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政绩要靠炒作(1 / 1)

月初,严玉成自四川考察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情况冲冲的。上辈子记忆中,四川和安徽原本就是全国率先施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份,严玉成这一趟十几天的考察,自然是大有所获。严玉成没有先回县里,而是在宝州市下的火车,直接跑龙铁军那里汇报去了。此番考察,是先给地委打过报告,龙铁军和周培明均签字同意的,因而先向龙铁军汇报就很合规矩。其实在考察期间,每两至三天,严玉成便要同龙铁军打个电话汇报一下考察的情况,故此许多事情龙铁军已然先行知晓了。严玉成去他办公室,乃是做一个总结性的报告。“玉成同志,辛苦了……你们一共考察了几个地区?”一番寒暄过后,龙铁军问道。“三个地区……”严玉成说了三个地区的名称。“都实施了生产责任制?”“大部分公社和大队都实施了,也有极少数的大队坚持集体生产的。”“哦?”龙铁军饶有兴趣。“那他们地省地领导们。是怎样对待这两种不同情况地呢?”“实施生产责任制地。不阻拦;不实施地。不强迫。允许社员群众自行决定。”“哈呀。这样啊……”龙铁军有些吃惊。这还真是奇怪了。这不是自由化吗?允许社员群众自行决定。就不怕乱套?龙铁军军人出身。带兵打仗地人。最怕地就是这种无组织无纪律地情形出现。这也是他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地根本原因。集体生产不要了。以后如果再有统一地。大地行动怎么办?群众还组织得起来么?要组织不起来了。集体地项目不就会荒下来?“那。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情况怎么样呢?”“很好啊,龙书记……”严玉成说着,掩饰不住兴奋之情。“凡是实施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公社和大队,粮食都获得了大面积的丰收,粮食总产量比去年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公粮征购任务百分之百完成,有许多公社还额完成……”“嗯……”龙铁军连连点头,也很兴奋。社员群众都能吃饱肚子,百分之百甚至是额完成公粮征购任务,也是他这个地委书记乐于见到的情形啊。“那么,大的集体项目建设,比如说修水库,打水渠这样的项目,又怎么处置呢?”龙铁军问起他最关心的事情,威严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热切的神色。这个事情,也是严玉成考察的重点,此时自然是胸有成竹。“是这样的,龙书记,他们通常会采取派工的方式。比如说修水渠,干渠是县里和公社统一修,支渠就是各大队自己组织修,按照责任田的多少派工,不出工的可以请人代工,不过花费要自己掏腰包。当然,如果集体积余比较多的大队,也可以给一定的派工补偿……办法还是很多的,实施起来也很顺利,没有多少阻力。社员群众的觉悟和积极性都是很高的……”“嗯……这样行得通吗?”龙铁军又点点头,微眯双目,陷入了沉思。严玉成不敢打扰,静待龙书记指示。“玉成啊,辛苦了,你和向阳的同志们先回县里去好好休息休息……这个事情,我再考虑考虑。”沉思稍顷,龙铁军说道。“好的,龙书记,那就不打扰您了。”龙铁军考虑的结果就是召开地委会议之后,决定他亲自带队再赴四川实地考察。九月底,宝州地区考察组从四川赶回,龙铁军随后和周培明一道,亲自去了一趟省城,向省委书记皮治平和省革委主任刘东山做了汇报。十月初,龙铁军周培明返回宝州地区,召开了全区各县市党政一把手及地直机关一把手参加的重要工作会议,会议主题便是布置在全区铺开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作。会议上,龙铁军一改过去的彷徨观望态度,旗帜鲜明支持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这个事情,周培明本来便是一贯支持的,现在更加不会阻拦。于是会议很快达成共识,各县市的一把手们有的兴奋难耐(譬如严玉成和老爸),有的暗怀忧虑,急匆匆赶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去了。