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8章 炸南岸(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渊盖苏文宫变的消息,是不曾隐瞒的。只不过在国内,渊盖苏文打的旗号是高建武软骨头要投降夏国,所以他才发生宫变。

具体的消息,却是完整传出。杜启在赶路时,清楚得到了所有的消息。只是杜启很意外,渊盖苏文这一世谋反的速度如此之快,在眼下的这时间就直接造反。历史上渊盖苏文杀掉荣留王,是十来年后的事情。如今渊盖苏文为了能全力出兵,直接杀了高建武。

上官仪等人看完了消息,上官仪率先道:"陛下,渊盖苏文这个人,的确是狠人,而且是极有谋略。他杀了高建武,尤其是借着高建武要投降夏国的事儿杀高建武,那是师出有名。”

“渊盖苏文的心思,我断定他是破釜沉舟。这一次弑君杀掉高建武,的确存在了一定的风险,会有人指责渊盖苏文弑杀君主。可是,一旦渊盖苏文挡住了我夏国的兵锋,渊盖苏文在高句丽国内的威望,甚至于能再进一步。”

上官仪说道:“渊盖苏文考虑了很多方面,才会这般不顾一切的宫变。"

杜启说道:"或许渊盖苏文是这般考虑的,不过对我们来说,渊盖苏文的所作所为没什么影响的。尤其渊盖苏文发动政变,我们打到渊盖苏文时,便可以借助渊盖苏文弑杀高建武这一事宣传,作为我们攻打高句丽的理由。我们如今进入高句丽,反而是师出有名。渊盖苏文想抵挡,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于渊盖苏文,杜启真不放在眼中。若非渊盖苏文耍了手段,其实这一次马远足以直接杀到高句丽的,凭借高句丽的兵力,挡不住马远的军队。

杜启不担心这一战。

马周也是策马跟在一旁的,他忽然道:"陛下,臣有一个疑惑。"

杜启道:"但说无妨。"

马周说道:"陛下拿下高句丽后,是直接吞并高句丽,还是再度册立一个听话的高句丽王,任由高句丽国继续存在呢?"

杜启轻笑道:"你认为,朕会留下高句丽国?"

马周说道:"陛下思虑更为周全,臣猜不到陛下到底会怎么决断。"

杜启说道:"西域各国,是直接纳入夏国境内。天竺境内各国,也直接纳入夏国境内。只有夏国,没有其余的各国。同样的道理,高句丽这里也一样,不可能再有国家留下。高句丽覆灭后,只会是夏国的一个州,亦或是夏国的一个道。”

“这,就是朕的态度。”

杜启说道:“不论是高句丽,亦或是新罗,还是百济,都不可能留下,只能是纳入夏国。天下之间,只会有一个国存在,那就是夏国。"

马周说道:"陛下圣明!"

他的内心,就是担心杜启留下高句丽、新罗和百济。杜启不接纳称臣的方式,要覆灭各国,把各国纳入夏国境内,那就是最好的安排。

上官仪也说了声陛下圣明。

不论是上官仪,马周、关之澜,都赞同杜启的话。

留下高句丽、新罗、百济的建制,那就是任由对方死灰复燃。一鼓作气,彻底覆灭了对方,才能真正斩草除根。

"报!"

就在此时,有士兵来禀报。

杜启说道:"何事?"

士兵禀报道:"陛下,大同江方面,有高句丽的军队抵达驻扎。这些高句丽的军队,直接毁掉了渡江的桥梁,甚至江面上还有高句丽的船只封锁江面,意图阻止我们去高句丽。"

杜启点了点头,吩咐道:"再探。"

士兵转身就退下。

杜启看向上官仪等人,轻笑道:"看到没,高句丽方面已经有了行动。渊盖苏文的第一道防线,应该就是大同江。不过对我们来说,这没有什么影响。区区江面上的兵力,不足为奇。"

上官仪道:"陛下所言甚是,这些江面上的船只,成不了气候。"

杜启也是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