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中央精神(1 / 1)

稻田养鱼一切顺利,各大队的鲤鱼苗子、鲫鱼苗子都和鄙人一般,茁壮成长。眼见得稻田里鱼儿成群结队穿梭来去,一年到头难得开一次油荤的乡亲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没口子夸赞公社严主任、柳主任。却很少有人知道,严主任柳主任的日子,有些不大好过呢。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方针。说的乃是“凡是领袖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领袖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报一刊按照时任党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的一号人物的要求提出来的。前世的时候,我对政治不大关注。理由很简单——轮不到。我一个打工的草根阶层,没那资格。然而这个理论方针,我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只要是从那会活过来的人,不痴不傻的话,都听说过。这事闹得动静挺大,直接引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我只是没想到,这事居然也影响到严主任和老爸。公社革委会主任、副主任,呵呵,级别差太老了吧?因此我压根就没往这方面想,与柳家山大队的全体大人小孩一样,日夜盼望田里的鱼快点长大。除此之外,就是雷打不动的随周先生读书。直到严主任和老爸再次联袂而来找周先生说话,我才得知一点端倪。遇到大的,敏感的政治问题,两位主任就会找周先生聊聊,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我对这个有点不理解。周先生是个好老师。却未必见得是个好政客。老夫子学识渊博。刚直不阿。值得敬佩。但这并不表明。他可以很好地把握时局地走向。否则地话。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向他讨教政策问题。不会误入歧途吧?我还真有点替严主任和老爸担忧呢。想想也难怪。他俩地亲戚朋友同事一总加起来。也找不出比周先生更有学问地人。遇到疑难。不找周先生又找谁呢?自然。我不是神仙。哪能一下就知道严主任和老爸来找周先生干嘛。但他们谈话。我是一准要旁听地。他们也习惯了。也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们来看周先生都要带点吃食。这次带地。居然是一个猪头和一壶米酒。看到那个猪头,我两眼目光烁烁,口水极不争气地涌了出来。猪头肉,真是好东西啊,上辈子年轻时节,我可以独自消灭一整个猪头呢。严主任笑呵呵的:“小家伙,眼馋了吧?算是伯伯奖励你的。”我撇撇嘴,嗔道:“伯伯做事好不地道。明明是来看先生,一个猪头做两回人情。”严主任顿时瞠目结舌。周先生哈哈大笑:“玉成,欺老莫欺小,这下子知道厉害了吧?”老爸笑骂道:“小俊,小孩子家说话不积口德,有这么跟严伯伯说话的吗?”我笑笑,快步走过去接过严主任手里的猪头和米酒,转身朝屋里跑:“师母,师母,好吃的来了……”师母手脚利索,不一刻猪头已然下锅,虽然不像后世有诸多调料,只是白水加点盐巴,却也香气扑鼻,引得人食指大动。“你们三个先喝着,一会就好,一会就好……”师母笑眯眯的,一迭声说道。“师母,不急,我们就是找老师说说话……哎呀,有一阵子没来看老师了。”“你周老师教了那么多学生,也就玉成你一个人讲仁义……”暴汗!师母这是对我直接无视了。不过……咱也确实没为先生做过什么。“哪里哪里,那是我离得近而已。”严主任嘴里客气,却冲我连连眨眼。嘿!这位严太爷原来也还童心未泯呢。我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索性还他两个老大白眼球。大伙先是扯一些闲话,周先生对稻田养鱼这个主意倒是十分赞赏,说是为探索集体生产力展做出了可喜的尝试。大家都还小心翼翼地避免着“财致富”这样的字眼。因为当时讲究的就是越穷越光荣啊。严主任含笑望向我,我连连摇头。严主任笑笑,也就不多言。“稻田养鱼”经过公社革委会集体讨论之后,已然成为组织决定。再将“倡”的大帽子戴到一个小屁孩头上,未免有些不合适。虽说“名人效应”是我所向往的,不过以我现在的年龄来看,出名也要讲究个度,“聪明会读书”是我目前最合理的出名途径。其他的,咱还是将功劳归结于领导和组织得了。猪头肉终于出锅,师母偏心,先就夹了几块结实的“核桃肉”(瘦肉)放到我的小碗里,满脸慈爱之情。我自然毫不客气,也不顾正烫嘴,手撕嘴啃,吃了个不亦乐乎。“老师,对于中央提出的这个精神,你怎么看?”严主任抿一小口米酒,很随意地问道。恰如晴天一道霹雳,将我嘴中正咬着的一块猪头肉震得掉回碗里。唉,我是不是满脑子猪肉了?居然连这样重要的事情也会忘记?莫不是严主任和老爸已经采取了什么行动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国内官场,从古至今都盛行“站队”,身在官场,就必须有“派”。假使有谁想逍遥物外,做一个逍遥派,两边讨好的话,结果一定会像“蝙蝠”,既做不成飞禽也做不成走兽,成为轮牺牲品。路线斗争的结果,往往十分残酷,纵算不涉及到身家性命,至少也会涉及到官员的政治前途。随后即将暴的“真理标准”之争,毫无疑问也是一场路线斗争。各个政权机构的主要领导,哪怕是小到公社革委会这个最基本的层级,毫无例外都将牵涉其中。这个队如果站错了,后果相当严重。周先生端着酒杯的手停顿在半空之中,双目微闭,沉吟不语,良久才道:“你们可有什么动作?”“暂时还没有,我们……有点拿不准……”严主任说道。周先生点点头。我却是大大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上头提出这个精神,也是不得已啊。”周先生想了想,慢悠悠地道。满屋子人除了师母,都将耳朵竖了起来。“请老师指点。”严玉成恭恭敬敬地说。神态犹如小学生一般。“呵呵,玉成,你就别捧我这个老头子了。指点不敢当,咱们也就随便聊聊,说到哪算哪。”严玉成熟知老师脾性,笑笑不再言语。“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我不由愕然。料不到老夫子拿捏半天,居然掉了这么一句文。史载秦始皇得和氏璧后,雕为传国玉玺,刻的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好在严玉成和老爸文化程度不算低,倒也知道周先生语出何典,只是一时不明白个中含义。“老师……”严玉成才说出两个字,突然就明白了,微微一笑,不再言语。老爸将将踏入政界的门槛,反应就要慢上半拍,愣怔一会才算有点省悟。见我也微微点头,周先生倒有些意外,问道:“小俊,莫非你也明白?”“伯伯,你忘记了,你同我讲过的。做皇帝的,都要标榜自己是受命于天嘛,以示正统。”“唔,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周先生连连点头。我却暗暗佩服周先生的机敏与睿智。一句话,八个字,就将这个理论方针的根子说得清清楚楚。接班人根基太浅,将这个政治宣言提出来,明明白白宣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伟大领袖辞世未久,威望依旧卓著,坚持这个方针,是接班人保持其地位的最有力武器。“老师,那我们该怎么做?”周先生微笑反诘道:“你们打算怎么做?”严主任不正面回答,却问老爸:“晋才,你是负责宣传工作的,你说该当如何?”老爸想了想,道:“既然是中央的意见,我们还是……”“慢着,晋才,且不管这是谁的意见,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你对这个方针,是怎么看的?”周先生打断老爸的话问道。老爸有些挠头,说道:“这个我说不好呢。”“不管说得好说不好,你只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就成了。这里没有外人。”“嗯……我觉得这个提法有些不妥呢……”“哦?为什么呢?”“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照这个提法,就是否定了事物的变化。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老爸字斟句酌,慢慢说道。“说得对!”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