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燕国的顾虑(1 / 1)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1503 字 2022-12-11

燕国蓟都。年轻的燕太后坐在首主位,表情十分严肃的注视着面前的齐国使者,一字一顿的缓缓说道:“齐王当真确定此事属实?”使者点了点头,毕恭毕敬的对着燕太后说道:“回太后,这件事情乃是我国大司徒匡梁将军在前线亲自观察了赵军的行动之后得出,绝对做不了假。”顿了一顿之后,这名齐国使者又继续说道:“如今赵王打算联合韩国和楚国两国瓜分魏国,魏国已经是岌岌可危。若是魏国被灭亡的话,那么此后赵国将一家独大,从此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限制赵国了,燕国亦是危在旦夕。还请燕后为了大局着想,速速与吾王发兵一同支援魏国。”虽然听起来很有煽动力,但是燕太后并没有这么十分轻易的答应了齐国使者的要求,而是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燕国相邦乐间一眼。从乐间的表情来看,这位燕国相邦显然也正在思考之,一时半刻并不能够给出任何的答案。于是燕太后重新将目光投向了面前的齐国使者,对着面前的这名齐国使者说道:“还请使者先行回转歇息,若是有了消息之后,老妇定当第一时间告知使者。”目送着齐国的使者离去之后,燕太后这才将目光再一次的一回到了乐间的身,对着乐间说道:“昌国君,汝为何刚才迟迟不开口?”这句话一说出来,乐间的身体微微一动,这才突然回过神来。其实这位昌国君刚刚想的并不是这一次的战事,而是另外一件事情。有关乐氏一族的事情。说起来乐间的父亲乐毅乃是赵国人,但是如果仔细追根溯源的话,那么乐氏一族的先祖乃是当年战国初期魏国第一代霸主魏侯魏斯手下的大将乐羊。当时的乐羊奉魏侯之命灭掉了山国,将山国并入了魏国的领土之,随后乐氏一族为魏国镇守山。但是在二十多年之后山国成功复国,位于这里的乐氏一族又成为了山国的国民。直到后来赵武灵王灭掉了山国,乐氏一族再度归入华夏,从山国的国民又变成了赵国人。在乐毅之后,乐氏一族分为了两支,一支依旧在赵国的山故地,以乐乘作为族长,另外一支则是回归燕国,以乐间作为组长。照理来说,乐间乃是燕国相邦、又有封君之位、还足够的年轻,加又是一代族长乐毅的儿子,从各方面来说都要胜过乐乘,所以燕国之的乐氏一族兴旺发达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问题在于,燕国在如今的战国七雄之仅仅不过是一个倒数的弱小国家,而赵国却是如今天下最强的那个国家。所以说乐乘虽然仅仅是赵国的南军郎将,即便是在赵**方也只能算是廉颇和庞煖之下的第三号人物,但是在这区区的第三号人物的率领下,赵国乐氏这些年十分平稳而低调的发展着,势头却已经隐隐超过了燕国的乐氏一族。这种结果,无疑是自居正统的燕国乐氏一族所不喜欢见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诸侯于邯郸会盟之时,当时燕国乐氏和赵国乐氏也借机进行过一次见面。这次见面的目的原本是为了让同出一源的两族联络感情,但是最后却弄得十分的不愉快,而这一切不愉快的起因是因为赵国乐氏的族长乐乘希望乐间能够配合赵国用里应外合的手段,将燕国纳入赵国的版图。对于这一点,乐间自然是不可能同意的。如果说燕国真的这样被并入了赵国,且不说乐间这个叛徒会被多少燕国人所唾骂,单单是燕国乐氏也要随之合并入赵国乐氏之的这个结局让乐间完全接受不了。乐乘和乐间大吵一通,最终不欢而散。刚刚乐间在思考的其实是这个问题,如果说当时的乐间真的答应了乐乘那个里应外合吞并燕国的计划的话,那么恐怕现在赵国不会取攻伐魏国,而是选择和齐国一同再度北攻击燕国了吧?说起来,燕国如今也算是赵国唯一的一个腹背之忧了,如果真的能够把燕国也一同吞并的话,那么赵国只需要用一定的骑兵去防备草原之那些早已经打怕了的游牧民族之外,完全可以将绝大部分的兵力放心大胆的南下争霸原,乃至消灭其他所有的五大战国了。