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月不落帝国(1 / 1)

天煞帝女 织女 1028 字 2023-01-09

这个晚会很热闹。众人玩得很疯。阿奴印象最深的,是北牧和太元双方人员一起围火而唱的北牧的脍炙人口的民谣《故乡月》。六王子把笛、有人鼓瑟(信王)、有人吹笙、有人击鼓(腰鼓吉吉公主和镇北公主)、有人敲锣,还有人乱敲(李君慈和太子就在这一列,拿着筷子乱敲杯碗),这些平时拿着各种冷冰冰的兵器的家伙还各怀本事,让明敏和阿奴倍感惊叹。最让君慈惊讶的是,阿奴拿着海螺在吹。她穿着黄裙子,扎着一对可爱的辫子,眼睛大大的、灵动的、顾盼神飞的、神情俏皮可爱的、拿着小巧的海螺脚一晃一晃地,吹着时而忧伤,时而俏皮却又时而震撼的故乡月的场景,让人此生难忘。他惊呆,也骄傲极了。这是玩得最其乐融融也最感人的时候。玩得最疯的就是大家围着篝火乱唱乱跳。直玩到深夜。姚家和云海都派人回去报信。说她们今晚就留宿秦营了。不管吃饭席上还是晚上睡觉,阿奴都跟明敏在一起的。两人回到被安排好的居处,阿奴洗了澡,出来支颐看月。她有点不放心李君慈......的贞操。镇北公主倒没什么?那个吉吉公主那妖媚样,是个男人见着她都会想入非非,是个女人见着她都会心里不安的吧。最最让人不安的,是此人没有伦理道德的。她上次送上门失败,这次跟过来,一定是又打什么坏主意。听说,在北牧,她想要的男人,就没有得不到手的。这次,李君慈对于她来说是个特例。对于一个在男人堆里所向披靡的女人来说,这个特例一定是个析刺激的挑战吧!恐怕她会兴奋得很,而且挠心挠肺得很。因为越得不到,越想要得到。她会不择手段吗?“她明天就回去了,恐怕今晚会不择手段丧心病狂地想要把李君慈拿下吧。”这样想着,她就坐立不安了,就想去找李君慈。眼角却似扫到什么,定睛一看,看到月光之下,六王子微笑着风度翩翩站于下方。她所居处有点高。阿奴向他招了招手。他微笑着上来了,与她一起站在阶上看月。“故乡的月啊,我的陪伴之神,有了你,我就永不孤单;故乡的月啊,我的守护之神,我的浪迹天涯,我的跋山涉水,我的风餐露宿,我的忧悲沮丧,有了你,就都有了依靠;故乡的月啊,你是他:我的母亲、我的爱人的眼睛,无论天涯海角,我抬头,都能与他们充满爱意的目光相遇;故乡的月啊,我到哪,你就到哪,你在,我就在。”他深情地念了一段《故乡月》里的歌词。月亮在北牧的地位极高,月亮在北牧被称为不落之神,北牧亦称月不落帝国。北牧人的图腾是狼,狼常对月长嗥,北牧人则常对月礼拜。月在,他们的信仰就永在,他们灵魂就永在!在北牧,月亮是他们先祖神灵的归宿,亦将是他们灵魂最终归属。“我们,五湖四海,同一片月,同一个世界,若世界大同,永无战事,亲如一家,多好?”阿奴说。他笑了一笑。手往腰间一摘,向阿奴一伸,说:“送给你的。”他手上拿着的是他最爱的那支笛子。“这笛子没什么特殊意义吧?”阿奴不太敢接。上次差点接了这笛子闹笑话。他一笑:“放心,这里没有篝火,你我也没有在篝火下请月神作证并山盟海誓,所以没有你所害怕的那重意思。”“听说这笛子是你蛮喜欢的,多年来随身不离的东西。”“是的,多年来随身不离的东西,我今天把它送给你。”“为什么?”“因为它是美好的东西。”阿奴眨眨眼,有点看不明白。“美好的东西,我希望它能跟着个美好的主人,留在一个美好的地方。”他说。瞬时,一股浓浓的,说不清是什么样的感情,在阿奴的心里涌出,久久不消。“你也是个美好的人。”她说。“当然。”他笑道。但阿奴从他的眼中看出了悲伤。她的心抽搐了一下。“但仅此而已。”他有点忧伤地说。阿奴伸手接过那笛子,笑道:“它应该值点钱吧?”他一笑:“你要是某天,穷得揭不开锅的话,卖了它所得的银子应该能肋你撑过一段日子。”“那我就不客气了。”她完全一副财迷的嘴脸。他再一笑。两人如心有灵犀一样,同时抬头看月。“今晚的月真圆。”她说:“也真美好,如果夜夜能得如此好月多好?”他神情复杂地看向那月,负着手下了台阶:“我走了。”“再见。”她说。“愿你的世界,能常得此好月,夜夜常皎洁。”话过后,他已走远了。阿奴看了看手中的笛子,再看向他渐行渐远的背影,轻轻呢喃:“也愿你的世界能常得此好月,夜夜常皎洁,它在,你就要在啊。”浓浓的悲伤一时罩着她,挥之不去。她再抬头看月,这次,它在月里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现实:残酷。在这个被北牧人称为母亲和爱人的眼睛里,看到了风雨欲来。与北牧人不同,北牧人的认知里,月亮里住的是灵魂,而在太元人的传说里,月亮则是个仙宫,叫广寒宫,里面有嫦娥、仙兔、月桂树和吴刚。但无论它里到底有什么,今晚阿奴的眼睛里,看到里面:风起云聚,山雨欲来。她站在那吹了好一会冷风,才把笛子往腰间一插,就去找李君慈。它的居殿前,守卫森严。它问守护:“有人进去过吗?”“没有。”对方答。“那,那有人来过了吗?”她再问。“有。”“谁?”这人真讨厌,如个石磨一样,推一推才转一转,他就不会主动答多一点吗?我就不信他不知道我问什么?难道李君慈身边的人都这样的吗?还真的是这样的,对于某些人的询问,尽量少说。“镇北公主和吉吉公主都来过了。”对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