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乡夜话(1 / 1)

老当晚就在新塘村住了下来。多年未归,他老家的子早已不复存在。黎有德老汉便叫孙儿孙媳妇收拾干净了新房,要请黎老住进去。黎老笑呵呵地道:“这可不行,要叫人家小两口记恨一辈子了。有德老哥,随便安排个住处,有张硬板床就好了。”黎老年轻时节行军打仗,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极度疲劳的时候,死人堆里都能够呼呼大睡。便是建国之后进了城,官高爵显,也还是睡的硬板床。只不过如今年纪大了,自然不好这么安置。好在这个事情,却无须有德老汉操心。现放着这么多县乡干部,这么一个数百人的村子,焉能少了黎老一个安睡的所在?眼见得柳书记微微点头,范书鸿立即去到一边,召集青安县的干部紧急布置。最后将黎老和秘书安排在了村支书黎五福的家里。将龙书记和柳书记安排在村委会主任家里。黎老对这个安排很满意,频频点头,对龙铁军和老爸说道:“老龙,晋才同志,今晚要辛苦你们两位陪我这个老头子在这荒僻的小山村将就一个晚上了。”不知不觉间,黎老对老爸的称呼已经变了,由正正规规的“柳晋才同志”变成了亲近的“晋才同志”,老爸和龙铁军对视一眼,都是不胜之喜。“哎呀,几十年没回来过了,今天晚上,正好和乡亲们好好拉拉家常……”黎老兴致颇高。感叹着说道。龙铁军与老爸都是连连点头。说道:“应该地应该地。是该好好拉拉家常……”范书鸿听了这话。手放在背后连打手势。县长王伟松心领神会。立即偷偷溜出去。找到百里乡地书记乡长和新塘村地支书主任。细细做了一番交代安排。几个人立即分头行动起来。晚上。新塘村支部书记黎五福家地堂屋内。临时挂了一个一百瓦地白炽灯。照得整间堂屋亮堂堂地。堂屋内。人头涌动。一堆人围着黎老、龙铁军和老爸挤坐。紧挨着黎老三人地。都是村里年纪较大、辈分较长地老人。年轻些地晚辈坐在后头。中间用两张矮桌子拼在一起。上面堆满了花生瓜子糖果之类。黎老等几个干部和老人面前。摆上了茶水。“五福。村里这几年。乡亲们地生活过得怎么样啊?”黎老和颜悦色地问道。黎五福很年轻,不过三十岁出头的样子,复员军人,是新塘村新一届地领头人,按辈分算起来,该当是黎老的侄孙之类。新塘村与柳家山的情况类似,都是上百年的繁衍下来,村里人大都沾亲带故。黎老地直系亲属,都已不在村里居住。堂屋里挤了二三十个人,在此之前,真正与黎老谋过面的,也就是黎有德老汉等几个上了年纪地老人,还大都是少年时期的玩伴。至于前些年去都找黎老的家乡人,很少能真正见到黎老的面,一般是由秘书等工作人员出面接待,留住一两天,在都逛一逛,然后打一些车旅费,客客气气送回家。这也是没办法,那时节宝州穷,青安县更穷,设或每一拨进京的老乡,黎老都亲自接见,可了不得。四合院要变成招待所了。但是这几年,进京找黎老帮忙的家乡人,明显地少了。看来还是得益于家乡经济的展和乡亲们生活地改善。倒是令秘书等贴身工作人员暗暗松了口气。“叔公,现在村里富裕起来了,大家的日子比前些年好过多了。要是在以前,有德叔公家里办喜事,哪能这么热闹?”黎五福笑眯眯地答道。“不是听说我这个老头子要回来,特意做给我看地吧?”黎老微笑着问道,眼神却是很严厉地在干部们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黎五福身上。范书鸿等人心里就是一阵猛跳。尽管并没有太多的弄虚作假,但黎老地位实在太高,基层干部还是不自禁地惴惴不安。黎五福很会说话,笑着答道:“叔公,我们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哄你老人家啊。再说,酒席能临时准备,黄牛也能临时从别的地方拉过来,这一栋栋的大瓦屋,一时半会可建不起来!”这最后一句话极有说服力,黎老凌厉的眼神立即变得和蔼起来,微笑点头。“五福,听说你是部队复员的,小伙子很不错嘛。那你说说,乡亲们的日子,是怎么越过越好的?”黎老很有兴趣地问道。“修路,养牛,搞副业!”黎五福言简意赅地答道。龙铁军笑道:“你这个五福同志,还真是惜言如金呢。都给说说,具体是怎么弄的?”黎老就呵呵地笑了:“部队出身的人,话语都不多。喜欢干实事。”