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 2)

刑事技术档案 余姗姗 4693 字 2022-12-1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狱内女囚自缢案

chapter 9

——为什么在陈凌死后, 第一个想到去救人会是方紫莹?

方旭说:“我觉得有两种可能。要么要就是因为一时的恻隐之心,毕竟人命关天,再大的个人恩怨也要先放在一边。要么就是方紫莹害怕因为她和陈凌的恩怨, 狱侦科调查的时候会将嫌疑锁定在她身上, 所以第一时间进行施救, 摘清嫌疑。”

李晓梦:“如果是第二种, 那就是演戏喽?在看到陈凌的死状之后, 她还能想到这一层, 行动这么快, 可能性也太低了吧?”

张椿阳:“李冬云和黎敏的行为也很不合常理。假设她们没有参与这件事, 那么在发现陈凌的尸体之后,以她们和陈凌的关系,怎么都不应该是方紫莹先上去救人吧?如果说李冬云是被吓坏了, 这还能解释的过去,可是黎敏接受过救援训练, 她的条件反射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反应怎么比方紫莹还慢啊?”

方旭三人分别列举出三名室友的行为疑点,而这些也恰恰是陆俨觉得动机奇怪的地方。

陆俨思考片刻,说道:“人在经历一些意外和突发事件的时候, 有四个心理阶段, 震惊、悲伤、冷静、接纳。其实现在有两件事已经可以肯定了——第一件,就是不管李冬云和黎敏是否教唆过陈凌, 她们都是这件事的知情者和参与者,所以在案发之后,她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救人, 而是自我保护。她们心里清楚, 陈凌的死已经是事实, 再救陈凌也于事无补,于是李冬云第一个动作是去打扫地面,而黎敏是去解绳索。当然,方紫莹也去解绳索了,但方紫莹是为了放下陈凌,而黎敏是为了破坏返穿8字结,以免被人联想到她。”

李晓梦:“可是……我还是想不明白,方紫莹为什么要救陈凌?看方紫莹的资料,她怎么都不像是会抛下成见,先救人的人呐……”

几秒的沉默,方旭和许臻都没接话,相继陷入沉思。

反倒是张椿阳,这时问了一句:“陆队,你刚才现说有两件可以肯定,那还有一件呢?”

陆俨抬了下眼,说:“第二件,就是晓梦提的问题,方紫莹真的放下成见,第一反应是救人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解答另外一个问题——除了李冬云和黎敏,方紫莹会不会也在无意间,发现陈凌有自杀的计划?”

李晓梦说:“知道与不知道,做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一样的。”

陆俨:“咱们先假设她知道,那么在案发之前,她心里就会出现两难,是不是要告诉管教民警阻止陈凌,还是装作不知情。就目前来看,方紫莹选择了后者。等到案发时,方紫莹的心理就会直接跳过最初的‘震惊’,她和陈凌没有情感捆绑,自然也不会觉得悲伤,可当她看到一条人命断送在眼前,或多或少会产生愧疚心理,她想要补救,所以第一个动作就是救人。”

李晓梦恍然的接道:“那要是假设方紫莹事先不知情呢,那她在发现陈凌尸体的时候,会震惊,会不知所措,也就不会有那么快的反应先去救人了。”

最主要的是,在案发当日的上午,刑技们才刚完成现场取证,方紫莹就已经在打听起薛芃了,甚至还以薛奕的死为交换条件,让薛芃在陈凌案上还她清白。

在经过清晨的惊吓之后,方紫莹四人又先后接受了问话和笔录,也知道宿舍里会有人去取证,而后又经历了整个上午忐忑不安的等待,心里难免会七上八下,胡乱做各种推测,甚至会往最坏的情况去想。

这个时候,方紫莹三人已经接受陈凌的死亡是既定事实,那她们考虑的就只会是自己的利益,而且在心理活动上,会比真正不知情的人要快一步。

李冬云害怕海米那被翻出来,黎敏已经解开了绳索,会下意识安慰自己“协助自杀”的嫌疑已经解除。

而方紫莹想的一定是几天前曾和陈凌大打出手,陈凌还给了她一巴掌,这件事可能会被认为是她的杀人动机,这样一来,方紫莹那么着急要求薛芃还她清白的行为,就有了合理解释。

陆俨一番话落下,在场几人纷纷陷入思考。

若说前几天他们的注意力还集中在陆俨的背景,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能做支队副队,甚至还各处打听他的私事,生怕日后得罪这位空降,那么现在大概就只有折服二字了。

陆俨逻辑清晰,考虑周全,分析出来的故事也符合犯罪心理动机,和实验室那边提供的物证检验报告也完全吻合,这一点真是有点超出预料。

过了片刻,李晓梦率先发出感叹:“陈凌自杀了,这三个人都早就知道,各自揣着小九九,两个想着摘清关系,一个想着补救,合着就没有一个人想到阻止陈凌?”

