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求和(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甘州,张掖县城。

杜启的大军坐镇在此,因为薛仁贵、萧元奇正率军扫荡各地,所以暂时驻扎在此,等着薛仁贵萧元奇的消息。时间进入八月底,天气虽说还有一丝的炎热,但却也渐渐凉爽下来,尤其是昼夜温差大,晚上更是凉爽。

杜启闲来无事,如今在张掖城内转悠,看看张掖城内的变化。甘州纳入夏国境内,快速的平抑物价,同时宣布了诸多的政策。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夏国的政策更为惠民,农税更低。而且夏国也是一脉同源,是自大唐出来的人,所以百姓对夏国并没有多少抵触的。

百姓归附,地方稳定。

一切渐渐区域平静。

杜启转了一圈下来后,心中抵定。如今地方稳定,杜启也就能安心。他转了一圈回到军营中,上官仪紧跟着就进入,道:“陛下,有长安传来的最新消息。”

杜启说道:“什么消息?”

上官仪回答道:“回禀陛下,长安传出了消息,大唐方面,遭到了吐蕃、高句丽攻伐边境,且北方又有突厥人掀起作乱。如今大唐为了能稳定局势,所以派遣了人来求和,希望和夏国止戈休战。至于大唐给出什么条件,却是不知道,无法打探到。另外,大唐的使臣正使是魏征,副使是孔颖达,两人已经在来的路上。”

杜启笑道:“如今的李世民,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处处不顺啊!”

上官仪点了点头,说道:“说起来李世民的确是流年不利,此前李渊、长孙无忌死去,如今长孙无垢也病死。对李世民来说,这也是极大的打击。”

“长孙皇后死了?”

杜启很是惊讶。

他对于长孙皇后,感官也是不错的,毕竟曾经李世民是秦王时,杜启可是数次去见了长孙无垢的。尤其他和李烟云的婚事,也是长孙无垢促成的,算起来,长孙无垢可以说是杜启和李烟云两人的媒人。

上官仪点了点头道:“据说长孙无忌死去的消息传回,长孙无垢就有些病了,只是病情一直压制着。原本长孙无垢身体,就不怎么好。所以接连的打击下,长孙无垢率先病倒了。要说长孙无垢,对于李世民帮助的确是很大的,这是一个贤内助,堪称一代贤后。”

杜启点头道:“长孙皇后死了,的确可惜。”

上官仪话锋一转,言归正传道:“陛下,大唐为了求和而来。我们如今,是否接受对方的求和呢。亦或者说,是否拿下大唐的使臣。一人是魏征,另一人是孔颖达,这两人在大唐,都是有着极大威望和影响力的。”

杜启却是道:“这倒是不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夏国不至于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虽说李世民曾经扣押我们的使臣,但我们,却是大可不必。”

顿了顿,杜启说道:“我夏国和大唐开战,到了如今,已经是不可能再有缓和的余地。不可能说,夏国和大唐还能和平共处。所以眼下大唐求和,先看看对方的条件。如果条件优渥,我们可以先答应,然后再寻觅机会撕毁条约就是。如果大唐没有什么诚意的条件,那就不必管了,慢慢的杀过去。在我们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前提下,不可能随意休兵的。”

上官仪脸上露出笑容,道:“陛下圣明!”

他就担心杜启心软。

如今,杜启下了决心要和大唐一战,那对于夏国来说是最好的。

上官仪便不再多言,起身就告退。

杜启则是干脆拿起了最新送来的夏国日报看,这一夏国日报,其实就是曾经的大唐日报。报纸在夏国刊印后,已经是开始风行天下,已经是不断的传播,而且报纸上,不仅是刊登夏国的军政大事,看刊登最新的政策,以及最新的科技发明等。

杜启看完了报纸上的内容,他对于政策一类很是关注,同时对于科技类也是很关注。因为杜启知道后世的科技情况,所以他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社会发展,能使得社会发生本质的大变化,所以他希望能发展科技,让更多人因为科技而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