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严谨小朋友(1 / 1)

“严谨。”“啊?”什么眼睛?“我说我叫严谨!严肃的严,谨言慎行的谨!”小男孩脸微红,几乎吼了出来。“哦,你家给你起名字的时候就是翻看了新华词典吧?”这词组的,还挺好听。“呵呵。”严谨冷笑。根本不需要翻词典,他爷爷叫严厉,他爸爸叫严词,轮到他就叫严谨了。“……”林小满不想和他说话了。因为和这个小屁孩说话感觉能噎死人。闭嘴保平安吧。不过,这小孩长得真好看,是那种端端正正,浓眉大眼的长相,一身正气,配上他的姓名刚刚好。而且,这张脸还挺眼熟的,感觉像警察似的一本正经。很快就上课了,林小满也没再去纠结被个小男孩教育了的事。但她发现,这个课,上不上,真的对她来说关系不大。拼音,她还用学吗?加减法,这活了二十八年,已经成了本能了。于是,她开始在空白的纸上练字儿。跟着师父学的都是毛笔,钢笔她得自己练。以前听人说,只要钢笔字学好了,毛笔字自然不会差。但师父又跟她说,只要毛笔字学好了,什么字儿都能写得好看。她觉得师父说得挺有道理的,至少在现阶段,她的毛笔入门了之后,钢笔字就好看了许多。再也不像前世爸爸骂的那样,像鬼画桃符了。林小满写的什么呢?她在默《鉴宝指南》。“林小满!”老师盯着这小姑娘看了半晌了,她一直在走神,其他孩子都在跟读,她却一直低着头在纸上写写写。黄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林小满吓得把白纸一藏,结果还是没有老师的动作快。“老师在教读拼音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在纸上乱涂乱画?是不……”是字还没结束了,黄老师看见纸上的内容呆住了。瓷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瓷器的出现,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都是些什么?“老师,我没有乱涂乱画。”林小满小声为自己辩了一句。不过,为了不激怒老师,她的声音可以说是很小了。“嗯?这字是你写的?”黄老师神色复杂地看着林小满,一个六岁的孩子,字写得比她这个活了三十几年的老师还好,她要不要去死一死?“是。”林小满点头,该不是要因为这个惩罚她吧?“对不起,老师,我下次上课再也不开小差了。”她立马道歉,努力憋红了眼睛,让自己尽量看上去真诚可怜一点儿。这个年头的老师可不得了,权力大,还动不动就请家长。如果她因为上课开小差,被请家长,她爸爸知道了肯定会非常生气。爸爸被她忽悠来嘉市,及时借的要好好学习的借口。结果呢?正式上的第一堂课就开小差?这不是皮子紧了嘛。“你认得你写的字吗?”她想知道,这孩子到底是随便抄的一段话,还是有意识地在练习什么。“认得。”林小满虽然很想融入一群小孩中去,但她毕竟是个成年人的思维,就算想瞒着老师,但很快也会穿帮的。“你会认很多字?”这倒让老师惊讶了。她知道这孩子,因为听蒋妈妈说过,这孩子才从农村来城里,还拜托了她多看顾一些。说这孩子淳朴又聪明,是个好孩子。可一个农村来的孩子,才六岁,怎么会认识这么多字,还写得这么好?这实在是无法用常理来解释。“我有一个书法老师,跟着师父学的。”“你上过书法课?”黄老师放下那张纸,“难怪,字是写得挺好的。”“那老师教的拼音这些,你也会了吗?”“都会了。我的书法老师也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了的。”黄老师倒没有被抢学生的尴尬,只是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林小满。“虽然你都会了,但上课的时候,最好还是跟着再学一遍。学一遍就是巩固,知识学会了就是你的,多学几遍没什么。”“好的,我一定认真学。”林小满诚恳的态度,让黄老师很满意,也更愿意对她宽容一些。农村的孩子都主动学书法了,城里的孩子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她爸爸开照相馆的吧?肯定也很不容易。黄老师已经在考虑要不要也私底下去照顾一下学生爸爸的生意了。只是,这万一被认出来,人家不收钱怎么办?她可不想被人指责说是收受贿赂。“如果你都很熟练了,自己练练字也可以,也可以预习一下后面的功课。但是有一点,不能打扰到其他同学。”这可以说是很宽容,很人性化了。这个时代,大部分老师还是按部就班的上课,对学生也要求严格。像林小满这样上课开小差的,如果遇到稍微严厉一点的班主任,只怕轻一点就是罚站,重一点就要打手心,或者请家长了。林小满一听老师这么宽和,立马鞠躬行礼,也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谢谢老师,我肯定不会打扰同学们听课的!”只是她不知道,她家老师一下课就跑去办公室吹自己班上出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小孩子,字儿写得很棒不说,还小小年纪就认识很多字了。然后她进一步就成了老师钦点的语文课代表。林小满放学都沮丧着一张脸,她要怎么和老师说,别看她上辈子是靠写作维持生活的。但说实在话,她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就是语文课了。这真是,没处说理了!放学之后,蒋玉兰还不肯放过她。“小满,没想到你竟然还学了书法。你是在哪里学的?去少年宫,还是请的家教?我也想去学,我跟你一起学好不好?”小孩子从众心理可以说是很强了,在蒋玉兰看来,和好朋友做同一件事很有趣。像她自己一个人学钢琴,就觉得好枯燥。她决定回去说服妈妈,不学钢琴了,改学书法。事实上,她外公的书法就写得颇有风骨,外公也早就想教导外孙女学书法了。只是蒋妈妈不想女儿太辛苦,所以才一推再推。今年女儿读小学了,这本来就推不过去必须得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