一想到这里,乐间的脑袋不由的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赵国人的图谋,果然从始至终都是消灭其他所有的国家啊!也是在这个时候,燕太后的问话声适时而至,将乐间从出神的状态慢慢的拉了回来。回过神来的乐间慌忙向燕太后告罪,燕太后显然也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追究乐乘出神的原因,而是继续问道:“昌国君,汝觉得燕国这一次应该如何行事为好呢?”乐间定下心来,仔细的思考了一会,随后对着燕太后说道:“太后,臣说一句实话。如今的燕国在经历了过往数年的连续大战之后,已经是国力疲敝民心思定,实在是不宜继续对外征战了。”燕国毕竟和赵国以及秦国不一样,燕国之由于并没有军功爵制度这种东西,所以大部分子民征召战场的时候其实相当于是义务服役替国家打仗,但是奖励什么的基本都是浮云。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国人对于打仗的兴趣自然不高,拼死拼活还没奖励,谁干啊?因此燕国是不可能像秦赵两国一样连年对外用兵的,这也是所谓的体制问题。燕太后闻言哦了一声,倒是不算太过意外。在这位太后看来,乐间话都这么说了,那么应该是不会同意继续出兵赵国了。然而让燕太后没有想到的是,乐间接下来却说道:“但是如今赵国势大,若是真的如同齐王所说那般被赵国直接吞并了魏国的话,其他几个国家算是连在一起,恐怕也难以成为赵国的对手了。因此臣以为必须要出兵牵制住赵国,让赵国无法拿下魏国,否则的话燕国将来必定也会因此而遭殃的。”燕太后犹豫了一下,随后说道:“可是老妇的心还是有些担心,如果说这一次出兵非但不能够阻止赵国吞并魏国,反而让赵王对老妇和燕国有了怒火,那又该如何是好?”说实话,在经历了连续几次战败之后,燕太后的心多少对于自己的母国产生了几分恐惧。对于女人来说,娘家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燕太后虽然说能够为了燕国的利益去和赵国对抗,但是如果在发现自己已经不足以和这个娘家对抗的时候,这位女人很显然想用另外一种方式,也是合作的方式来缓和应国和赵国之间的对抗。毕竟对于燕太后来说,自己的确是嫁出来了,但是坐在赵国王位的可也是自己的娘家人啊。更重要的是在一次的战争之赵国将燕国的下都武阳归还,让燕太后认为燕赵之间的长久和平并不是不可能实现。对于燕太后的这种心理,乐间显然知道的清清楚楚,而且乐间还觉得这种想法简直是太愚蠢了。在这种摆明了你死我活的七国争雄局面下,怎么能期望敌人对自己施舍什么仁慈呢?所以乐间立刻对着燕太后说道:“太后不要忘了,自从赵王登基以来,赵国一路扩张向来皆是杀伐果断,从未对任何国家有过任何的仁慈。别说太后只不过乃是一名女子,想赵国司寇赵豹身为公族又是赵国重臣,一直以来对赵国劳苦功高,但是最后还不是被赵王一句话撤去了官职在家禁足?请太后三思啊。”这番话一说出来,燕太后眼的犹豫之色顿时慢慢散去了。这个世界毕竟是男尊女卑,即便是燕太后这样的赵国公主,在没出嫁之前也只不过是名义身份尊贵罢了,和赵豹这种当时已经是赵国重臣的公子不可同日而语。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之后,燕太后对着乐间说道:“既然昌国君都这么说了,那么老妇自然也没有反对的道理。接下来昌国君打算如何去阻止赵国呢?”乐间想了一下,说道:“回太后,臣以为可以先回复齐国的使者,告诉他燕国愿意加入这一次反赵同盟之。但是前提是秦国和齐国要率先出兵,否则的话算魏国灭亡了我燕国也不会出兵的。”乐间之所以作出这个要求,主要是燕国的确起赵国来说还是太弱了,要是没有几个大哥在前面顶住的话,让燕国自己先跳出去和赵国刚正面这肯定是死路一条啊。燕太后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便点了点头,对着乐间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此事交给昌国君全权负责吧。”乐间站了起来,对着燕太后躬身行礼:“请太后放心,臣必定竭尽全力,以不负太后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