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伐秦还是灭楚(1 / 1)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1493 字 2022-12-11

冬天渐渐过去,公元前250年的春天到来了。赵丹坐在自己的王位之,看着面前的八名龙台重臣,心也不由得有些感慨。不知不觉间,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竟然也有十年的时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自己励精图治,利用穿越者所带来的种种优势竭尽所能的帮助赵国,终于让赵国逆转了长平之败的命运,并且一步步的用胜利不停的刷新和攀登着赵国的巅峰。纵观现在的赵国,完全可以说是名将名臣云集。论武将,在白起死去之后,廉颇和李牧拿出去打任何一个国家都属于成年人欺负小孩子,恐怕也只有秦国新近崛起的王翦能够抵挡一下。除此之外,赵国还有庞煖和剧辛这两位老而弥坚的大将,还有许历这样的生代将军,赵括这样的新一代将领也在成长。论臣,赵国有“战国四君子”之的平原君赵胜,虽然赵胜的能力并非顶尖,但是作为一名三代老臣,这位赵国相邦可以说起到的是一种定海神针般的作用,只要有他在,赵国这艘大船会一直保持安稳前进。也并不是只有赵胜能够撑场面,赵国还有虞信这样大名鼎鼎的谋臣,有李斯这样在曾经的历史会成为秦始皇相邦的法家重臣,有韩非这样千古流芳、号称集法家之大成者的理论家。正所谓乱世出英杰,如此之多的英杰如今尽聚于赵丹麾下,用一句人才济济来形容是绝对不过分的。而所有的这些英杰和人才们,他们都在赵丹的麾下,都要对赵丹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的献自己的忠诚。此情此景,又怎么能不让赵丹心生自豪?“虽然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寡人这个国君,确实很优秀啊!”赵丹有些陶醉的眯起了眼睛,整个人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这边赵丹自己还在那里陶醉,下面的赵国大臣们却有些懵逼了。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赵丹已经派人告诉过这些大臣们,说是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议。结果大家现在都已经聚齐了,你大王不说话算了,一个人坐在面傻笑这又是什么操作?下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平原君赵胜的身。毕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赵胜这种老资格才敢开口了。赵胜摸了摸有些斑白的鬓角,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道:“大王,人都已经到齐了。”赵丹这才从自我陶醉之惊醒过来,有些讪讪的笑了一下,然后才开口说道:“诸位卿家,今日召集汝等前来,主要是为了商议接下来应该攻伐哪一个国家的事情。好了,接下来诸卿自由的发表一下意见吧,寡人会从择优而采纳之。”几名赵国大臣一听这总算是到了正事了,也纷纷开始进入状态了。依照惯例,首先开口的依旧是相邦赵胜。只见赵胜沉声道:“大王,以臣之见,秦国在大王攻略其他国家的时候几乎每一战必定出兵骚扰,实在是赵国之大敌。而且关乃是周之发源地,若是大王能够将此地拿下,则更显赵国一统天下乃是承周朝,属于天命所归也。”但凡王朝更替,那总归是要给自己美化一下的。如说商汤造反的时候,说的是夏桀无道。到了周朝的时候,这种手法的运用更加的夸张了。如果对史书抽丝剥茧的观察来看的话,事实应该是臣服于商朝的周国趁着帝辛连年对东夷用兵无暇西顾的时机乘机扩张并且拿下了整个关,然后又在扩张完成之后观察到了商朝内讧暗弱的事实而造并最终造反成功的一个事件。但是到了周朝史官们的笔下,变成了殷商无道,商纣王宠信女子残害忠良等等等等。这种套路,几乎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时候都会被新朝的君主用一次。反正旧的朝代已经灭掉了,往旧朝代身泼泼脏水能够稳固统治安定民心,这种事情换谁都会干的啦。其实吧,旧朝之所以灭亡,亡国之君是肯定有责任的,这个责任可能是因为他能力不足,可能是因为他识人不明,但一定要说所有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好色残暴,杀人如麻,这有失偏颇了。