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谁会赢呢(1 / 1)

改课纲事件竟然就这样平息了?所有人对徐乾除了佩服还剩下什么呢?他们已经是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了。“徐乾太特么牛逼了吧。”“简直是强无敌呀!”“太牛叉了!”“这个人根本不是人呀。”“我就知道徐乾行的。”。。。。。。。。。。。。与此同时,《雍正来了》那一期的视频再次被人们强烈的讨论,人们看着视频中徐乾的风采都是赞叹不已。“历史上的乐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徐乾思路很清晰啊,人才,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愿徐乾老师身体健康。”“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是之谓乎?”“就是啊,几百上千年过去了,我知道唐宋八大家,知道那一句句流传下来的优美的唐诗宋词,知道那一篇篇不失逻辑优美却又饱含哲理民生的文言名篇,但是作为同一个时代的人我居然不知道这135个人是何牛马鬼神,我相信只有小丑才会在梁上跳来跳去以博得众人的关注,而真正的圣贤只在人们的心中自相传播,他们从来不摒弃好的文化,只为人民百姓心忧,这就是他们为何千百年来依旧在人们口中心中流传的原因,而不是像这些乐色一样纵然为祸害也遗臭不了万年才是真正的悲哀,身为垃圾,连遗臭万年都做不到,才是垃圾的悲哀,因为即使同样的垃圾人家能遗臭万年叫祸害,而你只能做垃圾连历史中的一滴水都溅不起来。”“五百年后唐宋八大家依然是历史上的瑰宝,这135人会成为历史的垃圾,说的真的好!”“真人才,句句诛心!”“孔孟、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都不用读了,那汉字你也别用了吧!”“有时候觉得这样不屈从于大流不盲目政治正确,不人云亦云,有理有据敢为内心坚持的正义发声的行为真的令人感动。”“尔曹甚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随随便便一句古诗,胜尔谎言千万句,这就是古文的力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最后一句真特么的爽。”“所谓的舌战群儒也不过如此了吧,比心!”“”。。。。。。。。。。。这只是部分论坛上的评论,在围脖上有无数人转发徐乾在《雍正来了》的视频,并且在其中都加入了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对徐乾都是极尽赞赏,说句不要脸的话,现在吹捧徐乾就是政治正确,吹捧他是众望所归,徐乾他已经是达到了人生一个新的巅峰。“我只想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我能一打八。”“徐乾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都相当了得,不负青年。”“好喜欢他的最后一句:哪有什么不公平,侵略就是侵略,殖民就是殖民,破坏就是破坏!!!”“有理有据,引用皆有实际出处,理论也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敬佩之至,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有志不在年高。”“我看的太激动了,从来没有想道看一个辩论节目能把我看的这么热血沸腾。”“一个连自己国家都要抛弃的人,别说长相,我讨厌他的全部,请不要莫名圣母。”“厉害!舌战宵小!还有那些媚岛的人你们应该感受到了恐惧了吧。”“这个不错,当面打脸,阔以!”“你念下一段,你念下一段,是不是说重归我国?太特么霸气了,又有气质,又帅,又有才华。唉,可惜我不是妹子,不然怎么样也要嫁给他,哈哈哈!”“几个人欺负一个,可能七八个人里只有一个价值观是正确的。”“舌战群儒,那群人和“儒”不沾边吧?有点侮辱这个字了。不过,如果某些传说是真的,那就没关系了。”“最后拍桌子的那一掌真解气!”“逻辑强反应快,牛逼,历史不允许篡改。”“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厉害,吾辈皆身处沟渠中,然必有仰望星空者。”“最后那桌子拍得我只有一个字帅,两个字太帅,三个字帅炸了。”“暴躁一次,徐乾说到现在还有一些媚岛的人存在时,左边两个在笑,我笑你呢?说的就是你们这些臭鱼烂虾!”“以事实反驳,有理有据,很好,打蛇打七寸,没有赘言,相当厉害呀!”