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烧伤年会改越中(1 / 2)

从1981年卫校开始 烤饺 971 字 8个月前

这里重点要说下聚酰胺皱纱。

当初陈棋他们在非洲使用的是生理盐水打湿的纱布,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真的跟土八路一样。

因为纱布的弹性不是很好,所以往往无法扩展到9倍,甚至连扩展到5倍都困难。

所以后来陈棋他们不得不把直径只有2.8毫米的微小皮肤,用摄子小心翼翼夹起来,再均匀放到纱布上。

一场手术下来,那眼睛和老腰可真是遭罪了,简直就要废了,而且耗时更长,增加了手术风险。

回国后,陈棋就根据前世的记忆开始寻找合适的材料。

刚巧了,越中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品产地,位于珂桥镇的轻纺城又是全国最大的面料批发市场,什么样的面料布都有。

于是陈棋有空了就去轻纺城转转,到处寻找他需要的面料。

他是越中名人,又是轻纺城大股东,每次开口讨要一小块面料布时,卖布老板都会高高兴兴给一剪刀剪下来送上。

换了别人早就被打出去了,毕竟有些面料和图案都是独家经营,剪去人家可能是去防制盗牌的。

最后陈棋找到了“聚酰胺”和“绉纱”两种原材料,然后找了越中大学纺织系的老师用手工的方式纺织成一块块的“布料”。

聚酰胺是尼龙一样的材料,和绉纱是用真丝制成,两者结合的面料张力非常好,完全可以扩张到陈棋满意的程度为止,堪称完美。

这才让“臭豆腐植皮术”打破了一个技术瓶颈,得以顺利进行。

当皱纱跟微小的皮肤烂粘在一起后,朱火炎和陈棋用手各拉一个角,均匀往四个方向拉。

随着聚酰胺双绉纱的扩展开,微小的皮肤粒也均匀整齐的分开,看上去像有规律分布的星星一样。

外面的几位教授看到这一步,已经明白陈棋的手术原则了,纷纷议论起来。

其实原理跟邮票植皮术差不多,只是邮票植皮术技术难度低,皮肤一块块的跟邮票大小一样,放置到烧伤创面上,很简单。

而“臭豆腐植皮术”的要求更高,因为正常自体皮肤更小,小到不戴老花镜都看不清。

这就适用于那些烧伤面积巨大,自身正常皮肤稀缺的烧伤病人,优点更是一目了然。

看得外面的那些教授频频点头,时不时点评几句。

原本到这一步,越中团队只要将扩展开的聚酰胺绉纱罩在创面上就算是完成手术了。

可是陈棋从东山医院身上找到了另外一个灵感。

原本历史上,东山医院到九十年代会发明一种全新的植皮术,叫“大张异体皮打洞自体小皮片嵌入皮肤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