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筑城(1 / 2)

血染大明 庞毅 1240 字 2022-12-08

按照现代军队的习惯,对手下几百米手下进行训练。

可很快哈大全就发现,要让这些民兵分清楚左右,都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光让士兵们分清左右,就让哈大全失去了所有的耐心。

这时哈大全的混混智慧再次爆发,既然麻烦就找小弟来做。

方法就是把王八一、赵卫、赵士、王张氏都找来了,别外还从老兵里找了六个机灵年轻的凑齐了一个十人的军官学习班。

这六个老兵分别是哈耿、张佰强、许尚志、熊宽、荀一龙、纪大海。这些人之所以被选中。为他们年轻、勇敢、而且还是半文盲,这年头文盲太多,能认识几个字的半文盲,也是难得的人才,至少能写出自己的名字。

一次教十个人就简单多了。

先从分辨左右开始,然后是排成一列走正步,按照现代军事训练的仿佛训练体能。

哈大全选的人素质真的不错,不到一个星期就训练的像模像样了。虽然和标准还差得远,哈大全也满意了。然后训练士兵的事情,就全交给手下人去做了,他不用在体验教别人分辨左右的痛苦了。

现在哈大全也有点理解老师的感受,想想当初不务正业天天逃课,让老师无比愤怒的一切,哈大全多少感到一丝愧疚。

“我也是很尊重老师的,如果再有机会,我一定好好读书。”哈大全自言自语的找借口。

为了增进与妻子的感情,哈大全弄来一堆书让婉儿读来听。

这也成了夫妻交流的一种方式,不然整天对视无语,除了造孩子啥也不干的日子,实在是太无聊了,太苦闷了。

很快余家支援的粮饷送了过来。

有了粮饷,哈大全按照余芥的暗示,让朱敦带着粮食去招募流民。

现在辽东大地上到处都是难民和溃兵,大家全都饥肠辘辘,能有口吃的就能招募到人,朱敦刚支起放粥的大锅就吸引了几千人。

可这么多人不能全带回去,如果胡乱的招人回去,绝对会被哈大全砍死。

朱敦不敢糊弄。他开始耐心的和难民们谈话,按照哈大全的要求招募人员。

“你有何特长啊?”这是朱敦所有谈话的统一开头。

“只会种地?行,算你一个。什么?没有家属,这个不好办了,我们只要带家属的。你们问为什么?当然是为了防止后金的奸细混进来了。你说不是我就信。你当我傻啊。不合格就一边去别搞乱。怎么不服气,我的刀子会让你服气的。”

朱敦放粥是带着兵的,面对雪亮的钢刀,最好的方法就是大跑。在赶走了几批搞乱的难民,砍死了一些人后。

招兵工作才平稳了下来。

按照哈大全的要求,招募人技术人员第一优先。特别是会配置火药的,会打铁的(能打造火器的最好)。

其余职业也要,比如木匠可以盖房子、泥瓦匠可以砌砖头筑城墙。

为了表示男女平等的待遇,哈大全还召集纺织女工,专门纺纱织布给人做衣服,也算是一种划时代的突破。

朱敦办事效率很高,也没法不高。难民实在太多了,想不快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