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宫闱剧变(1 / 1)

玉楼笙歌 米橙子 1531 字 2023-01-16

宛如一声晴天霹雳,就这样直接劈进了我的世界!我还没从锦心死去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耳边却忽然又听闻了这样一个消息,我只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要耗尽了一般,若不是旁边有人扶住我,我便是要直接摔倒在地上了。“什,什么?你说什么?”我跌跌撞撞地来到玉珑的身边,俯身看下去,却见玉珑正在太医的怀里不安地扭动着小小的身子,好像也能察觉到周围的气氛很怪异,可能也是她乍然看不见,根本适应不了这样黑暗的生活,便努力扭动了小身子,忽然张嘴哇哇大哭起来!她这样一哭,我听着她声音里沙哑极了,不由得犹如万箭钻心,心痛的无法言语。我紧紧抱住她,看向一旁的太医:“你们为什么说我的玉珑瞎了!她没有瞎!她没有瞎!”“娘娘……”太医们脸上的神情是沉痛的,他们摇摇头,沉重地叹口气,在我面前跪下,“娘娘,微臣等才刚为小公主检查了几遍了。小公主的眼睛确实是对外界没有什么反应了。微臣等即便有九个脑袋,也不敢在这件事上欺瞒娘娘啊!不过万幸的是小公主身体其他地方安然无恙,所以娘娘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蠢材!你们都是蠢材!”我一脚将太医踹倒在地,转身抱着玉珑就要往下跑去,“本宫去找文青,找文青,他定然有办法为玉珑治病的!定然有的——”然而话也只是说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也不知道是今日受的打击太多了还是耗费的心神太多了,我只觉得自己心脏处一阵剧痛,刹那间好像万箭穿心一般的难受。剧烈的疼痛让我无法站立在地,我抱着玉珑跪在了地上,生生的忍受着心脏处传来的一阵又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德妃妹妹这是怎么了?怎么忽然跪在地上了?难不成妹妹也被这烟雾熏着了?来人哪,快上前来将公主抱走,万一德妃妹妹站不住,摔着了,可就不好了。”耳边遥遥传来皇后冷漠的声音,那样的遥远,好像是时常听闻的慈宁宫的佛经一样。高贵、典雅,但是却透着那么一股子的冷清。让人不寒而栗。“是。”是皇后身边的红芍走了过来,将玉珑强行从我的怀抱里抱走了。“不,不要,谁,谁都不准抢走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我徒劳伸手,想要将玉珑抢夺回来,奈何疲弱的身子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站起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红芍将我的孩子抱走了。指尖触到了冰冷的地面,我只觉得心头剧痛,忽然喉头一热,一股鲜血如箭一般的喷溅出来,直直地喷在了眼前白色的汉白玉的地面上,溅起一片浮尘。“德妃娘娘,德妃娘娘你怎么了?你怎么吐血了呢?你要不要紧!”一个清越的女声在我耳边响起,我却只觉得一口气卡在喉咙里,上不来,下不去。我挣扎着,拼尽最后一口气朝皇后看去。却见漫天的火光中,皇后犹如一株木莲一般的沉稳宁静,手中拈着一串儿佛珠,不悲不喜地看着我,似乎我此刻的反应全都在她的算计之中一般。而在她的身边,是我的好姐妹叶云。此刻她正站在皇后的右手边,手里抱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玉珑。叶云仿佛能感觉到我的目光,她抬起头来看向我,总是宽仁的清水眸子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冷笑。不,不,不,难道她们是早就联合好了的么?不,我不信,我不信!叶云不可能背叛我,不可能背叛我的!然而无论我再怎么样的不信,再怎么样的挣扎,眼前一黑,我终于还是没有抵挡得住心头的剧痛,彻彻底底地晕了过去。慈宁宫的一场大火,彻底的改变了宫中长期以来盘踞的格局。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后宫的一举一动其实也跟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后所在的舒家原本是历代最有名望的望族,一门出了四位皇后,显赫之极。朝中遍布他们舒家的党羽亲信,渐渐成为凌烨最大的掣肘。在这场大火之前,因为太后的庇荫和威望,所以舒家倒也得享荣华富贵跟太平。