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就你特么姓樊?(1 / 2)

在田蚡和无盐忌二人这番交谈过后,关中最大的子钱商人无盐氏,和关中最大的粮商——长陵田氏,便在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长陵邑,就‘今、明二年,不插手关中粮食生意’一事达成一致。</br>

关中最大的子钱商人、粮食商人,都决定不插手这次的事,无疑是在其余各路商贾心中,泼下来一盆冷水。&lt;/br&gt;

——这么赚钱的买卖,无盐氏、长陵田氏都避而远之?&lt;/br&gt;

这里面,别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lt;/br&gt;

带着这样的想法,商人们在简单地思考之后,便都各自找上了自己的靠山。&lt;/br&gt;

而在这些靠山看来,这桩买卖,却无疑是有些过分吸引人了。&lt;/br&gt;

“一百钱一石?”&lt;/br&gt;

“看清楚了?”&lt;/br&gt;

“真是一百钱一石?”&lt;/br&gt;

···&lt;/br&gt;

“一百钱一石······”&lt;/br&gt;

“自太宗孝文皇帝三年至今,关中的粮价,可从不曾超过七十钱一石啊?”&lt;/br&gt;

“就连‘平价粮’,都要卖一百钱一石的话,那等明年开春时,关中的粮价······”&lt;/br&gt;

“嘶······”&lt;/br&gt;

在那封相府公文发出之后,尚冠里不知有多少家公侯贵戚,发出了类似的惊叹。&lt;/br&gt;

确定那封由刘胜为主导,且章、印齐全的相府公文,明确写有‘开太仓,以每石一百钱出售平价粮’的内容之后,公侯群体的反应,便又走向了渭泾分明的两个极端。&lt;/br&gt;

“农为国本,粮为民本;”&lt;/br&gt;

“粮价,关乎到宗庙、社稷的安稳,自也就关系到我们这些元勋功侯的后代,能否继续显贵。”&lt;/br&gt;

“嗯······”&lt;/br&gt;

“我辈和宗庙社稷荣辱与共、生死与共。”&lt;/br&gt;

“这个钱,赚不得!”&lt;/br&gt;

“——非但赚不得,还得再想想办法,找点粮食运来关中······”&lt;/br&gt;

尚冠里上百家功侯中,有这么五六家聪明人,带着这样的想法,将亲信乃至子嗣派往关东,试图从自己的彻侯封国,往长安运粮。&lt;/br&gt;

也只有这五六家聪明人,清楚地认知到了自己,和刘汉社稷的紧密联系。&lt;/br&gt;

剩下的公侯贵戚,虽然也有过半决定不掺和这件事,但他们的动机,显然就没有那五六家‘聪明人’来的高尚了。&lt;/br&gt;

“这次的事,关乎到公子胜能否得立为储,太后、陛下,恐怕都不会允许有人,破坏公子胜的大计。”&lt;/br&gt;

“虽然这粮食的利润,实在是让人心动······”&lt;/br&gt;

“啧,罢了~”&lt;/br&gt;

“就当是给将来的储君太子,表示一下亲近之意吧。”&lt;/br&gt;

“免得将来,再被秋后算账······”&lt;/br&gt;

这,是公侯群体的主流想法。&lt;/br&gt;

即不很高尚,也算不上卑劣,仅仅只是出于保全自身、保全宗族,而做出这么一个保守的决定。&lt;/br&gt;

但老话说的话:再精英的群体,也总会混进几个蠢货。&lt;/br&gt;

更何况如今,尚存于汉家的元勋功侯,基本全都是开国元勋的子辈、孙辈,乃至重孙辈;&lt;/br&gt;

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从来都不曾为生计发愁,只苦于没有更有趣的娱乐方式、没有更多钱奢靡享乐的纨绔子弟、不屑子孙,当然不会有太过深刻的思考。&lt;/br&gt;

尤其是那些本就掌握某一家商贾,为自己赚钱的公侯,就更是如此了······&lt;/br&gt;

“嘿!”&lt;/br&gt;

“平抑粮价,居然都不知道等到明年开春,再开仓卖平价粮?”&lt;/br&gt;

“要我说,这公子胜,只怕也就是占个‘忠孝’的名声,才被陛下选为了太子储君。”&lt;/br&gt;

“反正我们不赚,这钱也总会有人赚,何乐而不为呢?”&lt;/br&gt;

···&lt;/br&gt;

“可是这事儿要是发了,陛下,怕是会雷霆震怒的吧?”&lt;/br&gt;

“——这有什么好怕的?”&lt;/br&gt;

“——法不责众!”&lt;/br&gt;

“——我们大家一起赚这钱,陛下难不成,还能把我们几十家公侯,都拉到东市外腰斩?”&lt;/br&gt;

···&lt;/br&gt;

“再者说了,这本就是那公子胜犯蠢,平白让我们赚了便宜!”&lt;/br&gt;

“我们的父祖,可都是开国元勋!”&lt;/br&gt;

“我们这些功臣之后,难道连买卖粮食的权力都没有了?”&lt;/br&gt;

“这话说到哪儿,我们都占理!”&lt;/br&gt;

···&lt;/br&gt;

“可是公子胜,将来是要做太子储君的啊?”&lt;/br&gt;

