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眼见不为实(1 / 1)

天煞帝女 织女 1146 字 2023-01-09

俗话说“同行如敌国”,这两家都是卖包子的,摊挡又相邻,平时就没少明争暗斗,积怨甚深。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让对方倒霉的机会的。张三一开始并没有搜到。那老板娘提醒:“在那个第三层蒸笼有个隔层,玉牌在那里。”张三把那蒸笼一砸,哐当一声,果然见一个玉牌掉了出来。他马上拿起来,双手棒着给景磊。景磊拿过玉牌一看,背面三个字:姚缘百。张三一脸讨好地笑着说:“大公子,这一定是那个凶手的名字。”“一定跟姚有常有关!我见过姚有常有个一模一样的玉牌!”景磊转头一看,说话者是个民众。他还没出声发问,就听到人群中一把声音:“张得高,你确定姚有常有个一模一样的玉牌吗?”说话者是姚天保。“确定!”张得高说:“我以前跟姚家很熟的!我曾见过姚有常挂过这样一块玉牌,这个姚缘百也姓姚,哪有这么巧的事!”“你们会有报应的!”包子铺的小老板对张得高和那老板娘说。他刚一说完,就被张高挥了一巴掌:“公子,这刁民蛮横,不配合调查,应该把他抓回府衙教训教训才肯老实。”景磊见他狗仗人势,出手伤人,瞪了他一眼:“你算个什么东西?我需要你来教我怎么办案吗?”张三被瞪得一怯懦:“奴才不敢。”景磊对老板:“这玉牌是凶犯的,是个物证,本官需拿走,你以后需规规矩矩当个良好市民。”“是,青天大人!”老板阴阳怪气地应到。景磊他们离去后,隔壁包子铺老板就拍了老板娘一巴掌:“臭娘们!我让你多嘴多舌!”那小妇人跳起来,就撒泼,抓扯她丈夫:“我也不知道那玉牌上有那个人的名字啊。”......因这玉牌,景磊查了姚家,发现与姚家有关的人或物登记里,都没有关于姚缘百三个字的记录。他还带人搜了姚家。搜查一般人家,只要出示他巡捕司指挥使和京都府衙主丞高怀风共同签署的搜查令即可。但为了不打草惊蛇,所以,他一拿到玉牌,就先派人把姚宅给围了起来,再去找高怀风。案件发生在城中,本应先由城中府衙的许大人和城中巡捕房先过问,但案件太大,影响太深,所以一开始,巡捕司便出面,接着,高大人也亲自来过问。高怀风刚处理完姚有常的案件,又接到关于他儿子的案件,心中感觉真是一言难尽。总感觉这姚家就像是风浪的中心眼一样,时不时就刮出一股旋风出来,让人淬不及防!这一次,那个疑似叫姚缘百的人,当街拦马,是行侠仗义的行为,但是伤人性命又是杀人案件。在案件未定型之前,总是先要把人找出来才对,于是,高大人同意签发了那份搜查令。指挥使黄景磊亲自带人入姚家搜查,但既没搜到人,也没没搜到类似的玉牌。有常很喜欢这小儿子,教他识字,但他总是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有常于是就整了一块这样的玉牌给他,说牌子后面的字就是他的名字。缘百天天对着牌上的字写写画画,竟学会了。有常当时,一时心血来潮,也给自己弄了一块,挂了没多久,就留给缘百当练字的模版了。所以,有常挂的那块,如今被缘百收在仙境原里。缘百在武王府,玉牌在仙境原,巡捕司进姚家搜得到那才叫怪呢。......饶是如此,案件追查了两天后,太师府与将军府两家人找不到凶手,就把姚家给告了。黄将军府和太师府两家共同将姚家告到京都府衙,他们告姚家儿子杀了他们家儿子,要姚家交人,偿命!真是风水轮流转,两天前,姚家是原告,两天后成了被告。而原来的被告则成个原告。两天前,太师夫人在堂上巧舌如簧,不仅为自己脱罪,还让姚家很憋屈,几乎再次成了全城笑柄。两天之后,姚家儿子,在公堂上精彩表演,反将了一军!几乎得到全城喝彩支持。才两天功夫,位置就完全调了个个儿。然而,这世间,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似乎都是不幸的角色。前一个案,刚刚结案,汪净慈所说的事,件件桩桩都有一大堆证人。甚至人民群众和皇帝,还有原告姚家人都成了她的证人。她与有常曾有过的一段情,帝都有很多知情人,有常护送她的原因,高大人传讯君柔时,君柔如实相告。还有有常那两封信的笔迹,皇帝,韦丞相的儿子,有常的好友韦思过,君柔等都看过,都说是有常的笔迹。甚至,当晚,净慈与有常在山顶大佛处的事,高大人四方查探之下,都找到了目击证人。这是一个修道的人,他当晚在旁的一处山头打坐,远远的看到山顶大佛处有人影,由于相隔太远,看不太清,但看到确实是三个人影。最后,似乎有一个掉下去,另一个女子的身影试图是想拉回他,最后也不知怎的,应是拉脱手,摔了回来,摔回来后,她站起来,似乎要跟着跳下去,最后被第三个人死死拉着。如此一说,汪净慈说的句句属实,最后一个人的证词很重要,证明她不仅不会杀人,还拼死相救过。所以最后案件太师夫人被定无罪。如意直到案件最终定案,才佩服夫人思绪缜密,精明。终于明白夫人的那句:“没有什么比如实交待,更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了。”的真正意思。整件案中,如果官府发现夫人稍有作假,那就证明,她跟案子脱不了关系。所以没有什么,比完完整整地将整件实“如实交待”最能让人信服了。她的“如实交待”有自己特殊的见解。他们当时所处之地高旷,视野开阔,加之人们视线所达可以很长,她不敢肯定在附近某处山头或山洞是否刚巧有人看到当时情形。所以,她对人们能看到的,如实交待。而声音所传很有限,而且当时,他们声音都不大,加上,她事先检查过山顶,确实当时山顶没有闲杂人,所以她肯定他们说话的内容没有外传。所以,他对别人听不到的内容,随她意愿稍作更改,把自己的责任摘掉就行了。她甚至将两人的谈话内容都“如实交待”了,只不过,将两角色对调一下而已。于是有常的在众人眼中,就是个对旧爱依然痴恋不忘,为报复,娶了乞丐女,最后,甚至想抛下一切,与旧有私奔的形象。这就是她心目的的“如实交待。”所以,这个世间,“眼见为实”这话,很多时候,亦是不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