张椿阳叹了口气:“可能是因为陈玲的病吧,生病的人就需要别人迁就,住在一起久了难免讨人嫌。又或者是因为这是陈凌的死活,大家就是各扫门前雪。”

陆俨忽然说:“别忘了,七号房不止四个人,还有一个,赵枫。”

李晓梦一愣,问:“陆队,你觉得赵枫也有问题?”

张椿阳:“可赵枫的笔录我们都看了,她是这里面最没有疑点的,而且无论是海米那、绳索、针线,这些物证上采集的痕迹,也都和她无关。”

陆俨却说:“没有疑点,才是最大的疑点。这间宿舍就相当于一间密室,五个人住在一起,另外三人,包括和陈凌关系最恶劣的方紫莹,都发现了她的自杀计划,唯独赵枫摘的干干净净。七号房人缘最好的就是赵枫,她和每个人都谈得来,还经常关心陈凌的病情。既然和每个人都谈得来,对人又温暖,按理说她应该是第一个发现的。案发之后,四个人都围到陈凌的床前,在混乱之中肯定会有接触,唯独赵枫,竟然没有留下半点痕迹?”

一时间,所有人都沉默了。

陆俨的话就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

许臻率先打破沉默:“七号房五名女囚,赵枫刚过三十岁,方紫莹二十六岁,陈凌三十九岁,而黎敏和李冬云都是三十二岁,从最小到最大年龄跨度将近十四岁。五人中赵枫的年龄偏小,仅次于方紫莹,而且五人在进监狱之前,受教育背景,生活环境,性格,人脉资源,都不一样,在学历上相差也很大。这样五个人住在一起一定会有摩擦。”

陆俨点了下头:“在这种情况下,五个人会顺其自然的分出最少两个团体,要么是2:3,要么是1:4,要么是2:2,另外一个独来独往。但事实上,赵枫却做到了每个人关系都不错。”

陆俨分析时,几人听得都很专注。

其实陆俨说的也不是什么深奥的道理,出社会几年,人人都知道,何况是擅长调查的刑侦人员。

但就是因为做刑侦久了,思维模式会跟着改变,渐渐地看人看事都会从侦查的角度去考虑,反而忽略了最简单最肤浅的问题。

方旭说:“五人当中赵枫学历最高,学力也不低,我看资料上写了,她经常跟监狱图书室借书,很多都是哲学方面的,而且在服刑期间还拿到一个学位。这种能静下心来看哲学书,又能在人际交往上做的面面俱到的,说明她是有意‘降低’自己,去‘迁就’、‘迎合’他人,她的智商、情商、知识面,必然可以覆盖其他四个人,而且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许臻接道:“那么以赵枫的能力,就更不可能没有察觉陈凌有自杀倾向。”

李晓梦:“可要是察觉了,正常来说也应该先劝一劝吧?就算阻止不了,还可以先一步通知管教民警。”

张椿阳:“除非她无所谓这件事,或者还希望它发生。”

希望它发生?

陆俨没有言语,拿过赵枫的资料又快速翻看了一遍。

就资料来说,根本挑不出赵枫任何问题,她入狱是因为经济罪案,在账目上做了手脚。

但入狱之后,她的表现只能用“洗心革面”来形容,无论是劳动还是学习都非常积极,狱友和管教民警对她的评价都不错,她还经常帮助落后女囚复习功课,简直就是女子监狱里的“模范生”。

但就是因为这份资料太过完美,才勾起陆俨的疑心。

这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人呢,只有更善于掩饰的人。

陆俨沉思片刻,转眼就见许臻几人已经开始后续讨论,他们正好说到陈凌脸上的手印和指纹。

根据痕检科的检验结果来看,陈凌脸上的手印和指纹都是属于她自己,也就是说是她自己把嘴缝上的。

而这个将嘴缝合这个举动,就已经说明了她是自杀,否则一个还想继续活下去的人,为什么要把嘴缝上呢?