“所有这个提问的视频都看了,都让我笑了,唯有这个,礼貌而强硬,最棒,最燃,谢谢你!”“思路如此清晰、敏捷,其实只比我大不了几岁,却这么厉害,好佩服!好羡慕!”“小哥哥意气风发,舌战群儒,给小哥哥疯狂打call!”“一个对自己的历史不敢正视,对自己的文化没有自信,对自己的同胞抱以排斥,而去谄媚曾经欺侮自己的人,还要不肯直视现在自己的错误,这种人就是垃圾,不,应该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网上全都是吹捧徐乾的话。可以说徐乾的惊艳表现征服了所有人。在这之前谁能想道徐乾能一个打八个,谁又能想道徐乾竟是如此的牛叉。可以说现在所有的大势都是在向徐乾倾斜,当然这是他靠自己的实力赢来的,他的话语堂堂正正,别人挑不出一丁点的毛病出来。可以说徐乾现在是“众望所归”的那种人。通过这一期《雍正来了》,人们也充分的认识到徐乾那变态的底蕴!人们还记得徐乾的那一句:“你念下一句,你念下一句”,这种文学的底蕴让所有人都咋舌不已。这让人们对他更加的崇敬。毕竟徐乾本身就已经在唱歌,导演等多重领域证明了自己,现在又证明了自己的学识,那不更受人爱戴?可以说这期节目播出,没有人再敢说他文化底蕴不够了,诗词典故张口就来这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吗?现在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只有“满腹经纶”!而有的媒体更是称呼他为:“天下第一才子!!!!!”徐乾本就帅气,本就名气大,现在又表现的这么有才华,直接让许多人少女心炸裂!“太帅了,太帅了!”“最喜欢徐乾了!”“才华与帅气并重,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完美之人?”“这样的人太完美了,要舔屏!”“最喜欢的偶像就是徐乾,没有之一!”“我没有认错偶像,徐乾值得我信仰!”。。。。。。。。。。。。。可以说徐乾的粉丝群体再次扩大,在此之前有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或者说是文青,甭管徐乾做出多少歌曲,执导的影片取得多少亿的票房,拍的电视剧取得多么恐怖的收视率,他们都看不起徐乾!认为他就是一个戏子,但这一次他算是改变了这些人对自己的看法,他已然是真正的近乎完美的超级偶像,这样的他堪称是千百年都难遇一次。——————————————六月一日,儿童节,这是属于儿童的节日,《中华勤学故事》也正好在这一天播出。因为《快乐星球》和《足球小将》的原因,徐乾的作品一直很受孩子喜欢。许多人都把徐乾当成了“造梦师”。虽然《中华勤学故事》事先开播没有做出任何的宣传,但许多家长还是带着孩子一起观看《中华勤学故事》。张媚是一位母亲,她今天就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观看《中华勤学故事》。因为她觉得徐乾的儿童作品一般都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孩子的正确价值观。比如《快乐星球》中的乐乐就是一个乐观向上,善良,天真可爱的人,她的儿子在看了《快乐星球》之后就曾经对她说过以后要成为像乐乐那样的孩子。《中华勤学故事》开始播放。首先是开场歌曲就很让人惊喜。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将一串故事给你听(故事给你听)有志就在少年行(就在少年行)要问知识哪里来(知识哪里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勤为径)勤飞笨鸟先入林(笨鸟先入林)勤跑骏马齐飞腾(骏马齐飞腾)勤学童心添智慧(添呀添智慧)勤思头脑变聪明(头脑变聪明)一天之计在于晨呀一生之计在于勤呀勤奋的少年知多少古往今来数不清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这首歌虽然听上去简单,但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的教育意义,比如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比如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部动画所展现的画面,那是一种古典的美丽,有人坐在蒲团下面读书,有人在下雪的时候站在茅草屋面前求学,有人在下雨的时候拄杖前行,有人赛着龙舟。。。。。。。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就连张媚这个大人看的都有些感动。对,感动!