哈呀,搞了二十年的大集体大生产,现在又要改回去啦!根据地委和地革委的统一部署,严玉成和老爸次日便在向阳县再次召开干部大会,宣导了本次地区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决定抽调县直机关的大多数干部,组成多个工作组,直接开赴各区和公社,协助地方主要领导开展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工作。在会上,严玉成多次重申龙铁军书记的指示:“允许社员群众自行决定,不阻拦不强迫!”整个向阳县沸腾起来,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唯一有点可惜的是,时间已经到了公历的十月初,农历的八月中旬(一九七九年,农历有个六月),已经误了一年中最好的农时。不过好在农村的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要改革的种子播种下去,很快便会生根芽,茁壮成长起来的。农业局组成的工作组,由陈立有亲自带队,帮扶对象是红旗公社。这也是江友信从中协助,因为红旗公社落实责任制最早,眼下全公社二十一个大队,早就全都实施了责任制,陈立有他们只是去走走过场,轻轻松松,而取得的成绩却是跑不掉的。呵呵,既然是本衙内的影子内阁成员,这点照顾总该享受得到。陈立有如今也抖起来了,下乡帮扶坐起了小包车,七八成新的二手吉普。农业局原本是个清水衙门,架不住“向阳园”公司的效益好啊,蜂蜜畅销全省,赚回大把票子。为了业务需要配个车,自然应该。至于主管单位一把手偶尔出个差下个乡,借用一下下属公司的车子,似乎也无可厚非。“向阳园”公司的经理魏宏博本想买个全普车,狠狠抖一把,被陈立有训斥了一通。你也真\钱就烧包啊?没看见严书记和柳主任坐的都是旧车!显摆什么!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不明白?魏宏博这才委委屈屈买下了省城一家单位淘汰的二手车。惬意地坐在小包车里,想起以前蹬单车下乡的日子,陈局长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好,对坐在旁边闭目养神的柳衙内,自然也就不是一般的敬佩仰慕。我跟陈立有同车也算适逢其会,正好大哥到县里来接我。虽说腾飞机械厂有五伯和张力掌舵,作为真正的第一大股东,幕后大老板,我每周总要去看个一两回,指点一下经营管理方面的事情。尽管上辈子我完全不是经营管理的长才,胜在今后三十年的阅历,这个时候指点才起步的腾飞机械厂,还是绰绰有余的。边三轮刚开到农业局门口,便碰到陈立有的吉普车出门,一打问同路,自然就请我上了吉普车。无论如何,四个轮子比三个轮子稳当,而且还不要吃那么多灰尘。车上人多,我也就没怎么和陈立有攀谈,靠在椅背上养神。陈立有也识趣,并不多话。在外人眼里,我毕竟还是个小屁孩。陈立有也就是瞧在柳主任的份上给我个面子。这样挺好,免得神气活现惹人厌。不过养神归养神,我并未睡着。既然陈立有的帮扶对象是红旗公社,就这么走走过场,似乎意义不大。我在考虑看有没有办法帮陈立有再出出彩。目前我这个影子内阁,职务最高的就是陈立有和梁国强两名正职局长,梁国强资历尚浅,短时间内没有再次提拔的可能。陈立有做农业局长,可是有段时日了,资历也够,只要有机会,倒是不难再上个台阶。眼下县里是没有副县级职务出缺,但焉知明年也没有?如今多积累一点资本,对景时候往上推便容易得多了。想想看,本衙内的班底里如果有了一名副县级干部,在向阳县这个巴掌大的地方,那可是很了不起的成绩。我被这个美好前景激励着,脑筋飞快地运转。陈立有自然不知道,我正在想办法给他增加政治资本呢。不过这个事情,也不是那么好运作。陈立有在全县的正科级干部里,资历不是最老,能耐不是最大,名头自然也不是最响,细论起来,在“向阳园”没搞起来之前,在县领导眼里属于中等偏下。要想在机会来临的时候脱颖而出,不容易。仔细搜索一下上辈子的记忆,嗯,许多官员是靠什么快蹿升的呢?上头有靠山那是不用说的了,头一要紧之事。这个陈立有不缺,在向阳县,有我给他背后撑着,随时都能在严玉成和老爸面前说得上话。但光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还不够,还得让大家都知道你有能耐,那便要靠炒作了……对,炒作!农业局的“向阳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