如说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那可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日日勤政的好皇帝,结果还不是因为内忧外患,把个大明朝的几百年基业拱手相让?赵丹可不记得崇祯有过什么好色残暴昏庸冷血的这种记录。但话虽如此,反正既然前人已经证明了这个套路很好用,所以赵丹自然也不可能说不用了。早在几年之前,赵丹已经在暗下令监察卫在进行这方面的舆论宣传。除了在赵国之宣传赵丹乃是圣君之外(事实赵丹觉得这并不算虚假宣传,完全是事实嘛),胡衣卫还在魏国、韩国、燕国等被征服的地方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目的是为了居民们知道赵国取代周朝乃是天命所归,先前那些诸侯国的灭亡正是因为天命如此。这样宣传的目标想要达成一种结果,是让那些被征服国家的居民们知道天命在赵不在周,更不在其他的周朝诸侯国,所以这些被征服的它国子民们只要老老实实的当一个赵国人行,不要在成天想着什么反赵复燕或者反赵复齐这种没希望的事情了。作为相邦,赵胜对于这些事情当然是知情的,因为不仅仅是胡衣卫,赵国的官府机构也同样在大力推进这件事情,毕竟这可是巩固赵国统治的大事。只有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们接受了赵国,成为了赵国的顺民,那赵国的统治才能够井然有序的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并最终将这些地方同化成为赵国真正意义的领土。所以这个时候赵胜先把这个天命论给抛出来,是想要把攻秦这件事情和天命所归给联系起来,借此来打动赵丹,从而达到一个影响赵丹决策的最终目标,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了。赵胜的话一说出口,立刻得到了他的盟友剧辛的赞同。赵丹看了一眼赵胜,对于自家王叔兼相邦的这个算盘,自然是一下子看透了。这毕竟并不是什么太过高深的谋算。但说实话,赵胜的这番话其实也并没有打动赵丹。虽然说因为穿越事件而导致赵丹对于世间究竟是否有鬼神之说而产生了疑惑,但总的来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这种想法才是赵丹脑海之的主旋律。管他这个世界究竟是有鬼没鬼有神没神,寡人只要还活着一天,那要把寡人的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所以赵丹将目光投向了赵胜的赵国好对手虞信。虽然说廉颇看去才应该是那个领头人物,但所有人都知道在政坛的对决之向来都是由虞信这个军师出马的。毕竟廉颇作为军人,说到打仗的话肯定是十个虞信加起来也不过廉颇,但要是说到这个嘴皮子的功夫,那么这种形容要倒过来了。甚至连赵胜自己都将目光看向了虞信,显然是在等待着虞信的发难。虞信见状微微一笑,不急不忙的开口说道:“平原君此言差矣。秦国此国虽然看似强大,但究其根本,不过乃是一西陲蛮戎后代之国也。此等蛮夷戎狄之后,又有何资格说什么承继周朝天命?反观吾赵国,承继周朝九鼎,下得姬姓晋国之正统,乃是真正的原正朔,又岂是秦国能够相提并论的?平原君如此重视秦国,实在是令人发笑啊。”虞信可是赵胜多年的老对手了,自然对于赵胜的算盘是门清得很。你想要用这个什么天命论来打动大王?那么好啊,我现在把你的这个话驳倒,让大王知道天命这种东西可是和秦国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此一来,大王自然不可能你赵胜的当啦!虞信这一番话夹枪带棒的,听在赵胜的耳朵里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听了,顿时让赵胜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冷笑道:“所以虞卿的意思,是想要继续攻伐汝的楚国了?”所有人都知道在去年的那场楚国之乱,虞信是趁乱灭楚的最坚决主张者。同时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知道,赵胜一直以来对于秦国都没有什么好感。在这场辩论之前,赵胜已经几度要求先攻秦国,但是都被赵丹否决了,这一次,还会是相同的结果吗?至少虞信觉得应该会是这样的。只见虞信笑道:“正是如此。如今楚国之双王并立,李园和三大家族相互之间征伐不休,当今之楚国,实乃史最弱之楚国也!况且楚国战乱如此严重,楚国民众必定对李园和三大家族颇为怨恨。只需要大王王师一至,楚国子民定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此荆楚之地不费吹灰之力可得,方是之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