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简直是避寒天堂呀,有时候我在想,那些沿海旅游城市能成过冬城市,那我们这里何尝不能成为一个旅游小镇呢?这里的气候简直得天独厚,沿海城市的湿气重,这里可没有这样的问题。”
高旗虽然回应了玉应,可有些显得文不对题,这种政策和方向性的思考这让玉应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笑了笑。
高旗看到玉应这个反应,立刻意识到自己又犯了文不对题的错误,笑着说:“我之前回过一趟家,之前出门穿的跟个粽子似的,而且几乎搞不了什么户外活动,空气也没这里好,咱们m镇这气候,冬天还能穿个短袖,简直不要太惬意。”高旗说着,扯了扯自己的短袖t桖,为了统一的宣传效果,x县里专门为来m镇拍摄短剧集的工作人员都配发了一套文化t桖,算是促使大家齐心协力的制服。
“我放寒假之前在省城k市,那里冬天的气候已经不错了,可还是让我冷的瑟瑟发抖,高旗哥你知道我从小是在镇里长大,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炎热,即便我在气候适宜的时候回到省城,我还是觉得家乡热热的感觉好,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呀。”
“别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连我这个外来人,都喜欢上这里呢,有的时候,在别人看来的恶劣气候,也能转化成为优势呢。”
聊天匆匆的被摄像师额催促打断了,高旗现在虽然是导演,不过很多工作还是得按照专业人士的指导来做,他看了看不远处刚刚驱车赶来的网红拍摄团队一众人下车之后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神情,想起了之前县里下的文件里关于农村互联网经济方案里吸引网红来这里拍摄短片,把m镇打造成网红拍摄基地的方案。
老实说,高旗对于这个方案的落地,心理并不是欣喜,反倒是担忧的,这意味着,m镇即将迎来外界新事物的冲击,这样的冲击也许是野蛮,而m镇也必将付出代价,这样的代价也许是环境上的,也许是对当地乡亲们心理的冲击上的,还有当地经济模式的冲击。
看着这一波波进驻m镇的拍摄团队,高旗感受到了压力。
喜欢大山崛起请大家收藏:大山崛起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