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1 / 2)

我一路走来 亦承 1026 字 2022-12-31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读书有没有用?

当我们离开学校多年,忙工作,忙婚姻,好像没有了玩的时间。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人们离书本更远。游戏和社交工具好像更有诱惑力。

而身边的人恰巧都是不喜欢书的人。于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慢慢也会被融化。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自远。

读书能影响你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变成至纯至善之人。

前人留下来的书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比如,司马迁的(史记)。自他之后,中国再也没有比他更出色的史学家了。在写这本书时,他因为替李凌在皇帝面前求情,受了宫刑。在狱中,他写了一封信给好友。其中有一句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于是,为了完成史记,他选择苟且偷生。

初中时,语文课本里有(陈胜吴广起义)。

他是第一个将半路出家的乡村野汉和千百年来的皇帝并列世家平起平坐。

在他眼里。没有贫困地位的差别。只要在一个时期做出对人民有意义的事。他就用一套的世俗标准。莫以成败论英雄。

唐诗,宋词,名曲。

中国的国粹。

当我们身处异乡,看到天边的那一轮明月。就会想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情不自禁就会说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母亲节时是否会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呢。

当看到身边的亲朋好友买新房新车。自己只能望洋兴叹时是否会安慰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当看淡一切的功名利禄时,是否想,过陶渊明一样的隐居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爱情的美好莫过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纳兰性德的,人生若之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

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儒家有孔子。道家有老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

百花齐放。像欧洲的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