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迷榖(1 / 2)

寻尸人 娘子 1196 字 2022-12-15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山洞中怎么还生有这样一棵树呢?植物存活所必需的三样东西,土壤、水、阳光,这里只勉强算是有土,还是石头居多,这洞子里干燥的很,没有一点儿水分,更别提阳光了,这小树是怎么活下来的?怎么还会发光呢?”胖子盯着小树,自言自语着,百思不得其解。

我围着那小树转了一圈,喃喃道:“看这小树的叶子,倒有几分像构树,不过……”

构树在我们老家,是房前屋后常见的一种树,有些是人种的,有些是自己长出来的,繁殖率挺高,稍微大些的树上,每年还都会结出一种圆圆的果子,初始是绿色,后来慢慢变红,吃起来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儿,有些像无花果,小时候,我经常爬上树去摘那种果子吃。单看洞中这棵小树的叶子,与枸树很是相像,可看树干,却又大不相同,更不同的是,构树不会发光。

“构树?”胖子低声重复着我的话,忽然,他的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激动道:“我知道了!”

“知道?你知道什么了?”我被胖子这一惊一乍整的莫名其妙的。

“我知道这是什么树了。”胖子说:“这叫迷毂。”

“迷榖?”我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字,问胖子,“迷榖是一种树名吗?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胖子说:“那是《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的一种树,说:招摇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毂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毂,佩之不迷。意思是说:招摇山上生长的一种树木,形状很象构木,但是木纹是黑色的,其叶子能发光,光华能照耀四方,据说人佩戴在身上不会迷路。《山海经图讃·迷谷》中亦有记载曰,爰有奇树,产自招摇,厥华流光,上映垂霄,佩之不惑,潜有灵标。”

“你不说构树,我还想不起这茬来,你看这小树,可不就与山海经中记载的一模一样吗?”

《山海经》据说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等,各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

可因《山海经》成书年代久远,对书中记载之事,从古至今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山海经就是瞎写的,实在是荒诞不经。有些人却说,山海经其实始于先秦之前的尧舜禹时期,甚至更早,记载的也全都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神话时代的东西,后来,因天地间发生了极大的变数,时间渐渐,沧海桑田间,一些神奇、古老的东西,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再不为后人所知,岁月更迭间,无数曾经的存在变成了尘埃与传说,而山海经残本,则侥幸流落民间,被先秦之人拾得,重新整理,改编,实际,里面记载的东西,大多都是曾真实存在过的。

太古老的东西,真的无法言真假,不过就我自己而言,我是信山海经中的记载有真实的成分的,中华文明远不止5000年,谁都不知道,没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世界,上古时期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候,世间是怎样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