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十年变革(1 / 2)

血染大明 庞毅 1234 字 2022-12-08

夏历公元2003年,西历公元1651年。

从天启元年穿越到辽东算起,哈大全在这个时代度过了三十年时光,从肉体年龄算他已经50岁了。

按照古人的平均年龄算,他算是年近古稀了。

多年以来,哈大全一直在打仗,到那里打到那里。

突然不让他打仗,失去了动力的哈大全一下病了。虽然只是一场小感冒,却让他老了不少。这位开国君主突然不再上朝,每天躲在后宫不出来。

前朝的言官已经被收拾了,也没人敢站出来谴责哈大全。

这时一个皇帝的不作为,就变成了一件大好事。在王鑫等内阁大臣的努力下,国家慢慢的步入正轨,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在徐士安为首的学士会的努力下,大量民间资本用于国家重建,工商业迅猛发展,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到夏历公元2013年、西元1661年,短短十年时间,中原地区完成了第一步的资本积累,皇族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垄断资本家。

一个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巨无霸诞生了。

在皇族之下,还用众多的贵族财团,子公司,子公司的子公司。

以学士会为最高机构,一个如蜘蛛网般密布的半自由经济体完全成型,在这个半自由经济体内,资本在有序的流动,一点点的累积膨胀。

永无止尽,永不停歇。

中国人常说:“有钱,就有权。”

学士会控制经济,当然有钱,权力也随之而来。以徐士安为首的学士们,开始图谋更高的国家权力。

这时作为传统最高权力机构的内阁,不得不做出反击,来确保自身的地位。

内阁与学士会之争,慢慢的显露端倪。

内阁说:“学士会里全是满身铜臭的奸商,那里有资格称为学士。”

而学士会说:“内阁都是些书呆子,说话不切实际。难怪皇上会说:空谈误国。”

从小小的争执开始,一场惨烈的权力斗争拉开序幕。

虽然已经六十岁了,哈大全一点都不糊度。他看到两方的争斗,却不站出来阻止,有着很多深层的考虑。

比如:皇权的延续。

当年建立学士会时,哈大全梦想着西方式的民主。那时,他是一个很理想化得人,把一切都建筑在梦想之上。

现在,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为了皇权的延续,他可以放弃一部分梦想。

比如:所谓的民主。

学士会的结构,类似于西方的议会。所有事情都要在议会谈论通过,必须符合国家和上层统治者的利益。

这种制度很好,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议会限制了皇权,甚至抹杀了皇权。

以英国为例,君主立宪制的议会制度,创造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同时也消除英国皇室的所有权利。到现代,英国皇室已经成了国家的形象代言人,皇室已经失去了所有权利,连向议会申请年金都要低声下气。

中国需要这样的体制吗?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