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中山医院张教授(2 / 2)

从1981年卫校开始 烤饺 984 字 8个月前

算了算了,慈善这玩意儿水太深,完全不是陈棋兰丽娟夫妻能玩转的。

“行了行了,别感叹了,回去上班吧。”

“行,你安排个时间出来,发个通告,我给大伙儿讲讲什么叫微创手术。”

“遵命,院长大人~~~”

陈棋以为在越中人民医院进行的这台内镜下胃折叠术只是在本院内引起轰动,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迅速就传遍了全省,甚至全国。

所带来的影响,带给同行们的震惊,那真是无以伦比的。

内镜,这在国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当年大清还没有亡,老百姓还梳着金钱鼠辫子,口称奴才的时候,人家欧洲人就已经发明了内镜,并且应用于医学上面。

当然国外的内镜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比较缓慢,仅仅是用于检查使用。

一直要等到1983年电子内窥镜的发明,这是一种由微型图像传感器替代光纤传像束,通过光电耦合器件进行光电信号转换。

最后在监视器上进行图像显示,还可配备辅助装置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诊断处理工具等等

电子内窥镜的发明,医生们才发现,原来我们不止可以通过内镜做检查,同样可以通过内镜进行各种小手术。

于是内镜这门学科才开始真正被人重视起来。

国外从1983年开始玩内镜诊疗技术,到如今的1988年已经足足发展了6年,技术创新,各类术式发了可谓是日新月异。

原本华国的历史上,一直要等到九十年代才引起微创手术,包括腔镜手术和内镜手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但在这之前,国内还是有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微创手术”可能会改变外科手术,并且在将来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

可惜这样的医生和专家是极少数。

大多数医生还纠结于职称聘用、福利分房、加班补贴这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不能安心发展技术。

东方沪海市中山医院的张伟忠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国内少数有眼光和远见的医生。

他是八十年有机会出国去进修的极少数医生之一,在国外已经见识过内镜手术。

可惜内镜手术在国外也不是主流手术之一,会操作的医生不多,加之仪器昂贵,轻易不会让外人触碰。

所以做为进修医生的张伟忠并没有机会亲自上手内镜手术,顶多就是打打下手。

但他怎么也难以忘记第一次见识内镜手术,那是一例早期胃癌切除术,全程不用开刀,就靠一根管子就轻松搞定。

从那一天起,张教授就对这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进修回国以后,他也是极力主张自己所在的中山医院能引进内镜技术,成立国内第一家内镜中心,成为引领潮流的新技术开拓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喜欢从1981年卫校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haozhi.us)从1981年卫校开始枣子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