再根据这个行为,和在陈凌指甲里找到的尼龙纤维,以及在绳索上找到的陈凌的皮屑来看,返穿8字结也应该是她自己做的结,然后套上脖颈,收紧绳结。

至于暖水瓶里的海米那,可能是陈凌放的,也可能是李冬云。

这里面唯一的差别就是动机解释,如果是陈凌放的,那么就是她不希望有任何人打断她的自杀行动。

而如果是李冬云,这就有协助自杀和利用睡眠来摘请自己“协助自杀”的嫌疑。

当然,不只是李冬云,还有黎敏、方紫莹,甚至是赵枫。

这四个人都是陈凌的室友,四种受教育程度,四种性格,四种心思,却在同一件事情上出于私心,而做出同一个选择。

四个人,都是“帮凶”。

思及此,陆俨说道:“其实到现在,这个案子已经明朗,咱们的协助工作也算到位了,但狱侦科没有狱外侦查权,所以监狱外的事,还得咱们来做。”

许臻等人一听,连忙收声,齐刷刷看着陆俨。

就听陆俨说:“许臻,你今天跟我去一趟监狱,协助狱侦科再做一次笔录,补充几个问题。”

许臻:“是,陆队。”

陆俨又看向方旭,说:“方旭,你去查查赵枫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来探监的亲属。”

方旭应了。

张椿阳却问:“陆队,我能问为什么么?赵枫的亲属总不会也牵扯在内吧,案件是在监狱里发生的。”

陆俨说:“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底都不会有她这么干净。人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从众心理,入狱后赵枫接触的都是罪犯,可她一次小便宜都没贪过,也从没有和人发生过不愉快,所有人都觉得她很好,甚至没有沾染其它囚犯的陋习,可能么?如果赵枫真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她就不会因为贪图一点利益,帮人做假账了。这说明她不仅贪财,而且对自己的智商很有自信。这样的人,我不信她服刑这几年就能彻底改变,只能说是她演技不错,而且一定有人帮忙打掩护。”

张椿阳一边听一边点头,正准备再开口,却听陆俨说:“如果禁毒那过来要王川的案件资料,椿阳你交接一下,之后你和晓梦一起去调查陈凌在监狱外的人际关系。”

李晓梦:“可陈凌已经没有亲属了。”

陆俨摊开陈凌的资料,指着其中一栏,说:“陈凌的探访名单上有一个叫钟钰的女人,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持续了半年。如果说陈凌生前还有什么心愿或遗憾,这个钟钰多半会知道,可能还会和陈凌放在嘴里的纸条有关。还有,陈凌保外就医看的医生,也要去了解一下,看看陈凌有没有跟他说过什么。”

张椿阳:“是,陆队!”

陆俨分配完任务,很快就和许臻一起离开刑侦支队。

方旭也不敢耽搁,收拾完桌面的东西,就准备去调查赵枫这条线。

这时,就听到张椿阳犯嘀咕说:“我觉得吧,这么简单的案子,陆队干嘛非要查个底儿掉啊?听说他之前在禁毒那边也是这样,林队不让他碰的案子,他非要碰,要不然哪能牵扯出王川的案子啊?”

方旭脚下一顿,问:“听这意思,你不想去?”

张椿阳连忙摇头:“那倒不是,我就是有一说一啊,其实这案子查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了,再往下追下去,就不是‘协助’了,好像有点越俎代庖了吧。万一查到一些狱侦科不想让咱们知道的东西呢?你们想啊,这案子摆明了是陈凌自杀,其余四个或见死不救,或知情不报,或是帮凶,狱侦科心里能没点数么?指不定就是想借咱们的手,趁机收拾另外四个。”

听张椿阳这样一说,方旭很快安静下来,就站在那儿想了片刻。

李晓梦这时凑过来,说:“你啊就别阴谋论了,赶紧交接完案子,跟我出任务。”

张椿阳:“嘿,你个……”

只是张椿阳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晓梦打断了:“至于你刚才问,陆队是不是在禁毒待久了,为什么要查个底儿掉,我倒是可以回答你。我也是刚才在食堂吃早饭的时候,听禁毒那边一个做文职的妹子说的。”

一听这话,方旭和张椿阳都是一顿,两双眼睛一起望过来。

就见李晓梦笑着清清嗓子,说:“都听好了啊,其实咱们陆队不仅是空降,背景还挺硬的!”

张椿阳“切”了一声:“废话,哪个空降背景不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