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新拳法的诞生(1 / 1)

此时,张剑已经发挥出了自己六成的功力,却只能堪堪和鹿翁老人打个平手,他在老人面前的优势是力量和速度,而在招法的精妙程度上,差了老人一截。张剑越打越心惊,当然,如果对方真的是敌人,他就会利用自己年轻的优势把对方打败,可实际上,他已经输了。想到这里,张剑虚晃一招,向后跳开,说道:“师傅,我输了,您这套拳法太精妙了,刚才是我没有理解到位,您再继续指教我吧。”鹿翁老人知道张剑极为聪明,他已经知道自己的用意了,于是他继续说道:“将这么多招式融合在一起,重点是融,这是我的用意精髓,需要你自己悟,也许你自己悟了以后,比我的所理解的更为透彻,拳法的效力更强!”张剑终于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答道:“谢谢师傅的教诲,我会用心去领悟的,对了,刚才您说的刀法呢,也是这个意思吗?”老人点头:“对,我的这套刀法将八卦刀,金锁刀,梅花短刀,八斩刀,峨眉刺,昆仑刀法等九种刀法融合在了一起,来,你看看。”张剑看到老人没有带刀,左看右看想要找一根树枝,他就把身上的乌金军刀递了过去,说道:“师傅,您用这个。”老人接了过去,仔细看了看,赞道:“好刀,好刀!”随后老人就把自己创立的这套刀法使将出来,张剑看在眼里,心中暗暗佩服,鹿翁老人真的是练武的奇才,可惜的是生在现代,早些年一直在山里生活,不然肯定会成为名震江湖的武术大家!这套刀法非常精妙,既有大刀阔斧的凌厉攻势,又有短小阴狠的近身招法,确实有非常强的实用价值,张剑越看越喜欢,不自觉的跟着比划起来。老人一套刀法使将完毕,收刀站立,微笑着问道:“怎么样,这套刀法值得一学吗?”张剑连连点头:“太棒了,师傅,其实您也知道,我所学的就是百家招,临敌时会根据敌人的招式,琢磨出应对的招式,可有时候也反应不过来,要是学会这套招法,那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了。”老人手捋胡须,说道:“这正是我看到你和柳生静云决斗时候的想法,其实,那天如果你们公平决斗的话,输的肯定是你,他在我们的地盘和你决斗,心态已经失衡,招式的巧妙之处都发挥不出来了,全都是大杀大砍的招式,好在你很冷静,利用了他的这个缺点,使用昆仑刀法与之周旋,才能最终获胜。”“师傅说得对,我也觉得我的胜利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唉,没办法,我事情太多,在武功上进步太慢了。”张剑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老人安慰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能者多劳,你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现代社会节奏快,你也分身乏术,能做到现在的程度,已经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了。”说完,老人把军刀递还给张剑,说道:“你来一遍这套刀法。”张剑接过刀,根据刚才的记忆,把这套刀法使将一遍,这次他的理解透彻了很多,融合的程度更高。老人点头,说道:“你的内力修为已经很高了,如果能把这套拳法和刀法练习到精熟程度,那你的功力将会提高一大块,在当今世上,恐怕就没有对手了!”张剑见老人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激动或者兴奋的神色,反而脸上有了一丝担忧,于是问道:“师傅,您有什么话对我说吗?”“张剑,答应我,就算有一天,你真的独步天下了,也不要狂妄自大,世事无常,尤其在当今世界,你武功再高,一把手枪就能打赢你,所以你一定要继续保持你低调务实的作风,为师也就不担心什么了。”这一天,两人聊了很多,鹿翁老人对张剑进行了长时间的教诲,同时两人又共同对这套新创立的拳法和刀法进行了充分的琢磨和研究,张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招式做了一些改动,老人也是赞不绝口。最后,两人看看天色已晚,也有些疲惫,老人说道:“今天就到这吧,既然这套拳法是我们师傅两人创立的,那么你就给起个名字吧。”张剑谦虚道:“师傅,这拳法是您创立的,还是您来。”老人摇摇头,笑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想法好,与时俱进,我之前还真想了,愣是没想出来啊。”两人开始往回走,一边走,张剑一边想着,他忽的想到两个成语,用来形容这套拳法和刀法最合适了,那就是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师傅,您看这套拳法叫百家争鸣拳,刀法叫百花齐放刀,怎么样?”张剑问道。“不错,这两个名字好!这也正是我对近代武学的期待,唉,在我小时候,还有旧时代,武学太封闭了,各家各派都把自己的那点功夫看得紧紧的,武林秘籍简直就是家里的传家宝,决不给外人看,如今这个信息时代,那种故步自封的做法已经被淘汰了,融会贯通才是武学发展的最好出路!”师徒两人很久没这么畅快的聊天了,不知不觉就走回到家中,刚走进院子,就闻到了香味,丽丽已经把饭做好了。“师傅,剑哥,你们回来的正好,吃饭吧。”丽丽从厨房走了出来,把围裙解掉,笑吟吟的说着。张剑在她略带汗水的脸上轻轻摸了一下,心疼道:“辛苦了,我该帮你一起做的。”“看你说的,我做这点饭菜不是轻车熟路吗?”四人其乐融融的吃了晚饭,又聊了一会,就各自歇息了。张剑在家只能待两天,所以他很舍不得离开丽丽,再加上晚饭的时候,他陪爷爷,师傅喝了一些白酒,有些兴奋,他抱着丽丽光滑诱人的身体要了一次又一次,丽丽被弄得娇喘不已,最后丽丽把张剑推开了,嗔道:“你不要命了,注意身体,公司还那么多事需要你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