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师父出山(1 / 1)

“难道,董老不是因为去世,是得罪了仇家?”不然,人家怎么会直接抓了他的宝贝小孙孙,就为了逼董老现身呢?要说在鉴宝界,他最佩服的就是董老先生了。而钱老,都只是当年董老在京大教课时候的旁听生。这个可是鉴宝界的大拿,而且,是鉴宝协会的第一任会长!“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那时候还小,后来师兄们一个接一个被我叔公逐出师门,最后连我也没放过。”董逍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儿都说透。但事实上,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老爷子躲了这么多年。真的只是鉴宝吗?因为对方不是好东西,所以老爷子不打算给人鉴宝。还是说,因为他曾经当盗墓贼的时候挖过人家的祖坟,从此结了仇?“那现在我们怎么办?要不直接登报寻人?”唐老板有一个卑微的心愿,等找到了董老,去要一个签名。这真的是追星人的心理了。“登报寻人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我叔公想得知外界的消息,自然有他的渠道。”他现在很犹豫,他当然知道,只要和小满说一声,他立马就能找到老爷子。可他却不想为了自己的儿子,强逼着老爷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照理说,他早就退出了这个圈子,就根本没必要再管这个圈子的事儿了才对。万一,对方不止是找老爷子鉴宝,还要让他去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呢?就像三师兄,被犯罪集团利用,最后做了无数高仿赝品,替犯罪集团赚了无数的钱也就罢了,自己还不得自由。“那我们就这么干等着吗?总得想个办法,既然老爷子那么厉害,躲了这么多年都没让人找到,肯定能想到办法。”“董逍,不是我只顾着咱儿子不顾老爷子的死活,对方听那口气,对老爷子其实也没有恶意,至少,没有要他去死那种。可甜哥儿。”唐糖这个时候就指望着董逍能松口,让他们全国范围内寻人了。“唐糖你先别急,我打个电话。”董逍打电话,把刚才那边的话直接转述给了林小满。林小满让他别急,说老爷子已经知道了。但怎么让那边知道联系上了老爷子,好掌握主动权,他们还得斟酌一下。老爷子知道了,这也是安了董逍的心。“你为什么这种事也要和小满商量。小满是你的老板,我们都知道,但这种事,你和她说了有用吗?”唐糖被董逍一个电话搞得目瞪口呆。她儿子最亲近的除了父母就是林小满了,但这也不意味着到了儿子出事的时候,就要把这么大的压力推到小满身上。她还是个孩子呢,能想出什么主意?“我只是和她说一下,小满性子活泛,说不定能想到办法。”林小满此时已经回了嘉市,直接去了老爷子那边住的院子。老爷子仿佛也早就知道她的来意了,坐在书房里等。“师父,您是真打算出山吗?”“出,为什么不出?”对方拿董逍的儿子做威胁,他再怎么硬下心肠,也不可能看着小孩子出事不管的。但他不能现在就让人知道他这么多年一直都住在嘉市。那些人要找他,一是想通过他找到宝藏,另一个,何尝不是把他的家当都当成宝藏呢?“明天,我就回帝都,我会先让人知道我跟你二师兄的联系。你二师兄现在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出入都是高级场所,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动他。”“您……”既然您老人家都想好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不过,孩子的事,你这边半点线索都没有吗?”老爷子确实是被气狠了,想反将对方一军,但他也不想在将军的过程中,再让无辜的人受到牵连。董逍家的儿子,务必要找到,不仅如此,还不能是对方完好无损地送回来那种,而是反过来找到了救回来,顺便端掉这绑架的一拨人。总要让人出点气是不?“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公园外面那条马路是有监控的,他们虽然避开了进门,里面的监控也没开,但警察那边还是从外面街道的监控找到了刻意的人。”“我知道了,你放心,下次人再给董逍打电话,就让董逍告诉对方,直接让他们那个幕后的人跟我联系。留下联系方式,我亲自找上门去,看他们愿不愿意。”那不得把绑匪都曝光了吗?第二天,林小满因为不放心老爷子一个人去帝都,还是给他和自己买了同一趟航班。不过,她给老爷子买的是头等舱,自己则是买的他后排的经济舱。两个位置隔得很近,可以照顾到老爷子,又不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他们刚到帝都这边,老爷子就和她分道扬镳了。也不知道他自己绕了一圈去哪里,最后被那位从国外赶回来的三师兄沈阅接了回去。一辆四平八稳的豪车停在一家四合院外面。四合院看着大气典雅,又带着古老的韵味。这座四合院,平日里是有人打扫的,却从来都没有见房子的主人进出过。可今天豪车往这里一停,四面八方的人都听到了响动。“什么,那位大佬回来了?”“董老还在世?这不是说笑吗?他已经失踪十几年了,基本上都断定已经去世了。”“回来的确定是董老,不是他的后人吗?当年董老走的时候,可是收了几个徒弟的。”“既然老师回来了,我们是不是也该上门去拜访了。”这四合院的大门一开,闻风而来的人就络绎不绝。老爷子选择性地见了一些人,其中,包括了如今坐在最高的那把椅子上的那位。那位屈尊而来,竟然也叫老爷子一声老师。不过,这个老师和钱老他们不同。这位是当年老爷子在做军官的时候带的手下。现在能坐上最高的位置,还多亏了当年老爷子的悉心教导。“老师,您这么多年到底去哪里了?”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外国那些鉴宝大师,都以为华夏的这位大佬过世了呢。也正是因为华夏这些年在鉴宝方面的人才渐渐凋零,大家才愈发惦记这位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