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1 / 2)

五味子 懒兔子 1967 字 2022-12-07

第四十四章

又到了临近春节的日子,金南没有下雪,反而一直在下雨,寒冷而潮湿。即使待在房间里,整个人也必须缩成一团,心冷得发疼,呼吸都是白色的。

吴畏家的阿姨因为要回老家,怕春运买不到火车票早早地就走了。

吴畏在家里,焦头烂额。

毛毛发烧四天了。

这段日子以来,吴畏一直在废寝忘食地学习中医,除了一周三次去透析,他所有的时间都在家里看书、学习。可是,中医基础类的书籍真的太枯燥太乏味了,不是看不进去,就是看不懂。吴畏好多次都想放弃了,可是看到老钱的字条,想想自己的现状,又不得不拿起书。他一直想在书里找一个神方,可以拿来就用的,可以直接治疗尿毒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症。可是,这些病居然在中医书里都没有。中医书里只有气血津液,只有痰湿瘀血,只有脏腑盛衰,哪有什么这病那病啊。即使感冒,中医里也分好多种证型,光是咳嗽的辨证,就已经把吴畏整晕了。

到现在为止,吴畏都没有完整地读完任何一本基础书。他好急啊,他觉得他没时间那么详细地学习基础了,他想直接学治病。

他在网上看到好多人都不学基础,直接背《伤寒论》的经文条目,就能治病。于是他也学人家,背书,背方剂,想着对上症,就能治病了。结果呢,效果时好时坏,感觉完全不受自己控制。比如吴畏也确实用经方治好过老沈的腰痛和毛毛的感冒,而且真的是一剂知二剂已。但是没效的时候更多。就像上次,老沈明明咳嗽得不能睡觉,吴畏用了专门治疗“咳喘不得卧”的小青龙汤,结果老沈病情不但没减轻,反而更重了。

这次也是。毛毛一直发烧,症状很符合桂枝汤证,也就是出汗后,身热不解。《伤寒论》原文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对照之下,毛毛有一半儿的症状能对上,可是用了就是没效果。那到底该不该用啊,用得对不对啊,吴畏完全没了方向。

没办法,吴畏又根据毛毛咽痛、咳嗽、发烧的症状,改用了《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可还是不对,烧一点儿没退。吴畏心里真的很抓狂,他不知道错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正确辨证。

吴畏真的很头疼。

从小学习,都是老师教的。老师让把书翻到哪一页就翻到哪一页,老师说题目拿到手该怎么解答就怎么解答,一步步都是定式,都是讲好的。看什么书,怎么做笔记,老师都有交代,都有范本,只要照着做就好了,老师可从来没教过如何自学。所以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只会读死书,死读书,很少有人会自主读书,更别说完全自学一门新课了。

老钱要是还活着该多好啊,至少可以问问他是怎么自学的,跟着他学就没错了。可是现在,什么都得自己来,没人指导,没有正确答案,遇到问题就抓瞎,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这种学习真的是太难了,好想放弃啊。

毛毛烧了四天,吴畏换了四种药,最后沈鸿沉不住气了,执意要带毛毛去医院。吴畏知道,去医院无非就是挂水,抗生素寒凉,而且是直接输入到血管中。如果真的是热证也就罢了,但万一是寒证引起的,那就是雪上加霜,可能还会引起肺炎也说不定。吴畏不让去医院,当晚他守着毛毛,不停地抓耳挠腮,最后也没什么太好的思路,只好用了三包小柴胡颗粒。第二天凌晨的时候,烧居然慢慢地退了。

这次发烧给吴畏的打击很大。想靠背经文治病,这条路显然不靠谱。捷径不通,让吴畏很沮丧。而更沮丧的是,如果重新开始基础学习,按照现在的进度,他什么时候才能治好自己的病,治好沈鸿的病啊。

不过好在老沈的病倒是控制住了,用的是老钱最后给吴畏的药方。吴畏记得老钱最后交代的是,用来泡脚。在出租房里安定下来之后,吴畏就按方子给老沈配了药,后来自己看《方剂学》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方子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成的。说真的,泡脚之前吴畏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就是想试试看。但老沈泡了以后,吴畏感觉老沈确实好多了,没那么心烦了,失眠也大有改善。而且出人意料的是,老沈的眼神开始慢慢地活泛起来,不像刚搬来的那会儿,眼神要么淡漠,要么直勾勾地放空。

老沈的好转,虽然不是质的变化,但起码病情控制住了,所以吴畏就隔一段时间给老沈用三到四个疗程,效果一直不错。然而吴畏知道,如果老钱在,这时候一定会根据老沈新的情况进行换药。可是吴畏不会换,他还不会辨证,因此老沈的治疗就此僵住,停滞不前。对于老年痴呆症,老钱的方子都如此有效,那沈鸿的抑郁症如果在老钱手上,也一定会有很大改善。可是现在老钱不在了,吴畏到底该怎么办,该找谁帮忙啊?

这时候,吴畏突然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