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赏罚失当(1 / 1)

天煞帝女 织女 1051 字 2023-01-09

君慈有时候真的弄不懂她。“你还生气吗?”他问。“都说了,不生气了。”“不是说反话哦。”“恩。”“你吓死我了今天,你是不是又胡思乱想了?”“你才吓到我了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以前喝醉了,就拼命地找人聊天,现在喝醉了,就发疯,你真的很讨厌耶。”她伸手捶他一下。“是,是,是,都是我的错,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她轻笑了一下。回想过往种种,她觉得自己真的有点钻牛角尖了。刘安康这人渣怎能跟她的李君慈比呢?他听见她这一笑,心一下子晴朗了。她在他的怀里就想撒娇:“我想回家了。”“哦,那明天,咱向父皇请旨,一起回丈母娘家几天,我也想见见咱爹和咱娘了。”阿奴噗一声笑出来:“你还真不要脸,哪是你丈母娘家?谁是你爹你娘?”他也轻笑一声,轻拍一下她的头,说:“明天我陪你回去。”“你傻了吗?过两天就要交绣品了,交完我再回吧。”她说。“也好。”他说:“你会绣什么?”他问。“不告诉你。”......阿奴把李君慈赶走后,转身想回去睡觉时,却听到院门响,转头一看,见子规回来了。她惊讶:“你去哪了,干嘛这么晚回来?”“去了含璋宫。”子规说着,向她走了过来:“我今晚跟你睡吧。”“含璋宫是哪?咦!”阿奴嫌弃地捏起鼻子:“好臭啊。你个酒鬼,去跟什么人喝酒了你?”“璋王。”子规没好气地说。......两姐妹泡在浴桶里,边泡澡,子规边把事情原委说了。在璋王出征其间,皇帝就已派人修缉了一个宫殿,并赐名含璋宫,赐给了璋王。所以,这含璋宫就是璋王的宫殿。他把子规叫去,就想把子规灌醉,估计是想行那不轨之事。谁知子规是那千杯不醉的(是的,阿奴是一杯倒,子规却是千杯不醉的。)子规先是假装不胜酒力,最后却把璋王直接给灌趴下了,把后来过来的四王子李君信给惊呆了。“那你也把四王子灌醉了吗?”阿奴问她。“没有了,他们两人应该不是一伙的,信王后来才到的,璋王醉了后,信王让人把我送回来了。”子规答。......第二天早朝时,皇帝论功行赏,所有有功之士包括蒋万都有奖赏。赏将最高的算是李君慈了,他进封为应策上将,位在众王公之上,特开应策府,有自置官属,有官员任用之权。这样,他的权力几乎等平于太子了。自此,太子与武王,一个掌位东宫,一个掌位应策府,人称东宫与西府。当听到李君慈的进封时,朝堂气氛微妙。但没人提异议。李君慈,已赏无可赏了,他功高,但位不能高于太子,但又不能太低,皇帝想来想去,唯有如此了。阿奴听到他的进封时,心怦怦跳,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只是忽的有点害怕。阿奴凭什么站在朝堂待传呢?原因令她很尴尬:不是为了奖赏,而是为了在大殿上说明她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北?所以她郁闷得很。就似乎其他人都是功臣,唯有她一人是罪人一样。而当她听到连蒋万年都有赏的时候,她则更郁闷了,虽然不是什么大赏,只赏些钱财。蒋万年心中得意:李君慈让他看管的牧监,他好好的看管了,但这又耐他何?牧监的全家性命在他手上,他是情愿死十次都不会出卖他的。他唯一有点忐忑的是陈国国君。但这国君都是快死之人了,应该不会出卖他的吧。他也向他透露了,让他别乱说话,否则,他陈国的家人.....这陈国国君虽贪生怕死,但,却是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爱家人胜过于自己的生命,他应该也不会出卖我的吧?而且,一切讲证据,那么小的通传纸条,一般看过就烧了的,若烧了,那即使陈国国君指证他,那他也会说他是疯狗乱咬人。无凭无据,谁都奈何不了他。而且有黄大将军做后盾,他怕什么?这样一想,他忐忑的心安了许多。封赏完将士,皇帝就打算封赏此次“疫症”的有功之人。毋庸置疑,此次灾难的解除,首功之人当推姚子规。一个民间医者,还是个女的。当太监向外叫:宣姚子规晋见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望向她来的方向。这真是个特别的女子。她依然那身医女打扮,白裙蓝袍,不卑不亢、淡定从容、大大方方地走了进来。那一刻,似有光在她的身上环绕。卫璋第一次见她的真容,他痴住了。子规不是美艳的那种,但就是让人看着心软软的,很舒服,很亲和,让人很想亲近。卫璋一眼就认定他了,姚阿奴说得没错,我就是她姐夫了!阿奴看着她姐姐这样蛮骄傲地,尤其是看到用那或敬重或爱慕的目光追随着子规时,她的心中涌起一阵骄傲。那么男人看着她,她一点也不怯。这个女孩的心智,得多强大啊。她的能力更是强大。听说,她昨晚还把居心不良的璋王殿下给喝趴下了呢。真是神一样的女子。璋王把子规叫去,皇帝和宫里许多人都知道的,毕竟,子规进宫来做客,且是因功进来待赏的,宫里无论如何都要护她周全的。皇帝接报说璋王把子规叫走后,还气得骂他混帐呢。谁知,结果,这个不中用的儿子反被教训了一顿,现在还没醉醒呢。昊帝真是对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儿子失望得很。说到这,倒要说说河东之事了,对于河东这事,皇帝对陆玄和河东主要将领作了封赏,并派人为陆玄在河东修墓以对这位守护河东的大将的纪念,对陆玄大将军的家人也作了妥善的安排。还准了君慈的申请,相应地方免三年税,一些地方做出相应减税,而朝堂协助丽州重建家园。对苏延龄等的处置,亦依了君慈和国公之请,让他们继续镇守三州。但对造成河东之惨重损失的他的儿子璋王,却偏心地不罚,也只语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