黎五福就瞄了范书鸿一眼。他尽管只是一个小小村支书,政治上还是要求进步的,如今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都在座,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表现好了,说不定能落个好前程。县委书记便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范书鸿这人办事牢靠,既然斗胆安$$$$netbsp;官方mm英姿上传排了这么一出喜事请黎老参加,自然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很周到细致,今天叫来与黎老座谈的人,也都是经过挑拣的,一个刺头都没有。不然的话,冒出一两个不和谐的声音来,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黎五福,范书鸿还是很放心的。“叔公,先说修路吧,这是我们市里县里这些年来下大力气抓的头等大事,道路不通,再好的东西也出不去,也进不来,心里憋得慌。”“这个路,是怎么个修法?”黎老问道。“县里拨款一部分,将大路修到村口。村里的路,是我们自己集资,自己出工修地。这个路修起以后,村里面就比以前热闹得多了。大伙出门方便,物资流通也顺畅了。”“嗯,这个做法不错……”黎老点点头。“养牛,那是我们县里地‘兴县战略’,范书记说,这是请省里的专家制定的大政策!您老人家也知道,我们青安县的黄牛可是全省都有名的,长膘快,肉质细嫩。”黎老笑道:“青安牛肉,确实是大有名气。我长征的时候,过草地,吃过牦牛肉,呵呵,又硬又涩,比起安黄牛肉来,味道可差得太远了,那时候我就跟长等全国解放了,我请他们吃咱们青安县的黄牛肉。”范书鸿带头鼓起掌来,顿时掌声如潮。“黎老,您这句话,可比什么广告都值钱……想不到我们青安县黄牛肉的大名,长征的时候,长们就都知道了。”范。黎老口中的长,那是何等地人物?“叔公啊,这次您老人家回都去,带几十斤我们村里自制的五香酱牛肉,请长们尝尝鲜好不?也算是还了当年的愿。”黎五福趁热打铁。“好,好啊,秘书,记下这个事情,几十斤太多,三五斤就好……记得要付钱……”黎老兴致高涨。秘书忙即点头答应。黎有德老汉笑道:“自己家里做的土产,付什么钱?中央地大长,看得上我们这山里的东西,那是天大地面子了。”“哎,有德老哥,你可不兴让我犯错误……这是纪律,不许拿群众一针一线……”黎老笑呵呵的。“五福啊,你接着说,我很想多听听家乡的新鲜事。”“是,叔公。养牛这个事情吧,开始我们还是有顾虑。青安牛肉是有名气,我们这里山多地少,光种稻谷,不是办法。但是养牛多了,我们又怕销不出去,再有,大伙手里头也紧,没钱买牛犊子啊……”黎老便微微蹙眉,说道:“唔,这确实是个问题,那又是怎么解决的呢?”“县里财政拨了一些款子,又鼓励我们去银行贷款,形成规模,销售方面,是由县里统一安排的。市里面建了一个很大的肉食品加工厂。”黎老想了想,对范:“小范书记,这个养牛地范围有多大?”“黎老,展青安县特色养殖业,是柳书记做市长的时候,提出来地振兴青安经济的大战略。按照市里地要求,我们在全县五个区十七个乡里挑选出适合肉牛养殖的一百二十六个行政村,进行了统一部署。财政统一拨款,统一组织银行贷款,县里又成立了专门地肉牛制品销售公司,统一管理肉牛和肉制品的销售,基本上,做到了产销两旺。经过这几年的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们的肉牛和牛肉制品,已经销售到了全国十几个省市呢,村民们的纯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这不,许多人家都建起了新房子,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也愿意嫁过来了……”堂屋里顿时响起一片笑闹声。黎五福紧接着笑道:“就是呢,要不,三狗子能娶到那么水灵的老婆?”三狗子就是黎有德老汉今天结枣子读书 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