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武昌大战(1 / 2)

血染大明 庞毅 1273 字 2022-12-08

朱由检的昏招,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从此之后,南居益一众文人,更加死心塌地的为哈大全工作。《马尾周报》、《西湖晚报》、《秦淮晚报》成为哈大全手中,三大舆论工具,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三份报纸的销量,也连创新高,版面更加了一倍。

有些人看报业挣钱,也纷纷开办地方报纸。

崇祯十五年下半年,短短半年时间,就有三百余家报纸创刊,创造了一个被后世惊叹的奇迹。

而在这些报刊的背后,一半以后都是樱馆出资资助的。哈大全控制了全国一半的报纸,也就控制了全国的舆论。

在舆论上,哈大全占据了上风。

在北京,看清楚形势的官员,也不再认真办差了。有些人甚至希望哈大全早日进京,好远离喜怒无常的朱由检。

许久之后,朱由检说出:“文官,人人该死。”

舆论上,哈大全彻底占据了上风。按照计划,弹死了陈新甲,让朱由检失去了人心。

同时,在湖广,还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

赵卫带领二万精锐进入湖广。第一站是武昌,守军望风而降。赵卫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重镇武昌。

从地理上,哈大全已经占据了南直隶、浙江、福建、两广、云贵。把整个江西包围在中心。

赵卫占领武昌后,切断了江西与北方的所有联系。

江西巡抚徐世荫就地组织民壮参军,构建了一支六千余人的护国军。

以都指挥徐良寇为大将军领军三千,副总兵廖应,汪正国、李自春为辅助各领兵一千,集中全力反攻武昌府。

这六千人是江西的全部力量了。巡抚徐世荫出钱招兵,却没有人愿意来。天下皆知闽王军的厉害,又有几人愿意为钱送死。

讲民族大义,大家都是汉人,跟姓朱的混不一定有好结果,跟姓哈的混也许还能好一些,至少姓哈的不会加税。

崇祯十五年(1642)十月十三日,巡抚徐世荫领兵攻武昌。

这是一场决死的冲锋。

巡抚徐世荫冲在最前面,后面就是都指挥徐良寇,副总兵廖应,汪正国、李自春。在后面是他们的亲兵,在后面是六千名勇士。

这些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天下能打的猛士,忠于大明王朝的猛士,也就这么几个人了。

最让人无奈的是,廖应,汪正国、李自春都出自闽王军。

当年孙大爷在马尾招兵,带走了数百老兵。三人就在其中,因为作战勇猛,战功卓着,才提升到今天的位置。

三人都知道赵卫的厉害。

出战前,巡抚徐世荫找大家商量对策。

都指挥徐良寇还拿出武昌的地形图,跟大家讲解了一遍。

说完却发现,廖应,汪正国、李自春三人的脸色很凝重。徐良寇不解的问:“三位将军,你们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是生病了吗?”

廖应指着地图说:“以武昌之险要,我们这点兵力,根本不够用。”

徐世荫说:“事在人为,哈大全倒行逆施,我等顺应天意,此战必胜。”

廖应摇头道:“可守城的人是赵卫啊。”

徐世荫怒道:“赵卫又如何,不过是个叛臣贼子,难道你们怕死了吗?”

“我们怕死就不会来了,既然来了我们就没打算活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