“若是这次的事,把公子胜得罪狠了······”&lt;/br&gt;

“——嘿!”&lt;/br&gt;

“——有了这次的事儿,他公子胜,还想做储君?”&lt;/br&gt;

“——别说做储君了,能不能保住小命,都不好说!”&lt;/br&gt;

···&lt;/br&gt;

“陛下那边······”&lt;/br&gt;

“——陛下也一样!”&lt;/br&gt;

“——真闹个关中粮价八千钱一石,百姓易子相食的事儿出来,陛下还顾得上他公子胜?”&lt;/br&gt;

“——能把皇位保住就不错辣······”&lt;/br&gt;

···&lt;/br&gt;

类似这样的交谈,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了尚冠里几十处公侯宅邸之内。&lt;/br&gt;

再三思虑之后,有人选择直接退缩,有人决定暂且观望;&lt;/br&gt;

自然,也有人决定立刻行动。&lt;/br&gt;

有人行动了,自然也就意味着太子宫,早就做好准备的刘胜,等来了自己的第一位‘贵客’。&lt;/br&gt;

只是这贵客的身份,实在有些出乎刘胜的意料······&lt;/br&gt;

·&lt;/br&gt;

“舞阳侯,别来无恙否?”&lt;/br&gt;

太子宫侧殿,会客堂。&lt;/br&gt;

看着眼前这位衣着华贵,脚步虚浮,面上又满带着贪婪的中年贵族,刘胜只温笑着起身一拱手。&lt;/br&gt;

见刘胜如此客气,那贵族自也是呵笑着走上前,分别朝刘胜、窦彭祖表叔侄行过礼。&lt;/br&gt;

待主宾落座,贵族才笑着抬起头,只直勾勾望向刘胜。&lt;/br&gt;

“承蒙公子挂念。”&lt;/br&gt;

“听说今年,平抑关中粮价的事,陛下交给了公子操办;”&lt;/br&gt;

“臣这才亲自登门,想要看看公子这里,有没有什么事,是臣能帮得上忙的······”&lt;/br&gt;

简单客套一句,那贵族便直入正题,算是隐晦的道明了来意。&lt;/br&gt;

而在主坐,听闻贵族这一番话语,刘胜却是浅笑着低下头,陷入了短暂的思虑之中。&lt;/br&gt;

眼前这位男子,正是汉开国十八功侯第五位,即便是在后世,也享有赫赫威名的元勋功侯——舞阳侯樊会之子:樊市人。&lt;/br&gt;

别说是后世,即便是如今的汉室,听到‘舞阳侯’三个字,天下人也无不是竖起一个大拇指,赞一声:大丈夫,大英雄!&lt;/br&gt;

但刘胜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特意设下的这个陷阱,第一个‘捕获’的,居然是樊会的儿子······&lt;/br&gt;

“唉~”&lt;/br&gt;

“虎父犬子啊······”&lt;/br&gt;

在心中,为垂名青史的舞阳侯樊会默哀三秒,刘胜便带着一抹平易近人的温和笑容,抬头望向客座的樊市人。&lt;/br&gt;

而刘胜开口道出的第一句话,便让樊市人,全然忘记了早先打好的腹稿。&lt;/br&gt;

“舞阳侯,大可不必这么见外嘛~”&lt;/br&gt;

“想当年,君侯的父亲——舞阳武侯,和我的曾祖太祖高皇帝,可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lt;/br&gt;

“真要算下来,我还是君侯的晚辈。”&lt;/br&gt;

“见了晚辈,君侯又何必这么客气、这么见外?”&lt;/br&gt;

极其自然的一番调侃,惹得樊市人微微一愣,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又见刘胜满是随和的一笑。&lt;/br&gt;

“君侯,是来买粮食的吧?”&lt;/br&gt;

“大可直言便是!”&lt;/br&gt;

“要多少?!”&lt;/br&gt;

没由来的亲切语调,也惹得樊市人一阵僵笑不止,却见刘胜身侧,皇七子刘彭祖已是提起笔,已然是一副记录数目的架势。&lt;/br&gt;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a href="http://www.yeguoyuedu.com&#xA0;&#xA0;&#xA0;&#xA0;" target="_blank">www.yeguoyuedu.com 安装最新版。】&lt;/br&gt;

眼前的一切,都让樊市人基因深处的某条神经,本能的想要生出些许防备;&lt;/br&gt;

但在这触手可得的庞大利益前,舞阳侯樊市人,却也已是顾不上其他······&lt;/br&gt;

“呃······”&lt;/br&gt;

“公子认为,臣,可以买多少?”&lt;/br&gt;

试探着发出一问,却见刘胜满是随和的笑着一摇头。&lt;/br&gt;

“瞧君侯这话说的······”&lt;/br&gt;

“——当然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了。”&lt;/br&gt;

“若君侯真的愿意为我分忧,把太仓那两千万石粮食全买走,我自也乐得省事。”&lt;/br&gt;

“只一点:君侯买粮,可得付现钱?”&lt;/br&gt;

笑意盈盈的一语,也引得樊市人又一阵僵笑不止,似是局促的低下头,心下却也暗自打起了算盘。&lt;/br&gt;

一石粮食一百钱,买到手,存一个冬天,等到来年开春,倒手就能卖上千钱,乃至数千钱······&lt;/br&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