舒家人虽然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毕竟也要听从太后的安排,所以倒也安分守己。谁知道凌烨又岂是那样甘心受制于人的人?太后去了一次五台山为国祈福,舒家的子孙辈儿没有了压制的人,越发的肆无忌惮起来。在京中到处欺行霸市,无恶不作。朝中大臣早已是埋怨良多,可是凌烨却以孝顺之名义硬生生的压了下去。这次太后匆匆回来,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得到了密报,说是凌烨有心对舒家动手了。所以她才急匆匆地赶了回来,并且将玉珑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期待或者可以牵制住凌烨。没想到这一场大火,被凌烨查出来居然是太后身边的亲信侍从随喜姑姑亲自下手。为的只是要烧死玉珑公主。事发当晚,在随喜姑姑的房中找到了火镰跟火油,凌烨大怒,下令将随喜投入宗人府大牢,严刑拷打。据说在严刑逼供之下,随喜招了。她承认自己是受了太后的侄子指使,所以才要谋害皇嗣,为的只是要保住舒家一门的荣华富贵。凌烨一怒之下下令将舒家相关人等全都下狱严刑拷打,逼着他们吐出“实情”。舒家人一向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如何能受得了这样的罪?所以在严刑拷打之下一通乱咬,竟然又牵扯出了许多陈年旧事。就连昔年来宫中许多妃嫔莫名其妙的死亡还有皇嗣莫名其妙的死去也都找到了许多的冤情债主。纠察下去居然全都是舒家人所为。这一番血书招供写成了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当凌烨在朝堂之上宣布这份血书招供的时候,就连跟舒家最亲厚的老臣们也义愤填膺,纷纷上奏表示必须对舒家严惩,小惩大诫!不然皇家天威何在!皇上龙脉如何得以延绵!谋害皇嗣本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奈何皇帝仁慈,念及母亲跟皇后全都是舒家之女,因为只是将舒家的人全数流放了。只是流放之地全都是塞北或者川南那样的蛮夷之地,而且天长路远,在充军路上竟然死去了大半数。留下来的几个人,也就没有什么音信了。但饶是这样,满朝文武并天下人也齐齐称颂凌烨圣明仁慈。凌烨还下了一道罪己诏,说这番错误虽然是舒家人做下的,但毕竟舒家也是自己母亲一族,自己也有罪过。于是竟然脱去龙袍,自己跪在钦安殿长跪向祖宗忏悔,期间因为太过自责而数次晕倒。这般行为又感动了天下人,老臣们全数跪在钦安殿外,陪着凌烨一起忏悔。而天下士子听闻凌烨如此嘉行,不由得纷纷归心。说当今圣上果然是难得的明君,如此明智之举便是尧舜再世也不过如此了。之前一直难以降服的士子们此刻竟然集体拜服,凌烨不费吹灰之力便又收服了天下士子之心。也不算是舒家满门的鲜血白流了。经此一役,朝中其他几大家族的势力也大伤,无非是在盘查的过程中,顺便也纠察出了其他世族大家的种种罪过。凌烨只挑选了几件极其让人义愤填膺的从重处理了,剩下的仍然宽仁待之,于是世族大家们也纷纷感念凌烨的恩情,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气焰嚣张了。慈宁宫的宫人全数被赶进了深牢大狱之中,能活着的出来没有几个人。随喜姑姑更是死的很惨。据说她招供之后便咬舌自尽了。说是自己愧对太后的嘱托,辜负了太后的信任,为虎作伥,竟然帮助舒家子弟如此胡作非为,实在是没有颜面继续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而太后在那一场大火之后,也许是吸入了太多的烟尘,也许是其他的种种陈年旧疾一并发作了起来,竟也得了中风之症,瘫在床+上无法起身了。神智十天有九天是不清醒的,剩下的一天里也是哀泣而已。慈宁宫既然已经烧毁,凌烨便叫人将凝晖堂收拾了出来,更名为“小慈宁宫”,叫太后+进去静养。只不过现在伺候太后的人全都是凌烨亲自挑选的,为的是怕再混进去如“随喜”一般心肠歹毒的人,到时候万一再假借太后之名行非法之事,就又都追悔莫及了。这么多的事情,在我昏迷的那半个月的时间里,顺理成章的发生了,完成了。凌烨不愧是当代明君,那样的悲痛了,处理起这样千头万绪的事情来仍然是井井有条。只是太井井有条了,倒是让人心生疑惑。还以为这些事情早都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镇定地倒像是早有预谋一样。但是谁又敢再多说什么呢?后宫跟前朝的这一次大清洗,雷霆之力,迅速扫荡干净了整个朝野跟后宫。一时之间,河清海晏,皇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