看着这些年画,小孩砸缸,闻鸡起舞的场景她就有种感动的情绪,这是根植在我们灵魂深处的东西,而今一切似乎都被唤醒了。而张媚的儿子也看的津津有味的,他看着里面活泼灵动的小孩的画面觉得挺新奇的。“第一集,苏东坡应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这千古绝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留给我们重要宝藏,他的诗词和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和爸爸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开头有声音报幕道。画面则是一个白发老人负手而立的表情。张媚知道第一集讲的是苏轼的故事。苏轼这个人简直是太有传奇性了,有关他的传说那是多不胜数,光是东坡肉就已经让他流传千古。这是一个神奇的人。“那么有关他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别说小孩子了,就算是张媚这个大人也有看下去的冲动。“放学喽,放学喽,终于可以回家喽。”苏轼和苏辙撒着小脚丫欢快的跑着。“哈哈。”张媚的儿子张涛笑了出来。他觉得苏轼,苏辙两个人好可爱。张媚也是会心一笑,没想道被称为大文豪的苏轼和苏辙是这个样子的。“他们也讨厌上课吗?”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叫住他们。“苏轼,苏辙今天的功课你们都记住了吗?”先生问道。“记住了,先生再见!”苏轼和苏辙两个人说完就立即撒开脚丫子跑了。“哈哈!”张涛又笑了。苏轼和苏辙两个人踩着石阶登山,而这时候下起了雨,山顶上刚好有一个茅草屋,二人就在那躲雨。“天气真美呀!”苏辙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秋天的傍晚一场山雨空气好新鲜呀。”苏轼感叹道。“对,真舒服,真新鲜。”苏辙附和道。“我们只会说舒爽呀,新鲜呀,同样是感叹,你听人家王维是怎么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只用了十个字就把人心里的感受说尽了,让人浮想联翩呀。”苏轼道。张媚看的一脸懵逼。“小孩子都懂这么多吗?”她再看看自己的儿子,发现他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这倒是一个好现象。”张媚心道。“哎,我们怎么说不出这样的话。”苏辙低着头感叹道。张媚只想说你们年级这么小,懂得这么多,已经是非常非常牛逼了。“还有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影月光,婆娑起舞,泉水像是会唱歌一样匆匆流过,本来静止的东西到了他那里就好像有了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本领呀!”苏轼侃侃而谈道。张媚。。。。。。。。“熊孩子都这么厉害吗?”苏辙叹气道:“哥我怎么就写不出这样的好诗来?”“写诗必须肚子里有内容,就像是蚕吃饱了桑叶一样,满肚子都是丝,不吐便无法活下去。”苏轼道。张媚觉得苏轼说的好有道理。“苏轼真的这么牛逼吗?”“年级这么轻,说的话比他们大人说的还有哲理。”“挺有意思的。”。。。。。。。。。。张媚觉得这《中华勤学故事》真的挺有意思的。这时候苏辙道:“可是我不是蚕呀,我不会吐丝。”“哈哈!”张媚只觉得苏辙好萌,她刚才一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苏轼和苏辙就像是小大人一般,这一刻她才觉得苏辙也只是一个小孩子,他也有小孩子天真烂漫的一面。“咦,雨停了。”苏轼道。苏辙向天空看去,果然是一片晴朗,秋天的雨真是来的快,去的更快。两人又是欢快的撒着脚丫向山下跑过去。在跑动的过程中,苏轼对着苏辙道:“要想写诗,必须先学对子歌。”“我说一个字,你对一个字,我说一个词你对一个词,你敢吗?”苏轼向苏辙发出挑衅。苏辙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答应了。“对就对,谁输了给赢的那个人当马骑。”苏辙提出了赌注。苏轼道:“一言为定。”“一言为定!”苏辙也附和道。两个人看上去非常的兴致盎然。“谁会赢呢?”张媚在心里猜测着。可以说《中华勤学故事》真的吸引到了她,现在她正在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观看着,两个人就在那边聊天边看,画面看上去非常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