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静待时机(1 / 1)

天煞帝女 织女 1025 字 2023-01-09

公主低头不语。“就当我求您了。”安之说。公主的心一颤,竟马上就答应了:“好吧,我求父皇下个月一号下旨好不好?一号就是下个月了。”只有十几天了。安之想了想终是答应道:“好吧。”公主瞬时激动。他答应了,二月一号他会接旨。也就是说,二月一号过后他们就会择日成婚,他就是她名正言顺的驸马了。“我炖了些汤,你尝一下可以吗?”她试探着说。安之看了她一眼,她明明空手而来。“算了,何必麻烦您再跑一趟,托您的福,我在这里一切都很好。”他是因她而进来这里的,这话不知有几分真?有分怨?几分讽刺?公主一时有点忐忑:“不麻烦的,就在外面,小琪提着呢,这汤很补的,我学了三天才学会的,我让她拿过来好不好?”“好啊。”他说。公主瞬时满心欢喜,忙跑出门去叫小琪。她接过汤,勺了一碗给他,他尝了一口,她一脸期待,问:“好喝吗?”他点头:“好喝。”她瞬时松了一口气,满心欢喜。“那你多喝点。”“好。”他一连喝了两碗汤,似乎这汤真的很合他的口味。靖和还想给他装第三碗的时候,他阻止了,说:“真的喝不下了,刚吃完饭没多久。”“好。”靖和不勉强他。气氛一时尴尬。“这里终不是您久待之地,公主还是早点回去吧。”安之说。“那我明天再来看你好不好。”公主说。“您请便吧,没空的话,就不必过来。”安之说。“有空的。”公主忙道:“不过,在旨意没下之前你恐怕都不能出去。”公主说。“没关系。”安之说。安之这是闹哪样?迟几天接旨跟马上接旨还不是一样要娶公主?就迟这么两天,有什么用?还要在牢里多坐几天!何必呢?因为他在等。等一个机会。只是公主说只能等到月底,那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因为他也不知道这个机会什么时候会来。若不来,他会娶公主吗?他是个不轻易屈服的人。若到时时机不来,他就换个方法。可怜的公主,因他的态度、因他说喜欢她炖的汤、更因为他终于说他愿意娶她了,即使是下个月才接旨,但她还是开心得很。因而她这几天都炖了汤来看他。只希望时间快点过去。安之应付着她。第三天下午,她又炖了汤带了一大堆好吃的东西来给他。来陪他吃饭,是她这几天最快乐的时光。至于安之内心的是什么感受,外人不得而知。他稍微喝了点汤,吃了几口饭就说最近吃得多了,不太想吃东西。靖和很担心,问他是不是不舒服,要请太医来看他。安之忙说没事,只说也许是在里面呆太久了,心情不畅,影响了胃口。他心里有点烦。而公主却自責得很。当他听到高大人和来之的声音时,他的心内暗暗松了口气。高大人与来之两人进来先给公主行了礼。“高大人,有事吗?”靖和有点担心,怕太后为难姚安之。高怀风恭敬道:“回公主,姚老夫人仙逝,陛下恩准姚二公子回家奔丧,姚大公子是来接二公子回去的。”虽然知道姚老夫人跟安之其实没血缘关系,更没什么亲情可言,但公主还是因为他终于能出去而开心。因而,她听到别人的喜讯不悲反喜,竟开心地跟他说:“我刚才还想着怎么求父皇先把你放出去呢,现在好了,你可以出去了,我迟点再去你家看你。”安之恩了一声。心中一时说不出是何种感受。.....子规两天前就已告之相关人等,老夫人的后事应该准备了。今天下午,老夫人再次人事不省。子规对其进行一番抢救后,她醒来,精神稍好。病房外,站了满院的人,主要是太师府和姚府两家人。天保过来时发现章君柔和阿奴竟在角落里,气怒异常,下令要把姚家人全赶走。他情绪行为都过激。一来,因两家过往的恩怨。二来,他怕姚家这个时候来觊觎家产,怕老夫人老糊涂了,把某些重要家财给了对方。自老夫人来此养病以来,天保还是第一次踏足这里,而侍病的一直是姚家人。他之前没说要赶人家走,现在才想着赶人家走。家丁拥进来把本就拥挤的小院挤得几无容身之地了。太师夫人喝止了天保,并让家丁们全滚出去!天保刚抗议一句:“娘!”净慈在他身边,声音不大,但分量够足:“你要不安分给我呆着,要不就给我滚!”就这样,两家人总算相安无事地等在外面。阿奴还是第一次踏足这里,她本不想来的,不是因为她对老夫人有多恨而不来。小时候老夫人让人把她扔掉的事,她自己是没有什么感觉的,说恨,谈不上,只是长大后,知道此事有点生气罢了。事情虽发生在她身上,但事发时,她还完全不懂事,那时不懂爱恨,因而无爱无恨。她虽不恨个人,但爱却也根本一点没有。这个人,对她来说就如一个特殊的陌生人。但她知这个高贵的人家可是不与下层人物来往,尤其更厌恶天煞星的,因而阿奴才不来自讨没趣呢。但今天,她爹派人回家接她来,她知道此人要死了,他爹会很伤心,她不想再伤他的心就勉为其难地来了。来了后,老夫人情况不好,除了姚有芳、嬷嬷和子规,其他人都被赶出来了。阿奴就随着众人在外等着。也不知这人还能不能醒来?正等着,有芳眼红红地开门出来说:“二哥,二嫂,天赐,娘说要见你们。”“我呢?”天保问。“娘还没说要见你。”有芳说。有安,净慈和天赐三人先进门,一脸疲惫的子规从里面出来,并把门掩上。有安和天赐一进门呼唤着老夫人,跪到病床边,握她的手,两人难抑悲伤,泪眼朦胧,净慈却跟在后面,静立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