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比较闹心(1 / 2)

血染大明 庞毅 1252 字 2022-12-08

吕宋的作战十分完美,成果超出了哈大全的预料。吕宋大岛北部,已经被完全占领了。王寡妇正在指挥部队向前推进中,洋鬼子节节败退。

对满荆加的进攻,就不那么理想了。在克扎地峡前,赵卫和虎颜举步维艰,这地方的地势过于狭窄,大兵团无法展开有力用不上。洋鬼子调来了最精锐的陆战队,在城内坚守不出,加上海上的舰炮掩护,赵卫和虎颜都没有好办法。

总体来讲,一切都还不错。

哈大全在金瓯,每天去看阮岚,她的肚子越来越大。

现在的阮岚,能看不能用。每次哈大全回到书房,陈好的语气都酸溜溜的。她拿强烈的醋意,反倒让哈大全觉得很满足。

本一切都好,可最近哈大全很闹心。

已经九月底了,哈大全远在南洋,国内发生的事情都不能及时得知,却也不是完全封闭的。

不久前,很多国内的消息,通过来往商船送到了哈大全手里。

辽东出事了。皇太极出兵包围了大凌河城,祖大寿被困在城内,已经被困了半年多了。朝廷几次发兵营救,都被皇太极打了回去。

最然朝廷郁闷的事,后金军队竟然装备了火炮。在以前的战争中,后金军队都是大刀长矛,武器装备十分的落后,在明军的火枪大炮面前吃过不少亏。皇太极成为后金大汗后,重用汉臣,缓和与汉族间的矛盾,积极发展科技。在刘芳杰的主持下,终于铸造出了一批火炮,不管质量如此,反正能够打响。

朝廷的援军一听到炮声便蒙了,大家都知道火炮厉害。发现后金军有大炮,当官的就先跑了,跟着当兵的也跑了。

救援大凌河城的行动也就此失败。

“祖大寿还能坚持多久。”哈大全紧握着拳头,他真想回辽东去,来到大明十余年了,对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还是有感情的。

可惜,哈大全身在南洋,离辽东实在是太远了。

就算哈大全往回赶,也来不及了。十月初,祖大寿走出大凌河城,率领部下一万余人投降。这是祖大寿第一次投降,他还会回来,还会在投降第二次。

辽东战事吃紧,陕西那边也不消停。

年初,朝廷拟定了招抚为主的政策,三边总督杨鹤带二十银元赴任。有钱可拿,陕西境内的农民军纷纷武器,转正吃起了皇粮。可陕西持续大旱,根本没有缓解的迹象,杨鹤的本事也有限,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半年过去了,朝廷播发的银子很快就花光了。没有钱拿,没有饭吃,原本投降的农民军又拿起武器,纷纷跳槽,继续干起了造反的勾当。

朝廷震怒,特别是朱由检更加愤怒。因为杨鹤带到陕西的银元,是从皇宫的内库拨出来的,是皇帝的私房钱。

皇帝连小分子都拿出来了,竟然还办不成事,杨鹤的官也就当到头了。

杨鹤被捕问责,能不能活命还是个问题。

三边总督由洪承畴接任,全权负责陕西剿匪失误。

洪承畴原本的官职不大,也就是一个高级文书。可他运气好,上司来一个死一个,不死也废了。能在三边总督任上呆半年,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杨鹤走人,谁都不愿意背这口黑锅,洪承畴只好站出来背了。

洪承畴是个猛人,也很有能力。他上任之后,陕西的情况稳定了不少。陕西境内的郡县,还没有被农民军攻占的迹象。不过,洪承畴手中没兵没钱,防守都很困难,要剿灭农民军是不可能的。

现在陕西的状态很复杂,城市都在手里,乡下就是农民军的地盘。这应该算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

上面的两件事情,是让朝廷闹心的事情,哈大全虽然“愤青”,但感觉不够强烈。

下面的事情,就让哈大全无比的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