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回归祖国的方法!(下)(2 / 2)

“您来的时间刚好,有些事情我们想向您请教请教。”

约翰立马正了正身子,摆出一副很可靠的表情:

“几位先生,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开口,我一定知无不言。”

听闻此言。

陈省身便朝小杨投去了个眼神,把话语权交给了他。

小杨很快会意的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对约翰问道:

“约翰先生,首先有个问题.....《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这篇论文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是大陆那边传来的论文吗?”

约翰用力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包裹从香江寄出后走的就是我的物流渠道,如假包换的华夏本土论文。”

小杨又继续问道:

“那么论文里的实验数据是怎么回事?华夏怎么会有能力拿到那些参数?”

约翰看了眼这个诺奖得主,小杨的这个问题让他想到了数天前遇到的盖尔曼。

当时盖尔曼第一时间便判断出了数据来历,如今看来小杨则应该还没猜到那一层。

不过这也很正常。

毕竟同样是理论物理学家,小杨和盖尔曼的方向并不是一致的。

小杨的优势领域在于数学计算,类似的学者有将来的特胡夫特和威腾等人。

盖尔曼的精通方向则是数据分析,对于数据来源的敏感性很强,不久前和小杨见过面的温伯格也是这种类型的学者。

加之小杨此时更多的情绪都放在了回国一事上,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分析数据来源倒也合理。

所以约翰也没太卖关子,重新来到门边检查了一番后说道:

“杨,你听说过CERN那台80MeV串列加速器的消息吗?”

“当......”

小杨下意识便点了点头,一个然字还没说完,整个人的眼睛便瞪得滚圆了起来:

“约翰先生,您是说....给那篇论文提供实验参数的设备,是CERN的那台加速器?”

啪!

约翰愉快的打了个响指:

“宾果!”

小杨呼吸立马为之一滞。

此时此刻,他陷入了与盖尔曼相同的矛盾之中:

CERN这个答案确实可以解释这些数据的来历,因为那台加速器的的确确拥有测量出相关能级的实力。

但是.....

它是怎么落到的华夏人手里?

不,准确来说应该是......

剑桥大学怎么可能会把它送到华夏人手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