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姐姐,你还能长(1 / 1)

邱明睿根本不想搭理那个娇小姐,他今天想出去玩一整天,都得把林小满带着,不然他妈肯定不让去。这会儿吃饭,正是讨好她的机会。“为什么你妹妹想吃什么你就亲自去点,而我们就得自己去啊?”“是啊,老大,这不公平。”“那不然你去?”邱明睿在男同学之间还真有那么点儿老大的感觉,一个挑眉,那男生就缩了缩脖子。“我去就我去,给咱妹妹点个全家桶可以吧?再来杯冰可乐?这大热天的,你们又刚从外面进来,喝冰可乐超爽!”“她不吃冰的。”林小满还没开口拒绝,邱明睿就摇头了。“那吃什么?不加冰的可乐?”“有牛奶吗?她喜欢喝牛奶。”他突然想起,林小满是从小就不喝碳酸饮料的。不像他,一回家就抱着可乐喝。这小丫头片子的日子过得跟老爷子有的一拼,很多小孩子爱吃的,她都不吃。“算了,就可乐吧。”林小满笑着朝那个男生摇头。“不要点全家桶,我吃不了多少。”“来一份薯条,一对辣翅,就可以了。”“我刚下火车,胃口不太好。”她只是象征性吃点,对垃圾食品是真不感兴趣,这炸鸡她自己都会做。汉堡吃了就想吐,完全吃不来。“那么客气干嘛,反正你哥请客,咱们吃穷他!”那男生以为妹妹是客气,还劝她。“对,反正是我请客,就给点个全家桶,你吃不完的我吃!”虽然邱明睿叛逆,脾气不好,但对这个一年差不多就见上一两次的妹妹还是很好的。虽然每次都嫌弃林小满是个女生,不想带她玩,但又每次都会顺着她。所谓的口嫌体正直,大概就是他这样的了。“你坐火车来的?你家在什么地方啊?”一边儿刚要消停的大小姐一听邱明睿还吃林小满吃剩下的东西,瞬间不高兴了。“嘉市。”“没听说过,是那种偏远的小城镇吧?都没有飞机哦,只有火车?”林小满过来这边,穿的衣服是严谨他妈妈送的。因为严谨妈妈最近致力于开创自己的服装品牌,做好了衣服就往严谨两个好朋友家里送。一是真心想送人,二是顺便看一下两位都是衣架子的小姑娘,穿她的衣服好不好看。还软磨硬泡让林小满和蒋玉兰给她当模特,拍了几组宣传照,就在林小满家影楼请的摄影师。当然,她最开始创业,请不起小满爸爸帮忙,是请的猴子。今儿个这一身,其实她个人觉得挺舒服穿起来。运动套装,坐车也方便。不像穿连衣裙,一个小女孩坐火车,容易遇到咸猪手。可看在大小姐眼里,这就成了林小满穷的标志。“是挺小的吧。”嘉市是麒省除了省会城市青城以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可人家说嘉市小,林小满也就顺着说了,没有反驳。“我知道嘉市,那边据说人杰地灵出美人,今天看妹妹这相貌,我觉得这传言算是名副其实了。”方婉婉真心夸赞,说话语气温柔,如她的名字一样,是个很温婉的小姐姐。但这话听在焦娇小姐耳朵里就不怎么高兴了,她不以为意地小声嘀咕:什么名副其实,我看也不怎么样嘛,名过其实还差不多。林小满耳朵尖,是听到了她的话的,但也只当做没听见。只看想方婉婉笑:“姐姐你也很漂亮。”“我姓方,叫方婉婉。你叫什么名字呀?今年多大了?”“林小满,今年十三。”“十三?你别是吹牛吧?”方婉婉还没开口呢,就听见焦娇不信地开口。“我妹妹确实才十三,你很有意见?”邱明睿恰好过来,又听见焦娇阴阳怪气地说话,不高兴地怼她。“我觉得这位姐姐可能是觉得我比她高,所以不信我才十三。”林小满笑了一下,示意邱明睿坐好。“不过,姐姐你也别担心,你看着也不算太大,以后肯定还能长。”“什么不算太大,你胡说八道什么!”焦娇脸唰地一下就红了,下意识地回了一句。然后见林小满一脸“我很真诚地夸你,你到底在说什么”的表情看着自己,又反应过来。班上男生开玩笑开惯了,她听到这种词,就往那方面想。结果,害得自己有些敏感,才会错了意。“焦娇你针对我妹妹做什么?”邱明睿皱着眉,才不管她是不是会错了意,就不高兴她说林小满。“别以为你家有几个钱就了不起了。你家有钱是你爸妈的,可我妹妹几岁就跟我爸合伙做生意,我们家公司都有她的股份!”虽然有那么一瞬间对小满产生过粉红泡泡的念头,但邱明睿还是一直把她当亲妹妹看待的。自己骂这死丫头怎么说都可以,但别人说半句都不行。“你吹什么牛,她几岁就跟你爸合伙做生意,别跟我们说你们家有今天,还全靠一个小女生!”旁边几个同学也都觉得邱明睿这大话吹得上天了。虽然男生都会觉得自家妹妹漂亮又聪明,可也不能这么夸张吧?“呵呵,有些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大惊小怪。”他看向焦娇,用一种“你很无知的眼神”,“我妹妹打小就聪明,小学就连跳两级,现在十三岁跟我们一样读高一,中考是他们市状元,读书从小到大就没怎么要过学费,你呢?”“邱明睿你吹牛也打一下草稿吧,十三岁读高一,真以为你妹妹是神童了?”“没错,我妹就是神童!”邱明睿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证明,难道让林小满当场拿出学生证不成?结果这时候,方婉婉却突然激动地看向林小满。“我说你的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你初中的时候是不是每年都会参加全国数学竞赛,然后拿了三次金牌?”方婉婉之所以想起来,是因为她初中的时候也参加了。结果只拿了铜牌。但她听说了,拿金牌的学生里面有两个很特殊,年纪比其他学生小两三岁,还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你和你们班那个严谨,以前还是我们老师教育我们的正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