第一个表态,他笑着说:“小孩子淘气,闹闹矛盾,就要三司会审,这不笑话吗!”他一表态,众臣马上站队,韦丞相的孙子也是伤得最重的三个小孩之一,他也附议说小孩子间打打闹闹若上三司会审,那会让民众笑掉大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