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科学技术(1 / 2)

血染大明 庞毅 1256 字 2022-12-08

哈大全又派人去见俞咨臬。

使者见到俞咨臬便说:“我家主公想问俞将军一个问题。”

俞咨臬不耐烦的说:“要打便打,不要学女人般扭捏,还问什么鸟问题。”

使者说:“我家主公想知道,俞咨臬有没有看过三国演义。”

俞咨臬卡巴卡巴眼睛说:“看过怎么了。”

使者说:“没什么,我家主公就想知道这些。”

从俞咨臬的态度可以肯定一点,俞咨臬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却没有把书看完看详实。他应该不知道诸葛亮给司马懿送过女人的衣服,如果知道这个典故,俞咨臬不但不会生气,还有十分的高兴。

能跟司马懿得到同样的待遇,俞咨臬也算没有白混。

可惜,现在的俞咨臬,还没有仔细的看过三国。他也许熟知五虎上将,熟知曹魏,熟知周瑜,熟知各种各样的三国人物。却一定没有仔细研读过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较量,最多也就能知道点空城计的故事。

使者回去向哈大全禀报。

哈大全惊异的说:“原来还真是个文盲,我以为我读的书就够少了,没想到俞将军读的书比我还要少。我心里终于平衡了。”

俞咨臬听到这话,绝对会被气死。

两军在潮州城外摆开阵势,他们全都装备了精良的火器。不过,有一点小小的差别,哈家军的火器射程,要比俞家射程远一点点。

这个差距绝对是致命的。

哈大全和俞咨臬几乎同时下令。“进攻。”

哈家军的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前进,在正面就是十二的千人方阵,组成两道阵线,向俞家军压了过去。

在对面,牙兵最先发动了冲锋。

这些来自两广少数民族的士兵,没有经过整天的军事训练,打仗靠的全是勇气和蛮劲。让他们站队形,还不如让他们去死。

在这个时候,不厚道的俞咨臬把牙兵当成了炮灰。

在牙兵后面,是俞咨臬的火枪部队。

战斗最先发动的是炮兵,双方都开始向对面倾泻炮弹。

50磅到80磅的大炮,成了战场上的主角。炮弹呼啸着在人群中穿过,都会留下一大串的血迹。被击中的人无一幸免,都会被铁蛋撕成碎片。

一下子,潮州城外炮声隆隆,连几十里外都听的一清二楚。

也不知道是谁开的第一枪,哈家军前排的六个方阵,在距离五百米的位置上就开始射击。

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火枪很难打到五百米的距离,没有膛线的枪管,打出的子弹在空中无法保证速度,飞不出多远就会落到地上。只有在膛线的引导下,旋转着射出的子弹,才能达到最大的射程。

哈家军的抢都是手拉膛线,在当时绝对是跨时代的壮举。

也只有穿越人士,再能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想到手拉膛线的主意。

随着枪声的响起,冲在最前面的牙兵纷纷倒地。只有少数手持盾牌的士兵能冲的近一点,跟着也被密集的活力打成了筛子。

俞家军的火枪手,发现不对劲,也跟着开枪。

结果他们的子弹只能打到自己人,根本就打不到五百米外的哈家军。在一场科技含量很高的战争中,俞咨臬吃足了苦头。无奈下只好惝恍逃回潮州城内,再也不敢出城作战了。

一场意料之外的战斗。

俞家军伤亡四千余人,牙兵几乎全军覆没。俞家军的内部结构,又变成了纯汉族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